体大的训练馆在凌晨五点就亮起冷白的灯。林宇的球鞋在地板上拖出刺啦刺啦的声响,第十次折返跑后,他盯着记分牌上的“11:07”,汗水顺着脊背流进训练裤,在尾椎骨处形成小小的水洼。护腕边缘磨出的毛边蹭过新结的痂,那是昨天对抗赛时被对手撞出的伤,此刻却让他想起苏瑶调色盘边缘的钴蓝色——她总说这种颜色像未愈合的天空。
“膝盖再压低五公分!”教练的哨声在空旷的球馆回荡,林宇忽然注意到腕间的护腕,深蓝色布料上绣着极小的“SY”,是苏瑶寄来的开学礼物,针脚歪歪扭扭却异常牢固。他摸了摸护腕内侧,那里贴着她随包裹寄来的便签:“今天画了你的扣篮速写,发现膝盖弯曲角度和《运动解剖学》图3-12完全一致。”
美术学院的人体解剖课在下午三点。苏瑶握着2B铅笔,盯着模特膝盖的韧带走向,忽然想起林宇训练后冰敷膝盖的样子。她在素描本边缘画下小插图:穿运动短裤的少年坐在更衣室,膝盖上敷着冰袋,指尖却在手机屏保上摩挲——那是他们毕业时在凤凰花树下的合照,她的裙摆恰好遮住他护腕上的新伤。
“苏瑶同学?”教授的声音惊醒了走神的她,解剖图上的腓骨长肌被她画成了篮球抛物线。她慌忙擦掉重画,铅笔尖却在画纸留下浅痕,像极了他球鞋在操场留下的印记。调色盘里的群青与赭石不知何时混在一起,形成熟悉的灰蓝色,正是他校服领口的汗渍颜色。
晚自习结束后的画室飘着松节油的气味。苏瑶对着画布发呆,《异地的光谱》系列第三幅总在凌晨卡壳——她想画出体大操场的月光,却总在阴影里看见他投篮的剪影。手机在画架旁震动,视频通话请求来自“11号人形画架”,此时的体大宿舍应该已断电,他又在楼梯间的应急灯下等了多久?
“今天的战术是……”林宇的声音带着明显的疲惫,身后的安全出口指示灯在他眼下投出青黑的阴影,却仍强撑着举起新得的“月度最佳防守球员”奖状,边角贴着她寄来的蝴蝶贴纸。苏瑶看着他训练服下隐约可见的绷带,想起上午收到的快递——装着云南白药的铁盒,里面藏着他偷拍的画室照片:她趴在画架上睡觉,发间别着他送的蝴蝶发卡。
“你的黑眼圈比我的速写本还黑。”她故意板着脸,却在看见他腕间的新护腕时心软——那是她用旧画稿制成的,护腕正面印着《初遇》里的香樟树影。林宇忽然凑近镜头,让她看清楚护腕内侧的刺绣:“这次是真的不疼,老陈说我的防守脚步像你画的人体动态,每个重心转移都有光影逻辑。”
美术学院的写生课在深秋的奥体中心。苏瑶支起画架,盯着露天球场的金属篮板,忽然听见远处传来熟悉的球鞋摩擦声。穿体大训练服的男生正在练习快攻,背号“11”在阳光下格外刺眼,让她想起三年前的青岩高中操场。当对方转身,她才发现是错觉,那个人的护腕上没有她绣的蝴蝶。
“想他了?”室友小羽递来热可可,杯壁上凝结的水珠在画纸上晕开,恰好遮住她未完成的球衣号码。苏瑶摸着口袋里的手机,相册里存着林宇今早发来的视频:他在零下十度的球馆加练,睫毛上结着冰花,却对着镜头比出“等我”的手势,身后的记分牌被她P成了画布,写着“距离中转站见面还有17天”。
体大的医务室飘着碘伏的气味。林宇盯着天花板上的风扇,听着理疗仪的电流声,忽然想起高三那年苏瑶为他处理伤口的场景。床头柜上的手机亮了,是她发来的消息,附带一幅速写:穿病号服的他抱着篮球,床头摆着她新寄的暖宝宝,右下角写着“受伤时的睫毛颤动频率:每分钟120次”。
“该出院了,林同学。”校医的话打断回忆,他摸着新换的护腕,发现苏瑶不知何时在魔术贴内侧画了只极小的蝴蝶,翅膀上写着“别让伤口冻住你的光”。走出医务室时,夕阳正把露天球场染成焦糖色,他忽然明白,那些隔着屏幕的叮嘱,那些藏在护腕里的画,都是时光的显影液,让思念在距离中慢慢定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