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1次春宵

繁体版 简体版
1001次春宵 > 守云开 > 第16章 第 16 章

第16章 第 16 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天刚蒙蒙亮,虞淮南便差人来敲门,让虞婵即日起规规矩矩早起,温习课业。

虞婵正要开口耍赖,又听门外侍者道:“姑娘,家主还说了春闱将近切,勿耽于享乐。姑爷,你既然已经入了虞家,那便当恪守夫德、安守本分,督促姑娘读书考取功名。”

谷清泉清了清嗓子,回应了一句:“女婿谨遵母亲教诲。”

反观虞婵大被蒙过头,装作听不见。

距离春闱第一场还有十天,她倒是一点都不着急,回京后不是逛仙驭楼就是跑别院鬼混。

她仿佛忘了还有春闱这档子事,这会儿亲娘找了个自己人盯梢,虞婵想糊弄也不好糊弄过去。

“二哥,我虽文采不济却也是满腹经纶,春闱虽不能保证摘得榜首,可也不至于名落孙山,庶吉士的名头还是能捞到一个的,短短十日倒不必如此勤勉。”虞婵挣扎道。

“古人言,温故而知新。母亲说的没错,明月你不可荒废文章。”

谷清泉才不听她狡辩,把虞婵从被褥里捞出来,梳发、穿衣、套袜、穿鞋,可谓是一气呵成。

虞婵几乎是被推着去书房,谁家新婚第二日这么悲催,好歹缓一缓啊。

不能就她一个人痛苦,于是进了书房她便把谷清泉关门外,只开一道缝朝着谷清泉道:“我这几日就住书房了,二哥就不必在我跟前服侍了。”

谷清泉手搭在门框上,眉头拧作一团,他张口道:“这怎么能行?”

读书和同房又不冲突,说不定还能让虞婵缓解压力。先前在榻上虞婵还依着他,现在翻脸不认人。

虞婵嘴角扬起一个好看的弧度,看破不说破道:“我知道夫婿难做,你先忍一忍,不然阿娘又要说教你为夫不贤了。”

能躲一时是一时。

谷清泉迫于夫德的压力放弃不切实际的幻想,垂眸又瞥见她眼角淡淡的青痕,自责再次涌上心头。

如今虞婵放弃了纳外室的心思,他独享宠爱,便有些得意忘形,全然忘了虞婵心中并无他,正宫做派只会惹她厌烦,可又不能事事顺着她,谷清泉还未能真正拿捏准其中的分寸。

谷清泉改变策略道:“你饱读诗书十余载,策问文章应了然于心,我心思浅薄竟然把你当做胸无点墨、不思进取之人,二哥不该这么看轻你的。”

虞婵一时不知该如何作答,她视功名利禄如粪土,却也不会真的当个败家子。

她生于钟鸣鼎食之家,本就肩负兴盛家族的责任,封侯拜相不可想象,最起码得守住祖业,保住玉川一脉的荣光。

小辈中自是人才辈出,只是身为主家的独女,压力不是一般的大,一时躲懒也情有可原。

谷清泉继续道:“你因琐事烦闷多日,确实是心神疲惫,这会读书也怕是读不进心理去,你我不如去游湖看景,母亲那我自有办法去应对。”

这话说到她心里了,可虞婵还是有那么一丝良知尚存。虞婵妥协道:“二哥不必麻烦,我专心读书就是。”

她端正身子坐到桌案前,专注研读前人文章,谷清泉则候在一旁伺候笔墨。

十日转瞬即逝,礼部贡院外热闹非凡,监考官设立关卡,查验考试资格。

虞婵也算是起了个大早,马车上眯了一会,下车一看,入口早排起几列长队,人声嘈杂。

“明……”

谷清泉还来不及说些吉利话,虞婵便朝着熟人奔去,留下他一人孤零零在原地,身影十分凄凉。

他尴尬地笑了笑,目光跟随着虞婵,谷清泉要看看这回又是哪个小白脸。

那人确实肤白,但是个小姑娘,明明身材瘦小却背着个半人高的箱笼,躲在僻静角落东张西望,一副战战兢兢的样子。

“谢无忧!”

谢萱扭头就见同窗好友朝自己奔来,偌大一个京城繁华如梦,她独自赴京赶考,一路死里逃生,过得那叫一个惨。

虞婵这一声呼唤,谢萱多日以来的委屈与害怕夺眶而出。

箱笼落地,二人抱在一起。谢萱哭得上气不接下气:“我还以为我眼花看错了,原来真是明月你啊。”

“你怎么瘦那么多?”虞婵抓了抓她的臂膀,伸手擦干她眼角的泪,心疼不已:“你到了京城怎么没来找我。”

“我昨日才到的。”

说起这个谢萱眼泪花打转,袖子抹了一把脸,诉苦道:“我原是跟着镖局来京城,谁知道到了闽安县城外遇到土匪截道,我跳崖落在树杈上才躲过一劫。昨日到京后我去报了案,一夜未眠,今日才赴考。”

虞婵听出一丝不对劲:“闽安知县方不屈素有方青天之名,你为何不去找他报案?”

“因为方大人在公廨自缢身亡了。”谢萱浑身发抖,一个踉跄靠在虞婵肩上,艰难道:“我去的时候恰好看到衙门的人在收尸,说是……”

角落很隐秘,谢萱紧张地望望四周,突然压低声音。

“尸体挂在梁上已经有半月。我害怕便不敢久留,我想过上报州府,可文书不齐,州府衙门不受理,我也等不起,所以只能到京上报京兆府,好在京兆尹闻廷闻大人收了这个案子。”

大周的京兆府很特殊,可以不受逐级上诉的约束,由京兆尹直接定夺是否受理案件。

闻大人的祖母便是她们的山长,谢萱没有其他更好的选择了。

虞婵道拍着她的背,这些事情牵扯太深,不能深究。

虞婵道:“无忧,春闱过后我派人接你到虞府,你跟我住一块,我会保护好你。”

谢萱抱住她又哭嚎了一声,贡院准时放入考生,二人也短暂分别。

三场考试完毕,方不屈的死讯传到了京城,也传到了天子耳中。

大殿之上,大周皇帝风昊当着文武百官的面把一沓奏表丢到安王风绍脚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