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实验”远比她想象中难得多。
首先,是控制力的问题。
想象中的武者,对自身的“内力”应该是如臂使指、运转如意才对。但真踏上了习武之途后,芷若才发现,武者,至少是大部分武者,对“内力”的控制其实很有限,也就是能够驱使“内力”按照人体脉络运转,以及当内力充盈时,可以将其沿着脉络打出体外,附于掌力或兵器之上。
除此之外,武者对自身“内力”的掌控,就很有限了。从某种意义上讲,“内力”之于武者,就像是其体内的“洪水”,武者即要用脉络做“河道”来约束、引导洪水的流动,又可利用洪水本身的威能,从河道泄洪口处将“内力”泄出,用来打击敌人。但“洪水”终究是狂暴的、不驯的,稍有闪失,就会在“河道”中横冲直撞,或冲垮“河道”,或沿着“河道”逆流,此时武者不能及时有效的引导,就会导致“洪水”失控,损伤武者本身,也就是所谓的“走火入魔”。
这个比喻比较粗疏,但大致可以体现出武者对于自身修炼出来的“内力”的真实掌控度。连控制“水流”的流向都需要打起十二分精神,又何谈对“水流”进行细致入微的观察研究呢?
好在芷若是初入门槛,作为初学者,她的一大优势就是刚刚修炼出内力,只有那么一丁点儿,即使完全失控,也不会对身体造成太大伤害。而且如此稀少的“量”,也正适合用来做“探索试验”。
于是,当一般武者练出内力后,欣喜之余,迫不及待的继续修炼以期进一步壮大内功修为的时候,芷若却缓下了脚步,将大半精力用在了对“内力”的掌控和解构上。
老实说,这个“科研项目”进展还是挺慢的。
其实想想也就知道,虽然这个世界上绝大多数武者都不会有“将内力拆开看看”的想法,但千百年的时间里,总有个别人不走寻常路,然而千百年下来,内功修行依旧还是这个传统样子,虽说也可能有传承断代、秘籍不宣等情况,但总的来说,也可以看出这个不是寻常路的路并不好走。
好在芷若也没有什么压力。
嗯,也不能说全无压力,但主要集中在早期。因为这个“科研项目”,起初确实是让她的内功进境拉下了不少。不过得益于前期的优秀表现,灭绝师太也没有多说什么。而利用这差不多一个月时间,她总算在“内力”掌控上有了大进展——
她成功的用“意识”对这一缕“内力”做了标注。
初修炼出“内力”时,芷若除了能感受到一股微弱的热流在经脉与丹田间流转外,并无其他感受。同样,除了驱使它沿着经络路线流动外,也再无其他掌控力度可言。
这就意味着她的所谓“研究”,在一开始就陷入了瓶颈。
苦思冥想了几日后,之前在武当山上看的那些道家藏书派上了用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