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月国献上美人一事,很快便在后宫中传开。
长乐宫也变得热闹了。第一波来的是德妃,宜妃紧随其后。
“殿下,看来两位娘娘都很在意那位大月国公主。”
刚刚送走宜妃,青箩不解问道:“这大月国是与咱们大楚交好,不过说到底也是小国,那位公主进宫,顶多也就是封为妃子,与她们平起平坐,她们为何如此紧张?”
王都已踏进初秋,窗外凉风习习,枝头绿叶逐渐染黄,零落着掉了些。庭前宫女慢慢扫去,一派恬静。
楚瑶拿了本书坐在窗边,听着青箩的话,手里翻过页,嘴上应道:“你说的对,依照惯例,那位月公主就算再得恩宠,也只能封为妃子。”
大楚皇后历来都是出自皇族旁支,或者朝中重臣,从未有外族之女。
“不过,如今中宫未立。她们关心的,是皇上会让谁来操办此事。”
论出身,德妃的母家是庆国公之后,自先祖起,庆国公府荣宠不断,可谓家世尊崇。
但如今庆国公人丁凋零,德妃兄长虚挂着一闲职,并无建树。当年皆因太后与其母交好,才钦点她进宫。
皇帝与太后分离多年,难得母子团圆,加之当时太后身已患病,为圆她老人家心愿,楚玄才点头让庆国公的女儿进宫。
但这三年间,宫里人心里都清楚,皇帝根本对德妃毫不在意。
如今这宜妃是皇帝亲自在选秀大典上选的,而且其父在朝中颇有势力威望,宜妃本人又通透明理,深得后宫中人心。前阵子一场乞巧祭,她办得有声有色。
大月国公主进宫,这只是件小事,但交由谁来操办?都说圣心难测,但此次皇帝点了谁,也可窥见圣心所向。
德宜两妃先后来长乐宫,表面上说着为皇上高兴,后宫喜添姐妹这样的好话,实际都想从楚瑶这里探点口风。
青箩经主子点拨,瞬间顿悟:“原来如此。那殿下,您说……皇上会选谁?”
楚瑶又翻过一页,语气中颇多无奈,“咱们这位皇上向来不按理出牌,他谁都不会选。”
“为什么?”青箩诧异。
“因为他有个更好的人选。”
楚瑶话音刚落,外头一阵骚动。来喜领着数人拜见,其中一位是生面孔。
“殿下,皇上交待了,大月国使臣来楚,后宫所涉之事还得劳您费心。这位是大月国派来的先行使者。”
对于楚玄的安排,楚瑶并不意外。与其让德宜二妃明间暗斗,不如仍由在宫中的长公主操持,省却许多无谓的争端。
况且,楚瑶也乐于接这趟差事。
这位绝色美人在此时进宫,于楚玄、于她,于他与她姐弟之间……皆是好事。
盼只盼,这位美人真能掳获年轻天子的心。
* * * *
大月国虽是小国,但长年向大楚示好,如今国主还献上掌上明珠,有国宝之称的绝世美人,大楚理应以礼待之。
楚瑶请钦天监进宫,依这位馥月公主的生辰选中与长乐宫毗邻的一座宫殿,重新修缮,拟了数个名字,最后楚玄挑中“揽月”二字,故名为:揽月殿。
名字定好后,又让那位大月国先使与工匠共同修缮,里头一应布置完全按着大月国风格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