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1次春宵

繁体版 简体版
1001次春宵 > 日月薇钰引 > 第8章 粉骨碎身魂不怕

第8章 粉骨碎身魂不怕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正统十二年的冬雪来得格外肃杀,于谦立在刑部大牢外的石阶上呵气成霜,羊皮靴碾过冻硬的雪碴发出细碎裂响,像碾碎无数魑魅魍魉的脊骨。

三日前他刚出诏狱,大理寺少卿的绯袍还未上身,便接到密报说北镇抚司要秘密处决三名弹劾王振的御史。此刻牢门铁链哗啦作响,狱卒谄笑着捧来火盆:

“于大人何苦趟这浑水?不过是些妄议朝政的……”

话音未落,于谦已掀开草席,尸首脖颈处的紫痕蜿蜒如蛇,分明是东厂惯用的绞肠索。

“《大明律》载死刑需三司会审。”

他解下腰间牙牌掷在案上,惊得炭火迸出几点猩红,“今日这验尸格目,本官签不得。”

这般硬骨气早在他少年时便显露端倪。永乐十九年的杭州府试,十五岁的于谦在策论卷上写下“社稷为重君为轻”,惊得主考官连夜叩响钱塘县令的门扉。那夜西湖雷峰塔的倒影碎在墨色波涛里,恰似他后来在《咏煤炭》中写的“鼎彝元赖生成力,铁石犹存死后心”。

此刻他跪在乾清宫冰冷的地砖上,朱祁镇把玩着王振新献的缅铃,鎏金铃铛的嗡鸣声里,年轻帝王漫不经心道:

“于卿这般刚直,倒让朕想起当年杨继盛的折子。”

于谦额角还带着诏狱的淤青,背脊却挺得笔直:

“臣只知太祖铸铁碑‘内臣不得干政’,不知朝中有姓杨的御史。”

这番对答当夜便传入杭府。杭昱摩挲着女儿改良的连弩机关,青铜机括在烛火下泛着幽光:

“你这于叔父的脾气,二十年如一日。”

暗格里躺着于谦入狱前托人送来的《九边兵备疏》,宣纸边缘有深褐血渍晕染,恰与杭令薇正在誊抄的《石灰吟》墨迹交融,形成一道奇妙的链接。

“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少女笔锋转折处隐现金钩铁划,恍惚间竟似于谦亲笔。窗外忽有瓦片轻响,杭昱闪电般掷出袖箭,却见朱祁钰的玄色披风掠过墙头,积雪簌簌落下如撒了满天纸钱。

于谦与郕王的缘分始于一场刻意安排的“偶遇”。腊月二十三祭灶日,大理寺官廨后的榆树挂满冰凌,朱祁钰扮作书吏来查永定河决堤案卷,指尖在《河防一览图》上划过时,恰与于谦批注的“筑堤束水,以水攻沙”六字重合。两人目光相撞的刹那,檐角冰锥坠地迸裂,像砸碎了一层经年的伪装。

“殿下可知,治河与治国同理?”

于谦将热茶推过桌案,白雾模糊了朱祁钰腕间旧疤,“堵不如疏,疏不如导。”这话让郕王想起自己的父皇曾经在沙盘上推演的边防阵型,宣宗用硝石画出道蜿蜒曲线:

“最好的防守,是让敌人自己走进死局。”

这种默契在元宵灯节达到顶峰。于谦奉命督查顺天府治安,却在琉璃厂街撞见被东厂番子围堵的朱祁钰。郕王的素银面具被利刃挑落时,于谦抓起摊贩的竹骨灯笼掷向敌首,灯罩上《出塞图》的墨马霎时浴火腾空,化作满街惊呼里的障眼法。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