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时予微微一怔,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看不出来,你还是多愁善感那类的?”
“那是,我一个宦官,靠你的宠爱过活,你要是还哄我,这世间于我可不就是阴森孤寂?”
萧时予不冷不热地说:“是吗?怎么感觉口不对心的,没心没肺的家伙,那么一吹,似是真闯了鬼。”
“听少了吧。”沈南初安慰道,“我对你的心意还没表明呢。”
萧时予说:“哄人的话还是少说,省得费心编。”
沈南初笑,“句句肺腑,哪用得着编,这不张嘴就来的。”
萧时予一晒,说:“跟人吃酒也是这调子?”
沈南初说:“那不能,陛下威势那么大,我这假狐跟在后面,左右也不敢冒犯,可不得把眼顶天上瞧人。”
萧时予说:“不是要洗浴?去我的偏房洗好了,省得半夜照镜子吓着自己。”
“那再好不过了。”沈南初走出去,说,“陛下,好梦。”
沈南初进屋拿了衣服,绕过内廊,一会就到了,垂帘一掀,关上门,拉了腰带,在把衣服挂在架子上。
缓缓踏入浴池,热水漫过他的脚踝、小腿,直至没过腰肢,他轻舒了一口气,发出一声极轻的喟叹。
殿内弥漫着袅袅热气,水汽氤氲。雕花大浴池内,温热的水轻轻荡漾。
一头如墨的青丝散落,在水中铺展开来。他慵懒地半躺在浴池边,拿起一块软巾,捂在脸上,白皙的手臂搭在池沿。
冀王府亲卫那么多年过去了,还有几人活着,他们是否有联系沈南初都不知道,可要不从他们那下手,冀王案又该如何查起,那家伙也不知道在哪。
水珠顺着颈线滑落,滴入浴池,溅起细微的涟漪。
萧时予等人走,喊来了屋顶的贺今伊,“今日他去的宴会,是谁家办的?”
他们几个鹰眼私下都会互通消息。
“前阵子起,他参加的宴会便少了,近日宴会少,应该去的是杨家。”
“打扮成这样,去参加杨家的宴会?”萧时予思量着,“让人查一查,宴会所有人祖上往三代,后日前放在孤的案前。”
永兴年十一月,燕京连下几场雨,山间茶花跟着红了,清晨便能见着薄霜,大臣们按照惯例筹备秋猎事宜。
萧时予端坐在龙椅之上,看着下方群臣汇报秋猎的各项事宜,神色平静,心中却暗在思索。
此次秋猎,不仅是传统,更是萧时予重理朝中局势的好时机。
身着素色朝服的年轻臣子出列,看着格外儒雅,此人正是新晋的翰林院编修陆离.
“陛下,臣以为此次秋猎,可增添些新的比试项目,以彰显我朝儿郎之风采,亦可选拔些可用之才。”陆离的声音清朗,在大殿中回荡。
萧时予微微颔首,饶有兴致地问道:“哦?爱卿且说说,是何新的比试项目?”
陆离不慌不忙地回答:“陛下,臣提议增设骑射与兵法谋略结合的项目。让参与的将士们在模拟实战的场景中,既要展现精湛的骑射之术,又要运用兵法策略,如此方能选拔出真正有勇有谋之人。”
此言一出,大殿中顿时议论纷纷,群臣分作两派,一派创新,大臣点头称赞,认为这是个选拔人才的好办法;一派保守,大臣面露担忧,觉得此举过于复杂,恐生变故。
萧时予思索片刻后,开口道:“陆爱卿之提议甚好,就依你所言,增设此项目。此次秋猎,要让天下人都看到我朝有能之士辈出。”
下朝后,萧时予找陆离谈了具体的流程,就让他回去准备了。
萧时予问道,"负责巡防要务的是谁?"
任然为萧时予沏茶,回道,“负责巡防要务的是兵部尚书郑青海。”
萧时予半响没说话,突然问道,“他人呢?”
任然回道,“他近来到处走宴会,交了不少友,最近和谢家的公子走得近。”
萧时予放下手中的文书,拿起泡好的茶抿了口,打断他,说:‘'怎么有能耐?你在说谁?”
任然一时摸不着头脑,说:“沈南初啊。”
萧时予说:“朕问的是兵部尚书。”
“......,”任然说:“应该还在忙,秋猎是大事,又加新东西,要是出了事,他难辞其咎。”
“那么好的时机,别让他坏了事,继续盯着。”萧时予说:“过几天就出发了,不在准备准备?”
任然觉得他这会说的肯定是沈南初了,确定了其他的细节,便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