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玉楼春
小萍一早便知,自家小姐喜欢出门却并不喜欢与人交际,以前在扬州城遇上同龄小姐们也只礼貌问好、惜字如金。
这日,又是来赵府参加茶会,而她小姐许是茶技不高的缘故,在家只饮清茶,从不像别家女眷那般热衷点茶煎茶,斗茶自然也是不喜。
于是茶会开始不久,便见明惜月独坐在角落,面朝栽种着不知是牡丹还是芍药的花圃发着呆,明夫人则早不知跑去哪里与礼部的夫人们一同品茶聊天去了。
小姐果然,不喜欢这样的聚会呢,小萍如是想着。
因午后多吃了两块糕饼,明惜月此刻正百无聊赖、犯着食困。
正值春夏之交,暮春时节天气微热,明惜月一边打着扇子,一边思念起了前世喝的茶。
她想念起前世将新鲜茶叶丢进杯子、倒进滚水,待茶叶落下后一口气灌下去时的舒坦。
只是这般“粗狂”的饮茶之法,放在今世怕是要被富家小姐们嘲笑的。
一边想着这些,明惜月看着眼前的异色牡丹,盘算着能否偷偷采来泡茶。
自此,明惜月和小萍都不甚在意这次茶会,只当是往后无数无聊聚会的预演、一个平平无奇的春日午后、一幅描绘京中富贵闲人生活画卷的一隅。
直到宴会将散,一位不速之客的到访,令在场包括明家小姐在内的所有人不住侧目。
小厮刚传话来客,主家夫人便起身去迎。
见此小萍突然拍了拍自家小姐,说好像有贵客到访、大家都在议论来人是谁。
明惜月用扇子遮着脸打着哈欠,心想哪管什么贵客?就算是天王老子来了也和她没什么相干。
没多久便见赵家主人们接回一位身着玉色长衫的年轻公子。
小萍只看着有些眼熟,而明惜月似乎也有同感,便用扇子遮面也打量着来人。
只见这贵公子比主家老爷高出一头,手执折扇还着礼,说自己来着不巧、突然到访还请赵大人见谅。
这时,小萍听到身后不远处围坐的女眷们窃窃私语,说到底是赵大人有面子,连刚回京不久的靖王爷都能请来。
而明惜月自听得此人身份,又想起不久前刚思念起的何园,沉思良久,才反应过来自己何时曾见过此人。
那是去岁春日的扬州城,她照例受邀去何园赏春。
那日荼靡已开、百花将尽,她看着眼前满园姹紫嫣红却无人欣赏,毕竟多数客人都囿于茶室、主廊聊天谈笑,没得浪费了此翻好精致。
见此明惜月想到了杜丽娘,倒不似少女怀了春,而是怕自己哪日也年纪轻轻就去了……
随后,久未犯病的她竟似被戏精上了身,见四下无人,开始回忆着曾经在大剧院看过的《牡丹亭》,用小萍教她的不伦不类的扬州腔调唱起了“游园惊梦”。
“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
明惜月唱得沉浸,还甩了几下袖子转了几圈,一时没注意不远处竟有客来到。
“良辰美景奈何天?甚好,甚好……”
听到陌生男子声音,明惜月循着声音看到一个穿青色衣服一米八几的大小伙。
而这位不速之客,眼下正不停鼓着掌叫好。
废话,让你免费听老娘唱戏,可不好吗?明惜月忿忿地想着。
想着人靠银山马靠鞍、礼多人不怪。
明惜月回忆起明夫人亲身示范过的仪礼,微微欠身施了一礼。
而这位公子也向她执扇回礼,自称为何府的客人,姓陈名守溪。
听罢,明惜月想起今世之皇家似乎也是陈姓,眼前人看着非富即贵,可也未听说过皇亲国戚中有如此名姓的。
于是明惜月也告知了姓名,又不禁轻声念叨了守溪两个字,觉着有趣。
眼前陈公子似乎也注意到,便道:“是否明小姐,觉着在下名字古怪?见笑了。”
明惜月怕引起误会,便摇了摇头,忙回说:
“陈公子莫怪,我只是想起了以前曾在《德经》中读到过的 ‘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方才听到陈公子的名字便想起这几句来,并非觉得公子名字好笑……”
听罢,陈公子也笑说:“原来明小姐竟也熟读《五千言》,在下敬服。很少有女子能一下便猜出在下名字的由来,小姐不愧是明老学士的千金,当真博学多才。”
明惜月却听得这话有些刺耳,刚想发作,一想他竟然猜到自己和明家的关系,便有些忌惮,只赔笑回:
“公子谬赞了,这世间以读书人身份自居者多了去了,读过《道德经》罢了,哪里算得上博学?”
正打算告辞,没想到这陈公子竟走到了她的面前,又问起她刚才唱过的曲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