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1次春宵

繁体版 简体版
1001次春宵 > 逃出艳王的石榴裙 > 第47章 得青眼深宫锁红颜

第47章 得青眼深宫锁红颜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本宫为先帝诞下二皇子,劳苦功高,先帝尚在时,二皇子镇守西南边关整整十五年,到最后……”宁太妃控诉着多年的不公,言语满含讽刺,“最后,只封了个区区衍郡王。”

宁太妃给景夏帝生了第二个皇子,永和帝上位时,将这位二皇兄加封为衍郡王。他算是景夏帝所有儿子里,除永和帝外最靠谱的一位了。会打仗,能吃苦,曾在西南平乱打出几场漂亮的仗,胜多败少。唯一的缺陷是不精于治国理政,人情世故不通,只能算是个三十多岁的莽汉。诸多臣工领教过他的愚钝粗鲁,曾评价他“蠢如鹿豕”。

当年景夏帝驾崩,崔太后的养子永和帝,与年幼的故太子争夺皇位,最终谋取了大岐江山。然永和帝死后,下一个坐上皇位的,却是个从宗室旁支的王府里出来的九岁世子,这让那些正儿八经的皇子们怎么想?

永和帝在位的6年,衍郡王一直都是郡王衔,连在烨都兴风作浪无恶不作的兖王都封了亲王,在西南为国御敌的皇子却还是个郡王,十几年不得皇命,不得归京,在穷乡僻壤教化半开之地蹉跎岁月。那便只有一种可能,衍郡王被忌惮了。

尽管衍郡王从未显露出对皇位的觊觎之意,而十几年过去,一位手握一方兵权的皇子心中的想法到底有没有改变,人会不会从鲁莽变得精明?看厌了西南的榛莽密林后,会不会想为了下半辈子搏一搏,谁又能知道呢?

今日,众人便都看清了,宁太妃母子的的确确,藏着这颗觊觎之心。

后宫之争,从来都要牵涉进东宫与帝位。听起来,这正是宁太妃处心积虑以草蛉虫卵毒害陛下的真正缘由。

令人嗟吁。

“小六公公,本官再问你,你是否受人指使,恶意攀咬,企图嫁祸摄政王阁下?”郭子乾问一旁勾着身子半晌不作声的小六子,这下他是真的骇破了胆,冷汗滚滚而下。

宁太妃发出一声重重的嗤笑:“何须再问。自然是本宫!”

郭子乾:“为何这么做?”

“为何?这个缘由,诸君这么多年看在眼里,半个字不敢提及,今日便由我来说!有他宋无忌在,龙椅上做的不论是谁,都不过是个傀儡罢了。把持朝纲的还不是他宋无忌!本宫这一招一石二鸟,为的便是为我儿铺路。”

满堂寂静,无一臣工开口。

宁太妃语气汹汹,端的是张狂桀骜的架势,与平日里教养极佳的宫廷贵妇大相径庭,简直判若两人。

“宁太妃,你实在糊涂。”太后冷漠地说,“最大的错,便是藐视哀家的权威,敢于肖想哀家的位子。”

“呵!哈哈哈!后宫里那么多如花似玉的女人,最后剩下来的有几个,有多少都做了御花园繁茂花束下的肥料?”宁太妃如狂大笑一阵,“本宫既活到了现在,怎能甘心做个小小的太妃?我宁紫柯争了一辈子,忍辱负重,做小伏低,不是为了到头来做一个太妃的!”

她心底恶念丛生,挥舞着凌乱的袖子,恨声怒骂:“要么我也去做那枝下花肥,要么就做全天下最尊贵的女子。断没有做一个太妃这样的结果!”

整座殿宇不断陷入渗人的寂静。

宁太妃仰望宫殿深深的澡井,眼神放空,待她缓慢地聚集起视线,这一次,她没有看向崔太后,也没有看向皇帝,她看的,是大殿上首西北角落的某个地方。那里,站着一个年轻的女子,她一身粉蓝色侍女装,端的是二九年华,如花青春。恍惚间,妇人脑海中闪过三十多年前的画面,那时她也是这般娇美明丽的少女,可曾想到,会在这深宫中度过数十年不顺心的岁月?若她知道,断不会将女子美好的一生悉数葬送在这座阴惨的牢笼之中。

她感到小腿有个小东西一直在蹭着自己,低头一看,居然是她养的狸奴在蹭她的足腕。畜生没有灵智,看不出主人已经犯下十恶不恕的大错,即将面临严惩,还在一个劲儿地撒娇。

她的脸色又恨又痛,蓦地发出尖锐的嘶叫,将狸奴抱抄起来,向着地面用力一砸!

嘭!

巨大的撞击声,响起层层回音,看到这一幕的人皆魂不附体,不少中年男子身子齐齐剧颤了一下,有胆小的奴婢吓得蒙住了眼睛。

年近半百的女子居然爆发出如此蛮力,那白棕黑三色的漂亮猫儿被主子亲手掼到了地上,四肢剧烈抽搐,嘴部大大张开,口鼻中不断喷出血浆。她竟是将养了七八年的狸奴亲手掼死了!

桃七垂眸看着那正在死去的猫,和它将死的主子,眼睛也没眨一下。

宁太妃勾下身子,极度温柔地抚摸猫儿渐渐不再抽搐的身体,柔声道:“杏仁儿,你的主子要死了,你也活不成了。在这个宫里,谁能比我对你更好的呢,你这个不吃,那个不吃,挑嘴的很,肉要切成糜,浇了羊乳和蛋黄才吃得欢快,不然你连闻都不闻。我死之后,你还怎么活呢?你先去吧,我随后就来。”

她说着话,凌厉的眼睛却一错不错地盯着那粉蓝宫装的侍女。

这场精心准备了半年之久,几乎万无一失的下毒案,是被那个贱婢捅破的。

她想象自己砸的不是狸奴,而是那个贱婢,想着想着,瞳孔中迸射出怨毒的精光,望穿生死,似乎决心在死后也继续诅咒。

她的视野倏地一暗,一身日月纹紫金重袍切进了她的视野,拦在那侍女的身前。

宁太妃看了眼男子,再度笑了起来。

她恨错了人,小小贱婢怎可能勘破如此精妙的毒计。她不是败给了桃七,而是她算不过握着大岐最高权柄的男人。技不如人,自咽苦果。只是下辈子,她再也不来这皇家,再也不与这群妖魔鬼怪斗便是了。

郭子乾向着陛下和太后躬身一拜:“嫌犯已详细诉说作案动机,今夜当庭鞫谳,仍有诸多细节未明,微臣请将其押送刑部大牢,明日与大理寺联合审理,做详细口供,画押后再行定罪。”

这是断案的一套正规章程,刑部和大理寺卿熬堃都没有异议。太后看了闭目箕踞坐于地上的宁太妃片刻,道:“便如郭爱卿所言。”

似乎想起这大殿之上还有皇帝,又严肃地问他:“陛下觉得如何?”

小皇帝又看了两眼宋无忌,可惜后者似没有发现他问询的眼神,只能说:“太后娘娘说的是。”

人群中发出松气的唏嘘声。本是觥筹交错、莺歌燕舞、酒酣耳热的盛宴,最后变成了折磨人的断案现场,好在陛下没事,还捉拿了真凶,有惊无险,值得庆幸。

桃七有些犹豫,她肚子里还有许多疑点没来得及吐,例如崔太后面前的三重竹帘,还有她阻挠尚食局众人入殿的反常举止……可太后毕竟是国母,她相信满堂臣工心中也有相似的疑惑。观宋无忌老神在在的态度,似乎他不想彻底撕破脸皮。

那么,今夜的结果便是葬送一个宁太妃罢了。

宁太妃连同她宫里的一干太监宫人被内侍监太监押送去了刑部大牢。攀咬人的小六子公公已经被宁太妃摔死狸奴的动静吓晕了,也一并拖送去了。

尘埃落定,崔太后当着满朝文武的面说:“摄政王府中能人异士真多,连小小婢女,都能断案缉凶,本分衷心,又心窍通透。若非她在,今日陛下和摄政王都要遭受不白之冤。摄政王,您多担待。”

虽是致歉,说话却掷地有声。

小六子受太妃指示,言之凿凿,将谋逆的大罪嫁祸给摄政王,差点就成功了。太后居然用轻飘飘的一句“多担待”就过去了。

宋无忌摆出大度的姿态:“不敢,陛下的安危才是顶顶重要的大事。”

摄政王断没有一味吃亏的道理,先退,后进:“不过,出头的椽子先烂,”宋无忌看向这一场里与他对着干的人,尤其是那名点出“公然密谋”一说的右佥都御史。他对着那人笑容嘲讽,道:“下次,可要跟好了主子。”

说完还意有所指地看了一眼熬堃。熬堃哼地出了一口气,坐回了自己的席面。

熬堃出来帮腔是他天生爱与宋无忌对着干,而右佥都御史的官职在摄政王面前压根不够看,此人从不敢与宋无忌作对,今日突然跳出来,极有可能是被提前指使,来煽风点火嫁祸的了。

除了说点风凉话,宋无忌没有再不依不饶地追究什么,否则凡显得摄政王气量狭小。不过往后日子还长着呢。

崔太后:“今日折腾得太晚了,陛下身子有恙,众卿家也都受了累,便散了吧。接下来三日休沐,容诸位大人休整。陛下也要修养七日以去毒害。”

臣工听闻皆松了一口气,这日他们寅时起身,白日常极观漫长的祭祖大典,晚间太极宫宴惊心动魄,反转多次,案情奇诡,险象环生。是该回去好好歇着了,连桃七也是饥乏交迫,悬着的一颗心放下来之后,整个人都有点蔫蔫儿的。

“慢!”宋无忌倏尔出声。

宋无忌在朝堂之上说一不二,只有谢阁老能与之抗衡,今日谢阁老不在,他一放话,一干人等不敢退下,只能在原地讷讷不动。

崔太后以为他还要追究,不悦地问:“摄政王还有什么话说?”

宋无忌一稽首:“陛下,还记得微臣说的贺礼吗?”

男人无甚波澜的声音轻轻扬起,重重砸落,撞进桃七耳朵里,教她心头一颤,呼吸变得沉重,似有了预感。猛然警觉了起来。

是有这么一茬。几个时辰前献寿礼,宋无忌说了要留个悬念,想等到最后关头再拿出那件十分有趣的礼,吊足了大伙的胃口。可一场闹剧下来,谁都忘记了他开宴时说的那些场面话,也不关心他的贺礼,就算他拿出什么金疙瘩来,也没有筋疲力竭的大臣们赶回家蒙头大睡的要紧。

那比所有贺礼加起来还有趣的礼物,小皇帝也想起来了:“是什么?”

宋无忌的指尖摩挲着一颗浑圆的檀珠,一本正经,像是在议论什么朝政:“陛下十六了,身边也该有一两个知冷知热的人,”他的手往旁边一指,淡然的语气一如往昔,“该名侍女,便是微臣的贺礼,陛下觉得如何?”

群臣怔然,上百双眼珠子再度黏在了那能说会道,又精明强干的婢女身上。却不知,淡然的皮囊下,跳动的一颗心彻底坠入冰窟。

宋无忌又在演哪一出?要把自己送给小皇帝?可这事儿是否应该提前与她商议一番?可他没有,丝毫都没有透露过这种打算。真把她桃七当做了听话的货品,想留就留,想送就送?

摄政王气质沉敛,慢声说:“她是王府里效力了多年的侍婢,名唤‘桃七’,是本王的左膀右臂。做事进退有度,精明强干,七窍玲珑,将王府中的内务打理得井井有条。更难能可贵的是心细如发,能破案、辨毒,还会多种手艺活,口才伶俐,涉猎广泛,闲来无事也能给陛下说些有趣的故事消遣。”

桃七听他煞有介事地介绍自己,其中大多数是胡说八道。譬如说自己在王府中多年,实则入府不过三月,可只有这么说,方可证明她身世清白,受过良好的教养,才有资格在皇帝身边做事。桃七越听他夸奖自己,越感觉上了他的大当。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