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1次春宵

繁体版 简体版
1001次春宵 > 【综武侠】峨嵋剑仙 > 第12章 倚天剑寒(12)

第12章 倚天剑寒(12)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当然,这只是理论上的。

相比经络,若是随意将内力引导至身体其他部位,内力失控的风险会大大增加。

还是用“水”来做比喻,正常情况下,内力之“水”受经络这个“天然河道”的约束,自然能够相对稳定的“流淌”,但若是将内力之“水”不沿经络,而是自主开辟一条新路线,那么这等于让“水”在旷野平原中流淌,虽然武者为它提供了动能,但没有河道的约束,在流向目的地的过程中,内力之“水”会在很大程度上散逸、流失,真正抵达目的地的十中无一。

而这还不是最糟糕的。最可怕的是,内力不是普通的“河水”——哪怕是普通的河水,在溢出河道后,也会给周围的村庄、农田带来巨大的破坏,更何况内力这种蕴含能量的“水”,只会将沿途的“村庄”“农田”带来更暴烈的破坏。而其最终导向的结果,轻则造成严重内伤,重则全身瘫痪甚至丢掉性命。

所以,但凡内功初入门径者,都不会去做这等妄人。

但,这是将内力之“水”随意引向“旷野”,若是在引“水”之前,修建新的“河道”呢?

理论上是安全可行的。

但要如何做到呢?

经络这种可以容纳内力的“河道”也是可以人为制造的吗?

致力于“内力研究”的“科学家”周芷若女士表示,制造经络当然不可能,但只是制造具有“容纳内力流通”这个单一功能的“新河道”,还是有可能的。

原理其实很简单,甚至简单到令人发指的地步——

经过芷若的多番小心尝试研究发现,内力是有“记忆”的,尤其是被“内视”等方法加深了“精神印记”的内力,虽然是浅表化、远远达不到道家所说的“以意领气”的境界,但多少还是与人的精神意识建立了一定的联系。

有这个联系做引,小股内力在引导下经过一段没有经络的新路线后,就会形成“记忆”,那么之后,这股内力就无需意识牵引,在经过这个“新开的端口”后,就会自主流入,如此反复,一点一点的细致打磨、冲刷,就能渐渐开凿成“新的河道”来——这是一种形象的说法,其实更像是让这里的血肉熟悉内力、接受内力,最终将这一小块血肉改造成能够与内力共存、甚至储存内力、通行内力的“特殊血肉”。在一小块血肉改造完成后,就得到一段“新的河道”,然后内力再从这“新的河道”出发,去改造或者“开凿”下一段河道。

相比经络的自成一体、周天闭环,“新的河道”如果只开凿出一段来,内力不能循环流淌,也是无用,只能说是废河道。唯有开凿到与经络或丹田连接形成局部闭环,才能让内力在其中运行。

本来开凿“新的河道”就极耗精力和内力,而且效率还十分低下,而开凿成功后,通行内力的效率也远逊经络,怎么看都是得不偿失。而这,还是内力掌握到芷若这种程度的武者才能做到,普通的武者,连掌控内力流速、走向都做不到,属于“天然河道”的经络都还未曾疏通好,又何谈开凿新路?怕是连想都未曾想过;即使想过,也是束手无策。

但对于芷若来说,这个“实验”还是蛮有意思的。

她萌生了一个念头,那就是利用闲暇时间,尝试在体内再开凿一套“新河道”——能够自成循环的“第二经脉”。

一则,熟练掌握内力的芷若,通过以意领气,以“内视”之法操纵“气刀”等方式,开凿“新河道”的难度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大——累是累了点,效率也不高,但一点一点的磨,总能看到成果。

二则,自然是研究探索“内力”的兴趣所致。

其三,虽然还没想到这样做成功后,具体有什么用。但芷若本能察觉,如果真能在体内自十二经脉、奇经八脉之外,再另建一套自成循环的“第二经脉”,必然会有大作用,甚至会让自己的求武之道产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至于“第二经脉”的走向,一个方案是继续按正常经脉的走向并行布置,这样就算是体内真的又有一套后备的经络系统了,但缺点就是,这“第二经脉”真的就只是后备系统,而它的作用,似乎并不应该仅局限于此。

芷若思来想去,也没有个稳妥答案,最后决定边试边想。具体说,就是先选个别部位先行试验一下,反正这也是个慢功夫,试验感受不对头,再改就是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