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毕业前夜
六月的成都,空气中已经弥漫着盛夏的燥热与离别的气息。凤凰花在校园的各个角落如火如荼地绽放,那刺眼的红色,像是青春散场前最后一场盛大的燃烧,热烈而决绝。对于即将告别象牙塔的陈小川而言,这最后的一段大学时光,每一分每一秒都显得格外珍贵,也格外复杂。
宿舍楼下,穿着学士服拍照留念的学子们笑得灿烂,快门声、欢呼声、以及偶尔传来的几声带着哭腔的祝福,交织成一曲青春的尾章。陈小川站在宿舍的窗边,手里捏着一支笔,面前摊开的是一本专业书,眼神却飘向了窗外那片喧闹的景象。他的心,像是被投入了一颗石子的湖面,泛起层层叠叠的涟漪,久久不能平息。
憧憬是有的,而且非常强烈。四年寒窗苦读,从那个贫瘠闭塞的大山深处,一步步走到这座繁华都市的知名学府,他付出了比常人多数倍的努力。如今,毕业在即,就像一艘即将扬帆起航的船,广阔无垠的社会海洋就在前方等待着他去探索。他渴望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去闯荡,去证明自己,去实现母亲杨秀兰临终前的期望——“读书是你走出大山的唯一出路”,去告慰继父老陈的在天之灵,更要去回报那位素未谋面、却在他人生最黑暗的时刻给予他光明的恩人“林伟东”先生。
他不止一次地在心中勾勒过未来的蓝图:进入一家优秀的公司,凭借自己的努力站稳脚跟,然后一步步向上攀登,最终拥有足够的能力,像“林伟东”先生一样,去帮助那些和曾经的自己一样深陷困境却怀揣梦想的人。这个念头,如同黑暗中的星辰,始终指引着他前行的方向,给予他无穷的力量。
然而,与憧憬相伴而生的,是同样强烈的不安与焦虑。社会,这个词语对他而言,既熟悉又陌生。熟悉,是因为他曾在贫困中挣扎,在街头流浪过,在夜总会见识过形形色色的人性;陌生,则是因为他即将以一个“大学毕业生”的身份,正式踏入这个被无数人描述为“复杂”、“残酷”、“现实”的竞技场。校园的围墙像一道无形的屏障,将他与外界的波涛汹涌隔离开来,而一旦跨出这道门,他将独自面对所有的风浪。
他不像张浩那样,有着优渥的家庭背景和可以依赖的人脉资源。张浩的未来,似乎早已被铺就得平坦顺畅,即使偶有波折,也有家人为他兜底。而陈小川,他一无所有,除了满腔的热血、刻苦的精神和这些年积攒下来的知识。他害怕,害怕自己那些在校园里引以为傲的成绩和能力,在真实的社会中会变得一文不值;他害怕,自己那份源自大山的淳朴与善良,会在现实的洪流中被冲击得支离破碎。
夜深人静的时候,这种不安感会愈发强烈。他常常会从梦中惊醒,梦里是母亲杨秀兰期待的眼神,是继父老陈沉默的叮嘱,还有王老师语重心长的教诲。这些期望像一座沉甸甸的大山,压在他的心头,让他喘不过气来。他一遍遍地问自己:我真的准备好了吗?我能应付得了吗?万一失败了,我又该何去何从?
辅导员组织的就业指导讲座,他一场不落地去听,认真地做着笔记。招聘会现场,他挤在汹涌的人潮中,投递出一份份精心准备的简历,每一次微笑、每一次鞠躬都力求做到尽善尽美。然而,那些面试官职业化笑容背后审视的目光,那些关于“社会经验”、“人脉资源”的隐晦提问,都像一根根细密的针,刺痛着他敏感的神经。
“小川,想什么呢?这么出神?”室友推开门,见他怔怔地望着窗外,忍不住问道。
陈小川回过神,勉强笑了笑:“没什么,看他们拍照挺热闹的。”
“是啊,真快,一晃四年就过去了。”室友感慨道,随即又兴奋起来,“我已经拿到南方一家电子公司的offer了,你呢?深圳那边有消息了吗?”
陈小川点点头:“有几家给了面试通知,打算毕业典礼一结束就过去。”他选择深圳,不仅仅因为那里是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充满了机遇,更因为,他隐约觉得,那座年轻而充满活力的城市,或许更能包容一个一无所有的奋斗者。
内心的矛盾与挣扎,像潮水般反复冲刷着他的神经。他既渴望着尽快投入社会的洪流中去历练,去实现自己的价值,又对未知的挑战充满了深深的敬畏与不安。这种复杂的情绪,在他毕业前夕的每一个日日夜夜里,反复上演,让他备受煎熬,却也催促着他不断积蓄力量,准备迎接人生新的篇章。他知道,无论前方是坦途还是荆棘,他都必须勇敢地走下去,因为他肩负的,不仅仅是自己的未来,还有那些沉甸甸的期望与嘱托。
这是一个寻常的午后,成都的夏日阳光有些毒辣,知了在窗外的树上声嘶力竭地鸣叫着,仿佛要将这最后的校园时光用尽全力地镌刻进每个人的记忆里。陈小川刚从图书馆查阅完一些关于深圳外贸行业的资料回来,额头上渗着细密的汗珠。宿舍里空无一人,室友们大概都忙着聚餐、K歌,或者与恋人依依惜别。
他打开那台陪伴了他近四年的二手笔记本电脑,屏幕亮起,熟悉的操作系统界面映入眼帘。习惯性地,他先登录了□□。这些年,□□几乎是他与外界,尤其是与那位神秘恩人“林伟东”先生联系的唯一纽带,尽管这种联系稀疏得如同沙漠中的星辰。
“嘀嘀嘀——”清脆的提示音突然响起,右下角的小企鹅图标闪烁起来。
陈小川的心猛地一跳。这个声音,他太熟悉了,但每一次响起,都意味着非同寻常的意义。他深吸一口气,移动鼠标,点开了那个闪烁的头像——那是一个简单的、系统默认的灰色头像,昵称是三个平淡无奇的字:“林伟东”。
每一次“林伟东”先生发来消息,通常都是在学期初或者学期末,询问他的学习情况,提醒他注意身体,偶尔也会分享一些简短的人生感悟。这些年来,正是这些简短而温暖的文字,以及“栋梁基金会”定期汇来的学费和生活费,支撑着他走过了无数艰难的时刻。
他紧张地点开了对话框,一行行文字随之映入眼帘。
“陈小川同学:”
一如既往的称呼,礼貌而略带疏离。
“见字如面。首先,恭喜你即将顺利完成大学学业,迈向人生新的阶段。这几年来,我通过基金会的报告,看到了你的努力和成长,为你感到由衷的高兴。”
看到这里,陈小川的眼眶微微有些湿润。被自己敬若神明的人肯定,这种喜悦难以言表。他仿佛又回到了当年,那个在王老师帮助下,第一次得知自己获得资助,激动得泪流满面的少年。
他继续往下读:
“一辈子的路很长,变化也总是来得猝不及防。我资助你上学,最初的动因很简单,你让我想起了我小时候的一些经历,那份对知识的渴望,对走出困境的执着,让我看到了曾经的自己,也让我于心不忍。我并没有期望你能给予我什么回报,因为这份帮助,更多的是对我自己内心的一种慰藉和交代。”
陈小川的心弦被这段话深深拨动了。“看到了曾经的自己……”,原来,在“林伟东”先生那看似高不可攀的身份背后,也曾有过相似的艰辛与渴望吗?这让他对这位恩人的敬仰之中,又多了一份莫名的亲近感。他一直将“林伟东”想象成一位睿智、沉稳、阅尽千帆的长者,此刻,这个形象似乎更加丰满了,也更加触手可及。
然而,接下来的文字,却让他的心一点点沉了下去。
“我很开心你即将毕业走向社会,这意味着你羽翼渐丰,可以独自翱翔了。但与此同时,我也希望你记住,走出校园这个相对单纯的‘象牙塔’,你将面对的是一个截然不同的世界。那是一个更加真实、也更加复杂,甚至可以说是残酷的社会。在这个新的世界里,人际关系、利益纠葛、世态炎凉,远比你在书本上学到的要深刻得多。不会再有人像在学校里一样,仅仅因为你的成绩优秀就对你另眼相看,也不会再有人像我这样,在你需要的时候无条件地伸出援手。”
这段话像一盆冷水,兜头浇下,让他瞬间清醒。方才因毕业和恩人肯定而产生的些许飘飘然,此刻荡然无存。是啊,王老师也曾告诫过他,社会不同于学校,人心难测。他并非对此毫无准备,只是,当这些话从“林伟东”先生的口中说出时,分量显得尤为沉重。
“以后的路,更多的要靠你自己去走,去摸索,去闯荡。会遇到很多困难,会承受很多委屈,甚至会经历一些不公和黑暗。这些,都是成长必须付出的代价。往后的苦,你要学会自己一个人扛着,自己去消化,自己去克服。不要轻易依赖别人,因为在这个世界上,最可靠的,永远是你自己。”
陈小川的呼吸变得有些急促,手指无意识地攥紧了。恩人的话语,字字句句都像锤子一样,敲打在他的心上。他仿佛能感受到字里行间那份深沉的忧虑和不舍,以及那份狠下心肠逼他独立的决绝。
“关于对你的资助,到你毕业为止,就正式结束了。我相信,凭借你这几年的所学和你的品性,足以在社会上立足。你不必感谢我,因为这是我自愿的选择。你也无需试图寻找我,茫茫人海,我们或许此生都不会再有交集。如果真要说有什么期望的话,那就是——忘记曾经有人这样毫无保留地帮助过你这回事吧。”
“忘记?”陈小川在心中默念着这两个字,一股难以言喻的酸楚涌上心头。怎么可能忘记?这份恩情,早已铭刻在他的骨血之中,是他人生中最温暖、最重要的一抹亮色。为什么要让他忘记?
他还来不及细想,最后一段话便撞入了他的视线:
“小子,还记得我们最初的约定吗?我说过,希望你将来有能力的时候,也能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这并非强制,而是我个人的一点小小期许。把这份善意传递下去,或许比记住我这个人更有意义。社会复杂,但请你务必坚守内心的善良和原则。前路漫漫,珍重。”
消息的末尾,没有署名,只有一个简单的句号,像一个戛然而止的音符,余音袅袅,却带着不容置喙的决绝。
陈小川怔怔地看着屏幕,大脑一片空白。他反复将这段不长的文字读了一遍又一遍,每一个字都像一把小刀,在他心上划过。资助结束了,他早有心理准备,大学毕业,理应自力更生。但恩人字里行间透露出的那种对社会的清醒认知和对他的深切告诫,以及那句“忘记有人帮过你这回事”,让他感到前所未有的失落和迷茫。
那个一直以来如同灯塔般存在的“林伟东”先生,那个他无数次在心中描摹、敬仰、感激的恩人,此刻,似乎正在用一种最温柔也最残酷的方式,与他做着最后的切割。他感觉自己像是风筝,那根牵引着他、给予他方向和支撑的线,马上就要断了。
“不,我不能忘记,我永远不会忘记!”陈小川在心中呐喊。他无法理解,为什么恩人要他忘记。这份恩情,是他前进的动力之一啊!
巨大的失落感如同潮水般将陈小川吞没。他盯着屏幕上“林伟东”先生发来的最后那段话,尤其是那句“忘记有人帮过你这回事”,心像被一只无形的手紧紧揪住,又酸又涩。他无法接受这样的告别,他有太多的话想对恩人说,太多的感激想要表达。
他的手指颤抖着移向键盘,指尖冰凉。他迫切地想要回复,想要告诉“林伟东”先生,他永远不会忘记这份恩情,他会牢牢记住那个约定,他会努力成为一个优秀的人,不辜负他的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