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梦还京
这年底,夫人告知明惜月,说明老爷已被破格提拔到太学,年后不久,明家又要举家搬回东京汴梁城了。
小萍听说自己也要被带到京城去兴奋不已,但见自家小姐似乎并不意外,收拾细软时便随口问了起来:
“小姐,怎么似乎你一点也不意外老爷被调职去京城呢?”
明惜月正在盘算着如何“断舍离”,心说自己面儿上平静不过是觉得明大人在哪上班都与她没什么相干,毕竟她又不是真正的明惜月。
“哦,没什么好意外的呀,你看……家父为官清廉,只怕多年在州学积累的名望早已被今圣得知……”
明惜月敷衍地回复着小萍,又继续说:
“更何况,父亲大人桃李满天下,如此多的学生、若哪个为官做宰的顺路替了一嘴父亲的名字,搞不好就有了晋升机会……
综上所述,家父得重用进京自是情理之中的事。”
小萍听罢,似乎很以为然,让明惜月心里不住低估自家丫头也未免太好骗了。
夜里明惜月辗转难眠,自顾分析着形势。
她一直以今世之陈晟王朝类比前世的北宋,想到今世朝堂也重文轻武、推崇清流刚正不阿的直臣,甚至也不似历朝历代那样重农抑商,才使得明老爷能在妻子资助下心无旁骛研究学问,继而成为一位为官清廉、不结交朋党又学富五车的清流……
仔细想来,似乎明老爷人过中年得到朝廷重用,也确实是意料之中的事。
明惜月如是想着,盼望着此次进京能多外出逛逛、见些世面,一时对这梦华东京城也十分心向往之。
临走,明惜月将自己多数的衣服、针线和娃娃都处理了,想着母亲大人有的是钱而京城又繁华得很,大不了再重新置办。
还不忘嘱咐小萍把自己的存酒藏好,别路上漏了馅。
沿着运河北上入京,明惜月有些恍惚。
她记起前世曾数次、于不同城市见识过这条运河,但都是在早已改道京杭之后了,像这般能从扬州直接坐船去开封,是她从未想象过的体验。
明惜月一时有些疑惑,想到今世未曾经历过隋朝,那么究竟是谁下令兴建这条运河的呢?
也是很久以后明惜月才想明白,正所谓“历史发展有其必然的客观规律性,并不完全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许是这路上就注定了必须有这么一条河,以至无论变换多少平行宇宙、经历多少不同朝代,都会在某个瞬间、被某个君主提议挖掘这条大运河。
就如同前世长江上的黄鹤楼们,人们总归是觉着那个位置必须有个楼,所以无论被毁、破败多少次,总会有人主张再重建上一座黄鹤楼。
只是前世那条运河,和明惜月如今眼前这运河,终归不是同一条河流。
这“所遇无故物”,说得果真不错。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她偶然想到这句诗,心说不愧是太白,是人们需要李太白。她还好奇起,今世是否也曾经有过 “李太白”这般谪仙人。
而小萍就没有这般雅兴了,从未长久坐过船的小侍女可怜巴巴地晕了一路,一边听小姐背着诗一边不断吐着。
而明惜月见自家侍女一脸难受,主动递上水壶让其漱口,让小萍怪不好意思的。
“小姐,此番进了京,你可有什么想做的事吗?”小萍漱了口,关心小姐道。
“这想做的事嘛……倒也没什么。”明惜月倚船看着两岸无尽的油菜花海,似很是享受地笑着说:
“能有什么宏图伟业呢?都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我不过是想趁年轻到处走走看看……”说完明惜月转了个身,又开始欣赏起岸边路过的几颗落着粉色花瓣的树,随口又道:
“若有机会游历天下、浪迹天涯,真想看尽四季繁花……”
见自家小姐满脸憧憬,难受的小萍忍不住泼冷水道:
“浪迹天涯……可是小姐,就凭你我两个弱女子,行万里路,真的可能吗?”
小萍从未出过远门,在她看来汴京城已经足够远了,不知道小姐还想去什么地方……
总不能,跑到那月亮上去吧?
“你啊!真拿你没办法。”明惜月笑了笑,又拍了拍小萍的肩膀道:
“做人怎么能一点梦想也没有?没有梦想和咸鱼又有什么分别啊!”
听到小姐提到咸鱼,想到那股子腥臭味,小萍又一时没忍住、吐到了甲板上……
初到汴京,明惜月最初还很兴奋,乘着马车掀起一角帘子兴奋地看着东京城的景色。
前世的明惜月曾在世博会上见过巨幅、会动的影像版《清明上河图》,也曾去过开封的清明上河园,只是如今眼前的东京城仍出乎她意料许多。
街道上高楼林立,里坊不再设限,随处是熙熙攘攘的人群、门庭若市的商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