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我高中差点当了个省状元进了国内最牛逼轰轰的大学后,父母也是心愿完成,对我只生活与经济支柱。
至于别的他们非常信任我,只说别让我把女生肚子搞大了。额,他们对自己的儿子是有什么误解啊!
所以有句话非常对“自由是靠自己争取来的,获得世俗的成功是为了赢得更大的自由”。
我去了全国最好的政法大学Z大,读法律专业,以全省第二的成绩享受全额奖学金。
作为省第二的文科生,当年还有很多学校来找。H大、B大、Q大,国内最好的大学轮番来了一遍,最后我还是在说服父母和老师后,选择了法律最好的B城的Z大。其实我父母是偏向B大的,毕竟是全国排名第一的。可是我偏选了个Z大,感觉更专业吧。我知道毕业后进最牛的律所成为最优秀的律师,是当年父母放行的最大原因。
偏偏要选择法律是因为我非常喜欢律政剧,像SUIT、Law & Order、The Practice,还有TVB的《法证先锋》等,被帅到了。另一方面,文科生可选的好专业真的不多。同时,评估我的个性和特长。我生性散漫,从小又因为要中考加分,被爸妈鸡着去学了主持和围棋,口才和逻辑非常不错。在传统认知里律师,也是有钱且有地位的工作,听说工作时间还很自由,就决定选这个了。
虽然关于律师,后来流行一句话“劝人学法,千刀万剐”。其实小朋友们,当年律师还没这么卷,收入真还行。
至于选择B城,几本没有异议。因为全国最好的学校都在这里。还有我自己的私心,因为音乐,对,我爱的LIVE。第一场LIVE是跟军哥去的,一个摇滚乐队,场子不大。听到现场后深深被每一个摇滚音符震慑住了,从此如您所知一发不可收拾。万能青年谁懂!《杀死那个石家庄人》,我的音乐号角吹响,带着我底子里的不羁。
B城这里有国内最多的Live演出,几乎国内最好的摇滚乐队Base也都在B城。B城这座国际化大都市也是国际音乐人在国内演出的首选,音乐氛围全国第一了,不要太牛。后来看演出看得不亦乐乎,加上我个儿高即使没抢到VIP票也总能有非常好的观乐体验,证明我当初的选择真棒。
就这样,我顺利在18岁那年,像这个国度所有同学一样离开家乡,到B城开始了大学生活。我的大学非常自由,与压抑的高中比较,大学就是我的天堂。在这个美丽的年华,青葱的校园。我发现我这人就是个精力过分旺盛的家伙。
我去的第一天辅导员就把我拎住,找我谈话,让我当班长,谁叫咱学习好呢?后来,又参加了校学生会,竞选当了主席,外貌、全奖和口才在这里还是有光环的。之后我又加了几个兴趣社,篮球和吉他社。大学生活一度相当充实而快乐。
顺着对音乐热情的野蛮生长,大一下学期,我参加了学校十佳歌手大赛。结果第一次就进入前十,可把我乐坏了,心里关于音乐的梦开始萌芽。也是那次遇到了我现在乐队的搭档,徐晨,他是当时的评委。
徐师兄比我大三届,当时他快毕业了,已经在B城校内音乐圈小有名气,是B大音乐系的特长生,正好来我们学校做特邀评委。可能是所谓缘分吧。谁曾想,这个男人后来成了我音乐人生中最重要的partner。我的音乐路,我的乐队,都是因为他起的头。
我当时问过晨哥:“为啥找我,男生找个女生搭档不更好吗?还是我们要玩乐队?”
“我今年大四要毕业了,大概从小我就知道我是要做音乐的,只想一辈子做音乐,但自己一个人不太行,我嗓子不行,需要一个演唱的人搭。我听了你的演出,你就是老天爷赏饭吃的嗓子,各方面刚好适合我的曲风”晨哥当年的忽悠。
“那,请问您,是什么风格”我还是得问清楚呀。
“爵士。但我们后期可以调,调成大家都喜欢的。我想我们一定可以成为名留青史的乐队”这是晨哥给画的大饼。
其实我当时也没太所谓。只是这个“名留青史”这话把我给乐到了,觉得这人特逗。反正除了小时候被鸡娃时候学的钢琴,还有社团学的零星吉他,我都只能算音乐爱好者。充其量,最多算一个音乐发烧友,和真正的音乐人还是有距离的。
这可不,直接来了一位圈儿里的,那咱就上吧。权当真正了解一下音乐人了。所以也就巧了一来二去,我跟晨哥混音乐圈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