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当然!今一大早,我就看见数十名传旨天使驾着快马,从宫中带着加盖朱红大印的圣旨,沿着四条官道,分别向大黎九道而去。除了好消息,还有什么事儿值得像这样广而告之?”
“三年了,终于等到了……”
“何止三年!加上先帝在位后期,已经快要七年了。”
武侯清场整列:“肃静!”
人群噤声。一名太监在武侯们的簇拥下,手捧圣旨走到布告栏前的高台上。他环顾一圈,见众人眼中激动神色,颇为满意。于是便清了清嗓子,用高昂的声音向外道:“皇帝敕谕——”
“惟科举之制,所以广揽贤才,共治天下。今欲开科举,以招天下英才,共襄盛世。所有士子,无论出身贵贱,皆可应考。乃分会试、殿试二级,进士、明经、明法、明算四科,永凤四年二月于京师举行会试,三月殿试。”
“布告天下,咸使闻知。”
太监读完圣旨,向躁动的人群继续安抚道:“这次开科举,陛下念及自庆晖年间以来不得参加科举的士子们,特地延长了报名时间。永凤四年正月前,只要是大黎良民,皆可报名参加会试。新元以来首次科举,诸位可千万莫要错过此等天赐良机。”
人群中爆发出一声声欢呼。
“陛下万岁!”
“此次科举果然不论出身。多年苦学,终于等到今日!”
望青书院的学子们也在人群中,彼此对视,脸上都有压抑不住的笑容。
宣卿同徐承颜远远地站在一旁,两人虽然兴奋,但强自保持着矜持。
徐承颜迎光一笑,开怀地向宣卿道:“子卿师兄,咱们得将这事儿赶快告诉公子,也让公子转换转换心情。望青书院开馆多年,终于等到重启恩科的一天。”
宣卿点头:“一切如公子所料,永凤新元的恩科果然不拘身份,广纳寒门。”
“不如我们现在赶快回去,”徐承颜看着欢呼着的望青书院学子,笑道,“今日公子不知什么时候会到书院来。要是书院里没个人影,岂不是偌大喜事无人分享。”
“公子身为世家之后,却心甘情愿地为你我这些寒门中人开了这么多年的望青书院,”宣卿望向布告栏,目光中却有隐忧,“新旧交接,他身份又较为敏感,恐怕此后更加无法安稳。只是你我当下除了准备考试,也没有其他力能所及之事。”
作为望青书院的主人,谢明渊自望青书院建立之时起,便雷打不动地每隔三日一坐馆。望青书院能在种种风雨中不被吞没,最大的仰仗便是背靠女帝和相府、又有第一公子之名的谢明渊。
科举将近,望青书院再上风口浪尖。明明最该出现的时刻,这几日谢明渊却从未在书院中现身。
——山雨欲来。
宣卿眸中忧色不散。
布告栏前,人群仍然雀跃叫喊,一派欢欣鼓舞之相。传旨太监扬了扬头,脸上有着共沐圣恩的骄矜:“回宫。”
与此同时,谢府。
礼部官员送通报函进谢府的时候,谢明渊罕见地不见人影,偌大偏院除了两个看管的仆从,静得一丝风声也无。
小厮将侧门打开,便见一位身着官服的年轻小官。
“谢公子不在吗?”小官贼头贼脑地探头。
小厮将门开得更宽,迎人进府:“公子今天似乎与人有约,一早便出门了。您是?”
小官爽朗一笑:“给礼部跑腿的。这里有封通报函,礼部加急送到谢府上,请谢明渊公子知。谢公子什么时候回来?要是时间不长,我就在这里等等。实在不成,劳烦将谢公子所在之处告知在下,我再跑一趟送到他手里。”
小厮为难地看他一眼,又望了望天色。天色白得澄明,正是晴空午后。
一早,谢明渊带着侍从驭马出发,自出府后一直未归。临行之前,谢明渊同小厮交待了去向。
“公子他……他……”
对着礼部官员,小厮眼神闪烁,嘴唇打架。
“万花楼”三个字,到底怎么向外人开口啊?!
“您……要不还是在府上等等,”小厮心一横,咬牙向他道,“公子出门出得早,应该不会回得太晚。要是事情实在紧急,我这就叫人去请公子回府。”
小官摇摇头道:“倒也没有那么急,而且算是一桩极佳的好事,不至于让谢公子匆忙回府。听小兄弟你的,在下在谢府叨扰一会。”
两人进了会客室,刚要松一口气,外面咚咚的叩门声又响起来。
“谢公子这么快就回府了?”小官站起。
小厮向门而去:“小的这就去看看。”
一开门,却是个意想不到的人物——望青书院管事,韩随竟在门外。
韩随不请自入:“公子在否?”
小厮愣愣地答:“不在。”
“在下礼部通函,这位是?”小官从偏室中走了出来。
韩随只怔了一瞬,立即拱手道:“原是礼部的大人,在下望青书院管事韩随。敢问大人也是来寻谢明渊公子的?”
小官笑着:“大人不敢当,只是个‘小人’罢了。久仰韩管事大名,终得一见,果然不凡。在下恭喜望青书院,恭喜韩管事,望青书院有谢公子坐镇,不日将一飞冲天。”
“这……谢谢,谢谢大人美言。”
“韩管事客气。”小官笑得真诚。
韩随木然陪笑,心下却摸不着头脑。
他来谢府找谢明渊,是为与谢明渊商量来年科举之事。
午前公布科举再开的消息,虽说是广纳寒门,但于望青书院来说,荐书仍是大个问题。无他,只因虽然科举开放,但荐书这道流程,却没有提过废除。
偌大黎京,放眼望去,官身如蚁,满城高门。寒门世家天生对立,此次科举,望青书院无疑身处风口浪尖,不见得有任何世家愿意损害群体利益,对他们伸出援手。即使侥幸找到盟友,世家侯爵、朝廷重臣,无论请了哪位,于望青书院而言,都等同于拉对方插手新旧之争。
牵一发动全身,他们不能轻举妄动,但若学子全员都由谢明渊举荐,恐生不妥。
为什么礼部官员敢断言,有谢明渊在,望青书院就能“一飞冲天”?
礼部官员和韩随一个含蓄笑着,一个莫名陪笑,气氛颇为诡异。
“哒哒、哒哒——”马蹄声突然急促地自远方响起。
小厮静听片刻,面色一喜。
他急急忙忙向路上去,向远方摇了摇手。
“公子——!”
小厮挥手不停。
人影没有回应,马蹄声却更快了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