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1次春宵

繁体版 简体版
1001次春宵 > 铁鹤书 > 第379章 铁鹤书新版门派背景设定

第379章 铁鹤书新版门派背景设定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因为一些众所众知的原因,《铁鹤书》需要一套区别于剑三的新背景设定。现在你们看到的设定,只是初稿以后肯定还要反复修改。争得同意后,我把他放出来,希望能听听大家意见。什么意见都可以提,我不一定听而已。

又:我知道一定还有很多读者喜欢原本剑三的设定,目前我的想法是,保留原始设定用在旧的网络版上,以下设定用在新的重置版上。

楼观派(纯阳)

当时最大的道派,没有之一。前任主持岐晖曾资助太祖起兵,李唐皇室成为楼观道最大的支持者。其背后亦有用楼观派制衡太原王氏的用意。

楼观派声称他们的武学源自尹喜,这话未必可信,楼观武学其实是北方道家武术与符术的集大成者。西晋时期,几位不知名的游道在楼观台前的悬崖上竖起《关令子》石碑,隋朝时“田谷十老”在碑前揣摩交流,领悟出高妙剑法。贞观年间,太宗皇帝赐岐晖号“平定真人”,授予《开天经》,《三皇经》,《五岳真形图》,这三本经书是为楼观内功的源头。

楼观轻功“鹊踏枝”是北魏太和年间道士王道义假托郑履道所创,它的源头可以追溯到姑射山的某一个乡野道门。

人员:

掌门主持田仙寮

长年的工作都是协调与李唐皇室的关系,在武功道学上似乎都建树平平。然但门中人都十分尊敬他。他的整个后半生都耗费在为今上修建宗圣观这一浩大工程上。

李玄崱,李唐宗室,出自定州刺史房。田仙寮的师父。名义上传位田仙寮后便开始闲居,但事实上,田仙寮一直对他言听计从。

“月满剑”吕慎盈:原本只为走终南捷径做官,一直不得要领。四十岁后大彻大悟,真心修道,他自认道经功课门中第一,但师兄弟们却还是推崇侯元爽。

云游道人张法师:门内基本上看不到他。

“小道长”侯元爽:掌门田仙寮因为宗圣观的修建无暇分身,门中事务实际上都交由侯元爽负责,他也是门中公认的武学天才。

“醉道”张探玄:也叫“终南渔翁”,与掌门田仙寮在各种事情上多有分歧,他的武功独具一门,自创指法,掌法,腿法,隐居在终南别院。

僧刀石:是终南紫云寺出家的和尚,因为“老子化胡”的说法很不服气,经常跑来找“小道长”辩论。

鱼荔:周问鹤的师父。原本为贵妃身边监督操办荔枝事宜的女官。为了就近管理终南山北麓驿道,常年借住在楼观宫中,后来因为不满贵妃奢侈无度,皈依三清。

少林寺

禅宗祖庭,达摩面壁传法之地。近一百年来多有开枝散叶,山门广大。曾有十三棍僧扶保李唐,武周时期,又依托佛教影响秘密保下多位李唐后人。李唐皇室对少林多心存感激,但背后也有用少林牵制楼观之意。

人物:

一般广为人知的有少林八神僧(也称外八僧,其中法字辈三人,道子辈四人,渡字辈一人),内八僧(名不见经传,只有寺内人知道身份,但论武学佛法,无不远超外八僧)。

少林武学源自达摩祖师,后与多种佛门武功交融,功法繁杂,很难有人可以将门内所有武功融会贯通。

少林方丈空音:三十岁前横行乡里,欺行霸市。靠一双拳头参与大小斗殴不下千场,输赢各半,浑身是伤。三十岁后看破红尘,落发出家,诚心赎罪。他将年轻时街头拳脚的心得融入佛门武学,悍勇慈悲,一体两面。有人评价其武功早已超越少林武学框架,可称一代宗师。

法云(鲜花僧):因为辩才无碍,长相俊美而广受追捧,最近开始在长安高层走动,似乎有心要在俗世建立与空音分庭抗礼的另一派少林势力。

备注:

一般都认为,少林武学藏于达摩院中。但也有人相信,前朝贵胄,少林俗家弟子萧南无在金陵乌衣巷老宅中,收藏了全部的七十二绝技,内容比寺内所藏还要完整。

灵都派(万花,凌雪)

王屋山灵都观,名义上的观主三景法师(玉真公主)与无上道法师(金仙公主)都是今上胞妹。

金仙公主久居长安,几乎不理观中事务。门下女道居多,大半出自关陇望族。武功也源自陇西李氏,多有自创,以短剑铁扇见长。

玉真公主坐镇王屋,少时学过李淳风数算,武功以铁笔著称。虽然门下男女弟子,出家在家都有,但灵都派的女冠形象已经深入人心。

人物:

陈药师:原本是宫中医官,受今上嘱托出家,在王屋山撰写医经。

臧宗:幼年才名远播,却屡试不第是,中年后妻子皆丧心灰意冷,经同同窗介绍成为翰林待诏。晚年受今上嘱托出家,似乎是在王屋山上秘密写一本类书。

丁衡:关中巨贾丁氏独女,为守好万贯家财一生未嫁。似乎是受了今上要挟,也入灵都观出家。家产变相成了观产,可想而知她其实很不服气。她有自己的一批侍卫家仆跟随,与玉真公主达成了表面上的和平。

备注:

金仙公主生活在长安金仙观,那里发生的事多涉及密探与政治博弈,情况与王屋山完全不同,王屋山更接近两位公主的后路。

以上三派背后都有朝廷扶持,地位非凡,合称上三门

十友会(天策)

原本是京畿附近驻防军人私下组成的香火兄弟(会中男女都称兄弟),初衷是军人互助。与三教九流,黑白两道都有接触。后来人数逐年增加,陆续吞掉了两都军中其它的灰色组织,成为最大的地下军旅结社。

十友会内部同时运行军队和道门两套上下级体系,体系间时长发生冲突,所以上级一般依靠人望而非军权驾驭属下。十友会最大的两个基地在骊山府与甘泉府,据说二府只要关上门,里面就成了十友会的堂口。

十友会成员心中依然认为自己是军人,会众严格执行军人的命令,鄙视贪生怕死者,见利忘义者,安逸享乐者。折冲府高官在大帐之内依然无人能质疑他的权威,但到了十友会的内部聚会中,也只能按照会内阶级排定座次。

人物:

魏无患:骊山府校卫,这一任的十友会龙头大哥,一阶。

左雅臣:骊山折冲府折冲都卫,名义上骊山府的最高领导人,十友会三阶。

羊绪:骊山府果毅都卫,十友会军师。掌握多门语言,熟悉黑白两道,五行八作内幕。与左雅臣同属三阶,但因为他是魏无患会内的养子,所以在会内话语权高于左雅臣。

卫悝:无功名的书生,其父曾深入突厥复地探听情报,对绛州折冲府乃至整个绛州有大恩,破例收入十友会,一直想要调入长安。

衣江:同州折冲府别将,十友会执棍人,二阶。他的另一个身份是突厥打入十友会的奸细,他对十友会抱存真感情,十友会做大也符合他的利益。

书林(七秀)

说书人共推的创派祖师为西周庄王,这当然不可能是真的。有史可查的书林最早可以追朔到东晋奇人辛娃娃。

书林自称评字门或先生门,武功多源自市井。另一方面,帮中也并非人人会武功。对帮众而言,一卷好话本的价值远高于一本好秘籍。

相比于传统的说书人,书林弟子对江湖事更感兴趣,他们的评书作品多来自真实的江湖秘辛,至少他们自己是这么说的。

为了得到第一手的创作资料,书林先生经常出现在各种武林奇案现场,甚至不惜以身入局。而江湖门派也往往会雇佣那些没有多少节操的书林弟子污蔑敌对势力。

书林的结构非常松散,有师徒相承,有父子相承,相互间也只是承认对方同门的身份,至于辈分更是一团乱账。门下弟子有的成为公卿门客,也有的饿死街巷。帮中历史最老的三大家族:公孙家,牛家,洪家,如今实际上只剩两个,洪家已经门丁凋敝,只能依附于外门徒弟。

书林的内斗非常严重。其中不乏因为师门倾轧或者利益冲突,但更多则是对于武林真相的分歧,数不清的书林先生人身死书消,只是为了争一个虚实。

人物:

龙文化:名义上的宗主。武器是一把琵琶剑。年纪轻轻就已经学会了十来部大书。书中更是涉及十友会,少林寺这等武林大派。十友会魏无患曾经登门拜访,想用重金买走其中一部,被婉言拒绝。

来年仲秋就是楼观掌教田仙寮六十大寿,武林豪杰都希望龙文化能够在英雄宴上说一段“敦煌夜鲜花僧压倒八神僧”,当然,少林寺是肯定不想听到的。

吴是非:帮中元老,笔下的“山河乱弹”已经创作到第三部。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