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1次春宵

繁体版 简体版
1001次春宵 > 韬略 > 第10章 冬至御宴

第10章 冬至御宴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冬至之日,没有雪,只有干冷的风刮过人的面颊,又从衣袍缝隙刁钻地钻了进去,寒意刺骨,刺得人阵阵发疼。

紫宸殿内,金炉熏香,暖如春昼。

萧伯瑀位于文官之首,眉头却紧皱着,周遭也传来群臣小声的议论声。

只因肃穆的编钟罄鼓被皇帝屏退而去,取而代之的是管竹丝弦之声,丝声靡丽,随着乐声而起,数名赤足的胡旋舞姬翩跹而入。

美则美已,可这是冬至之日啊,按祖制,应奏雅乐。

殿内老臣面色各异,却不敢向皇帝谏言,只得铁青着脸,敢怒不敢言。胡旋舞姬身着轻薄的轻纱,曼妙的身躯若隐若现,宴席中的女眷纷纷羞红了脸,连忙撇开了头,不敢直视。

高座之上的皇帝眯着眼,目光却不时落在角落的乐师身上。

一旁的皇后端庄雍容,像早已见惯了这场景,她轻抿了一口茶水,眼神中毫无波澜。

皇后名为方雅筎,太傅之女,哥哥是掌管盐铁的搜粟都尉,她十七岁嫁给了当时还是太子的皇帝。

她也曾满怀少女情思,对太子殿下的示好而悸动,那时的太子会在她生病时遣人送来太医调制的药膳,会在她生辰时送她挽发的玉簪。

可后来,她看着他登基,看着他一步步沉溺权术,看着后宫的女子越来越多……

而如今,皇帝甚至看上了一个乐师,一个比女人还要柔美的男子。

皇后垂着眼眸,对父兄投来的眼神视而不见,可瞥见皇帝的心思早已不在这御宴上,她微微轻叹一声,随即抬起头,声音不高却足够让近臣都听见:“陛下,今日冬至佳节,如此盛宴,不如行个酒令来助兴?”

此言一出,老臣们紧绷的神色稍稍松动,到底还是皇后识大体,这靡靡之音若能换成雅令,也算是不违冬至礼制。

皇帝闻言,终于将目光从乐师身上移开,似笑非笑地斜睨着皇后:“哦?皇后想行什么令?”

“今年冬深,却迟迟不见下雪,都说瑞雪兆丰年,不如以‘雪’字行飞花令,或字或意,或诗或典……”皇后缓声道,眼波往席间一扫,“接不上者,罚酒一杯。”

皇帝抬手一挥,殿内胡姬敛退至一旁,“既然如此,那便从皇后开始吧。”

闻言,皇后执盏而起,先吟道:“窗含西岭千秋雪。”

话音一落,底下大臣不住地点头,不愧是太傅之女,才思敏捷。很快,席下便有人接令,“夜雪初霁,荠麦弥望。”

接着着,文臣们一个接一下吟诗接令,“晨起开门雪满山,雪晴云淡日光寒。”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

“天人宁许巧,剪水作花飞。”此诗一出,众人纷纷侧目看去,此诗虽无雪字,却满是雪意,是极佳之句。

说话之人是去年科举高中状元的宋百鸿,他才学不浅,满腹经纶,只可惜是寒门出身,如今任校书郎一职。

按例来说,以校书郎这一官职来说,他原本是没资格入宫参与今日的御宴。

随即,众人瞥向他身边的御史大夫石正,大家心照不宣,一切便心知肚明了。

御史大夫面露傲色,他得意地捋了捋长须,朝文官之首的宰相萧伯瑀看去,高声扬道:“萧大人当年也是进士及第之才,今日怎的如此沉默?”

前有宋百鸿那不提雪,却处处都是雪的绝句,萧伯瑀身为宰相,在文采上自然不能输给一个校书郎。

殿内倏然一静。

“萧相平日里为朕分忧国事,想必诗才生疏了些。”皇帝轻笑一声,“若是一时为难,朕也格外开恩,免你一杯酒便是。”

话音落地,众人的目光纷纷落在萧伯瑀身上。

皇帝表面是免他罚酒,实际上却是在羞辱他,萧伯瑀若是接不上,或者接得不好,必然会成为他人茶余饭后的笑谈。

殿内,众人心思各异。

萧伯瑀神色未变,轻微颔首,开口道:“应是天仙狂醉,乱把白云揉碎。”

殿内空气骤然凝滞,良久后,太傅忽然拍掌道:“好!好啊!”

这一句不仅是好,更是妙。

同为无雪字,却藏有雪意,萧伯瑀接的这一句‘应是天仙狂醉,乱把白云揉碎’,巧妙地回应了校书郎宋百鸿的‘天人宁许巧,剪水作花飞’。

殿内文臣之列再无人敢接萧伯瑀的飞花令,生怕自己相形见绌。

为了缓解殿内气氛,一个年轻的武将猛灌一杯酒,借着酒劲,他朗声接话:“陛下!末将也来一试……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殿内气氛为之一松,武将们到底是常年行军打仗,闲暇时也忙着看兵书,对诗词雅乐这些少有建树,憋红了脸也没几个接下酒令,只得一个接一个喝酒作罚。

轮到女眷席列,才情亦不输男子。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浮生只合尊前老,雪满长安道。”

“……”

一句接一句,殿内气氛很快便又热闹了起来,连周遭的乐师伶人都不时能接上一句典,或‘程门立雪’,或‘踏雪寻梅’……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