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建社会的底层老百姓,除了面对徭役、兵役、苛捐杂税,还要面临家中赖以生存的土地被人抢走。
而抢走他们土地的,当然就是地主豪强王公贵族这些人。
韩国的王公贵族面对秦军的铁骑利刃时,那叫一个唯唯诺诺,但当他们面对治下的黔首时,就是重拳出击了。
看完韩国的黔首和他们拥有的耕地统计后,扶苏提议,除了按照战功该赏出去的那部分地,再将王公贵族剩下的地全部分给韩国的黔首。
此话一出,那是一石激起千层浪,就连上一次坚决支持扶苏的那批人,都纷纷跳出来反对,其中当然也包括李斯。
秦国强大起来靠的就是商鞅变法所提出的军功爵制,建立军功,封爵授田,是吊住秦国上下所有人的那根胡萝卜。
打完仗,该分功劳分地时,却白白给韩国人土地,凭什么?别说是朝臣们不愿意,就是传到民间去,也会怨声载道的。
往严重了说,扶苏这话,简直是在挖秦国的根。
就连嬴政,起初在听了这个大胆的建议后,都深深皱起了眉头。
但扶苏有他的理由。
“阿父你想,黔首的土地连他们自己家里人都养不活,怎么交税?怎么活下去?怎么往后再服兵役服徭役?”扶苏当然不会晓之以情,他爹不会跟黔首谈感情,这是个以理服人的时刻。
“阿父,我们不只要韩国的土地,我们还要人。”扶苏道。
这番简单的话打动了嬴政,他是秦王,他以后还会是天下人的王,他和朝臣们看到的东西不一样。
朝臣们生怕黔首抢夺他们的利益,但嬴政并没有这个顾虑,他只要有能人可用,却并不拘泥于有才之人是何等出身。
父子二人达成共识后,由扶苏率先在朝议时提出,接着就是他们预料之中的群臣激烈反对。
就算扶苏再三强调会先将地按军功分配完,剩下才是黔首的,朝中也无一人赞同。
最后还是嬴政出面调停,依据秦法,只将黔首曾经被夺走的土地还给他们,不许多给分毫。
大王金口玉言,加上秦法的地位,朝臣们很快就妥协了,嬴政除了下旨给颍川郡的郡守,还单独派了人去协助郡守执行新的土地政策。
扶苏按照他们父子早就商议好的,又趁机提出,以后再打下别的国家,也要这么做,才能显示出秦国的公正,彰显秦王待天下黔首皆为自己子民的胸怀。
这话不出意外又引起了新一轮的争论,且因为不是迫在眉睫需要解决的问题,现下尚未吵出个结果。
嬴政派人去将扶苏请回来,就是因为这件事。
“李斯递了个条陈,总算说到了寡人想要的。”嬴政道。
扶苏接过奏本来看,李斯认为只听黔首自己说他们被抢走了多少地,难免会有虚报之人想趁机占便宜,这样蒙受损失的可是他们秦国,不如定下一个标准,每一个黔首能分上多少地,要由朝廷来定,谁都不能多得,这才算是公平公正,而且还能防止有人弄虚作假。
扶苏的心情有点复杂:“李廷尉是个聪明人,这么快他就领会到阿父的真实用意了。”
李斯……他与父亲的步调真的很一致,只除了最后矫诏那件事。
虽然分地是扶苏提出来的,但按人头分地却是嬴政的主意,不过他没打算主动提,而是想看看朝臣们的反应。
嬴政将奏本收回来,单独搁在一处,笑道:“李斯的确很不错,你这会儿开始喜欢他了么?”
扶苏迟疑片刻,道:“李廷尉,让人不得不喜欢他。”
嬴政听这话音不对,扭头看向扶苏,揉揉他的头,诧异道:“嗯?李斯这么不招人喜欢吗?让你这么委屈?”
扶苏没忍住笑了一声:“阿父,李廷尉的能力我清楚,你放心,我不会因为私情左右朝政大事的。”
“大事固然要紧,但你……”嬴政想了想,问道,“还是因为前年的梦吗?”
父亲忽然关心自己的心理健康问题,这让扶苏默默叹了一口气,他这是一朝被蛇蛟,十年怕井绳,其中原因真的没法说给父亲听。
扶苏只好道:“阿父,我并不是不喜欢李廷尉,我……我没有喜欢他,也没有不喜欢他。”
嬴政揣摩了下长子的意思,点头道:“这倒也不错。”
君王对待臣下,过于偏爱过于不喜,其实都不好。如扶苏这般,只看重能力,倒能称上一句不偏不倚了。
秦王陛下甚是满意。
扶苏想要尽快略过去李斯的话题,便又道:“阿父,我还有一个想法一直都想说。”
嬴政问道:“是什么?”
“韩国有侵占黔首土地之事,我们秦国只怕也有,当……”扶苏的话未说完,就被他爹捂住了嘴。
嬴政用空着的那只手敲敲长子的额头,瞪着眼睛道:“傻小子,你还嫌自己得罪的人少,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