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腐卖到第三天,广胜的生意终于有了转机,一板豆腐刺溜的就卖完了,回到夏家的广胜简直红光满面扬眉吐气!然而陆岑川只是歪歪头看了他一会儿,还没等说话呢,他就自己招了,
“咳……是有人提点我了。”
“谁呢~?”
“宁子。”
说着往旁边让了两步,见后面人竟然没跟上来,大叹一声,快步出去从不远处扯进来一个驻足不前的青年。那青年被他扯出来,面上有些勉强做出轻松的颜色,开口招呼到,
“……玲子。”
“哎,宁子哥。”
宁子以前就老是跟广胜形影不离,这几天却一直都没出现,现在又来的这样为难,陆岑川其实并不太奇怪。
因为李宝柱只来帮了一回忙,发现做豆腐这个事恐怕真的能一学就会,后来就只说到地里照顾庄稼更方便,也不再往这边凑,所以她大概也能猜出宁子避嫌的心思。
高精科技凉皮之后又是高精科技豆腐吗……?
……好想叫他们看看走近科学啊!
不过宁子避得这么过分,大概又有贾氏那一场闹腾的缘故。他本来就不是油滑的人,觉得会给别人添麻烦,就更不肯过来了。
听广胜一解释果然如此,
“要不是看我两天什么都没卖出去,还不肯来找我呢!”广胜气哼哼的扒了宁子一掌,
“当不当我是兄弟了!我能忌讳你么!”说完飞快的看了陆岑川一眼,
“玲子也不会忌讳你的!说好了送礼就能教!”
这讨巧的话逗得陆岑川乐了,不过她也确实真的不在意。
对于三番两次用她做筏子的贾氏,空闲的时候能顺手坑上一坑,还很乐意出谋划策呢。
宁子看他俩逗趣,愣神过后也跟着笑了出来,
“我知道玲子心好,可是我那个二娘……”话说一半吞进了嘴里,摇了摇头不再提这茬,只说,
“村里就这么点人,总只在村里卖不是个办法,还是得向周围几个村子去。”
陆岑川笑着摊摊手,
“我没挡着广胜哥呀~”
广胜耷拉下了脑袋,
“是我自己没敢想着去。”说着巴拉了自己一下,
“今天要不是你点醒我,我连张口叫卖都还在别扭呢。”
陆岑川看他已经明白症结,就到,
“宁子哥这个外援虽然是自己找上门的,但好歹也算你成功卖出第一块豆腐了!”
说着把煮好的豆浆盛了一碗给他当做庆贺,又拿了豆干请他们吃。
广胜一见这卤制的豆干就明白了,他这两天这样为难,盖因是第一次卖东西,既没经验又不知怎样打开局面,这才显得无措,平时并不真的这么傻的,苦着脸说,
“玲子,你既然有处置剩豆腐的办法,怎么不跟我说呀?”
“走投无路都浪费了两天才肯开口叫卖,要是让你知道我有后手,不定能墨迹多久呢。”
一句话就把广胜堵回了前两天没开张的状态,垂着头自我反省去了。
相比于广胜的愁眉苦脸,宁子神态安然,连这些天被二娘添堵的烦闷也淡了一些,只安静看着他俩你来我往的斗嘴。不一会儿,就见广胜被陆岑川讲得心服口服,说到还要往周遭几个村子里去走动买卖,也依然轻描淡写的。
广胜看了一旁不再出言的宁子一眼,又眼带希冀的去看陆岑川,
“玲子,能叫宁子来帮我么?”
“这你得问宁子哥吧?”
多加个宁子陆岑川倒是无所谓,只是广胜要是真拉了宁子来帮忙,那个贾氏还不一定能闹出什么来,就又说,
“所以之前我说送礼就能学的事,贾氏怎么没下文了?”
这话一出,面前的两个青年俱是沉默,陆岑川心中就有了计较。她已经把条件摆的这么明白又便宜,贾氏都不肯做个样子,之前的猜测,恐怕是要成真。
只是撕破脸之后,对贾氏到底有什么好处呢?
但这么贫穷的宅斗陆岑川也没看出其中有丝毫的好处,只好提醒宁子到,
“贾氏这么干,她往日那些积攒出来的名声是不想要了,宁子哥,你自己注意些。”
宁子身在局中,哪能不比陆岑川明白呢?只是到底心中良善,就算贾氏千方百计要把他算计出了家门,让他不能跟她的儿女争抢家里那点东西,他却还顾忌着他的父亲,他的弟妹,甚至,那个从来对他抱有敌意的继母。
他一心想要好好照顾的,他的家人。
宁子脸上黯然,陆岑川就不再说什么,广胜也赶紧换了话题。
这两天广胜只磨了豆浆就去卖豆腐,陆岑川自己在家用那些豆浆做了不少的豆皮,又捆了豆皮煮素鸡,卤好的豆干,此时都拿了出来,把广胜看得一愣一愣的,
“张叔……从没做过这些东西啊。”
“他不做你就不能做么?他连妻子女儿都要养不活了,你还有父有母呢!”
对广胜给自己找了这么个不怎么样的对照组陆岑川很是不屑,这几日下来,跟广胜说话也不再客气,这么一不屑,就有了说教的味道。而广胜已经叫她忽悠得无有不信,根本没觉得哪里不对,只点头记下了自己得比张叔强很多才行的这个目标。
倒是宁子吃了陆岑川做的卤豆干,到,
“这个好吃是好吃……只是这做好的,价钱得贵吧?在咱们这儿会不会不好卖?”
陆岑川闻言扭头看他。
宁子跟广胜都是农家子弟,广胜初出去卖豆腐,连张口叫卖都别扭,宁子却接二连三的这么在点子上,就叫陆岑川觉得很可以了,前面广胜说叫他来帮忙的事情,真的值得好好考虑一下。
不过不是现在。
就在陆岑川还在心里盘算的时候,两个淳朴俭省的青年已经自顾自讨论了起来,
“其实县城里一个肉包就卖两文钱,里面才多大点儿肉啊!”一个苦恼。
“就是,五个铜钱才一碗汤面,连点儿油花儿也没有。”一个附和。
“也不知为何裕丰楼一顿饭就好几两银子,都得吃什么啊?”一个又说到。
陆岑川:“……”
你们赢了。
第二天陆岑川拿了几块豆干切成小块儿,指甲盖儿那么大的块儿,指甲盖儿那么厚,零零散散的摞在碗里,在广胜出门卖豆腐之前塞给了他,美其名曰试吃,看得广胜嘴角直抽,
“……这么一点点……好吗?”
“有什么不好?就是尝个味道,难道还要管饱不成?这每一块儿都是钱啊!”
广胜受教点头,端着新一天的豆腐素鸡和豆皮,还有一罐子销路大概不会好的卤豆干,出门去了。
放开广胜不讲,江妙雨有孕被卫满仓从城里接回来的时候,顺道也把陆岑川买的棉花拿了回来。当时就给送过来了,还给陆岑川带了几块点心,是许氏自己做的芝麻烧饼,很是好吃,搅得陆岑川这两天一直嘴馋,但没芝麻,只好忍着。
棉花买回来了,自是先做些褥子铺垫,把床上那些旧的都换下来。旧褥子加上之前拆出来的旧棉花,改成大大的铺盖,准备冬天给暖房旁边的菜地做保温。一通忙活下来,陆岑川觉得还是有点单薄,再进城了得打听打听有没有卖毛毡或是苫布的。
这片被重点关照的菜地上,如今已经撒上了各种种子,近两天气温还行,再冷一些就得开始烧地龙保暖了。而温室里那些蘑菇,不负所望已经在培土里长出了菌丝,在陆岑川不懈的搜罗之下,数量也已经有了七八盒之多,只是品种比较混杂,毕竟挖来移栽的时候也没挑过种类。
家里的鸡鸭茁壮成长,然而不能生蛋的还是不能生,最大的当初广胜说动齐婶子卖给她的那只半大小母鸡,如今也只是大了一些而已。不过托广胜的福,打从收了齐家学手艺的礼物,阿越已经变着花样吃上了鸡蛋。
当然,多亏了齐婶子的这个提醒,让近来总是一条路走到黑的陆岑川又觉得自己愚蠢了一下。
虽然自家开始养鸡养鸭了,但在它们能下蛋之前,为什么不先买着给阿越吃呢?村里那么多人家养鸡,都不是舍得撒开嘴吃的,收几个鸡蛋还不容易么?
简直蠢透了。
郁闷了半天,陆岑川把这黑锅又甩给席家。毕竟要不是她一穿过来就穷得只有五十文,哪能这样习惯拮据的生活,凡事都只想着自力更生呢?
这么乱七八糟的盘算过一圈儿,陆岑川又算起了节气。
错过中秋这事想不长记性都不行,掐指一算,却想起阿越的生日快到了。
满岁生日。
小孩子满周岁,在陆岑川的时代也依然是个大事来着。满月百天周岁,虽然都笼统的概括为了吃吃喝喝收红包,但也依然是要着重庆祝的日子,这时代应该更是复杂一点吧?
但,怎么个复杂法儿呢?陆岑川就跑去问李大娘了。
不过李大娘说村里人也并不太复杂。就是家里人聚一聚,要好的亲朋请来吃喝一番,长辈送上些心意物什,然后就没了。
陆岑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