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小柔闻言,这才高兴起来,一股脑儿得把桌上的铜板扫到手里收了起来。
“行,我明儿个就去,顺便也去看看我哥!”
这小姑娘气性大,但倒也好哄,心思并不复杂。
时越在屋里听到几人说话,悬着的心稍稍落下来几分。
另一边,人牙子乘马车回去的途中,手下的突然拿出一柄短剑。
“老大,这东西怎么处置?”
被叫作老大的男人接过短剑,仔细端详着剑身上铸刻的图腾。
“看着像是个值钱的玩意儿!要不要拿出去卖了?”
手下的见老大迟迟不语,连忙提议。
“这物件儿太过精巧,一旦让有心人得到,恐怕会拔出萝卜带出泥。这样,你把这柄短剑拿到黑市上,让六儿多倒几次手,再卖出去。”
“还是老大您考虑得周全,回城后我立马去办。”
……
次日一大早,常小柔便跟随陈九的驴车去了镇上。彼时,镇上的早集刚刚开始,常兴业还在老地方摆摊。他除了卖些庄稼地里的瓜果蔬菜还卖药材,因此每次都会在镇上多停留几日,等把货物全部卖光再回家里去。
因为小伙子长相俊朗,做生意又有诚信,久而久之也收获了一批回头客。
常小柔一到集市便先找到了大哥。
“哥!”
听见这脆生生的小嗓,不用抬头看就知道是常小柔来了。
“小柔?你怎么今日来镇上了?”
常兴业再往她身后一看,连忙拱了拱手,“九叔!”
“哎,兴业。”
陈九一边回礼,一边拉着驴车往路边赶。
“我来帮您。”
常兴业说罢,已经疾步上前拉住了栓驴的缰绳,帮着陈九一起将驴车停到边上的空地处。
“谢了啊兴业!”
陈九将驴车固定好后,开始摆摊。
常兴业则拍了拍手上的灰,回到了自己的摊位前。
“说吧,来找我什么事儿?”
常小柔努努嘴,“怎么,没事就不能来看看你啊!”
“行啊,那你看呗。”
常兴业笑了笑,顾自做起事来,当真不再理她。
常小柔是个憋不住话的,没多久就把家里给他买了个媳妇儿的事儿说了。
常兴业听完这个消息,一时没有接茬,眉头却肉眼可见得越拧越深。他知道父母早就有意让他成家,奈何他一直没有松口。偏逢上朝廷征召士兵去前线打仗,他这一去恐怕生死难定,老两口知道不能再等,只好想出这个办法来替他延续香火。
“哥,你怎么不说话?”
要说这个家里常小柔最听的还是哥哥的话,这会儿见他脸色不太好看,常小柔也是有点慌了。
常兴业的思绪被妹妹拉了回来,他摇摇头,“爹娘这么做虽然是为了我好,可有为那个姑娘考虑过?说不定她的家人此刻还在苦苦寻找。”
“她好像是被家里人卖了,看着傻乎乎的,问她什么都不记得,还吃的可多了!”
常兴业被她逗笑,“这事待我回去再议,对了,你今天来镇上是做什么?”
常小柔这才把爹娘交待她来买布的事告诉了常兴业。
常兴业想了想,指指右前方,“你往东走,过了卖字画的摊位就能看见一家吉祥布桩,他家的布质量好,要价也不贵。”
说到这里,他又掏出一些铜板塞到常小柔手里,“这些钱你拿着,逛逛集市,买些自己喜欢的东西。”
“还是哥哥最疼我了,不像爹娘,来了个外人就只偏心她!”
听着常小柔颇为孩子气的话,常兴业摸了摸她的头,“快去吧!”
“好!”
说着,小姑娘欢快得跑开了。
看着常小柔离去的背影,一边的陈九不由感慨,“你说老常命咋就这么好,摊上你这么个好儿子!”
“爹娘对我好,我自然是要回报的。”
话说常兴业不是老常家的亲生子这件事在石安村不是什么秘密。
常老头在山里捡到常兴业那一年自己都快五十岁了,他人老实,家里又穷,二十多岁才说上媳妇。
媳妇过门后一直到四十多才怀上第一胎,生下来还是个女儿。村里人都说他们子女缘薄后继无人了,不成想老常后来竟白白捡了个孝顺大儿,不止相貌俊朗,老实肯干,还是个能赚钱的。
这可让不少人感叹命运无常!
说起来,当年同常老头一块进山的还有两个人,三家条件都不算好,可这里就数常老头心地最为良善,收留了落难少年,并将他养育成人。
看到如今的常兴业,那两人说不悔是假,可又能怎么样呢?只怪自己没那个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