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辞听到李平君提到“史书上大名鼎鼎的雁国师”,眉头微微一挑,心中泛起一丝波澜。
他穿越之前的历史上,乔叶确实失败了,最终是汉朝的建立者一统天下。而在这个世界,正是因为他的介入,乔叶才得以成功建立乾朝。
然而,历史之后的去向,他却一无所知。
他目光深邃地看向李平君,语气中带着几分试探:“李姑娘既然提到史书,不知可否告知,在您所知的史书中,乾朝之后的历史如何?”
李平君轻笑一声,眼中闪过一丝狡黠:“雁大国师何必明知故问?您既然来自未来,自然知道乾朝的结局。”
雁辞神色不变,淡淡道:“我虽来自未来,但历史因我的介入已有所改变。乾朝的未来,我亦无从知晓。
李平君闻言,眼中闪过一丝惊讶,随即笑道:“原来如此,看来雁大国师也并非全知全能。”
目光中带着几分玩味,缓缓开口道:“既然雁国师想知道,那我便说说吧。”
“乾朝在乔叶——也就是始乾帝的统治下,前期确实强盛一时,但北方匈奴屡次南下侵扰,损失惨重。始乾帝为此心力交瘁,郁郁而终。乾朝传至四世,便在内忧外患中覆灭,国祚不过百年。”
雁辞听到这里,心中微微一沉,仿佛有一块巨石压在胸口,让他呼吸都有些困难。
目光落在远处遥遥升起的太阳,思绪却已飘远。
乔叶,那个他一手扶持起来的帝王,那个他亲眼见证从兵痞成长为一代雄主的男人,竟然会因匈奴的侵扰而郁郁而终。乾朝的强盛,竟如此短暂。
李平君注意到雁辞的神色变化,轻笑一声:“雁国师,听到这些,是不是有些难过?”
雁辞抬起头,神色已恢复平静,淡淡道:“历史本就充满变数,乾朝的结局虽令人唏嘘,但也并非不可接受。”
李平君眯起眼睛,语气中带着几分意味深长:“雁大国师不好奇自己的结局吗?”
雁辞闻言,心中微微一震,但面上依旧不动声色。
脑海中浮现出太子乔承陵的身影。那个少年,聪慧过人,仁德宽厚,对他更是依赖至极。
他知道太子喜欢他,若太子登基,自己或许会被收为禁脔,成为帝王私密的依附。
但他并不在意这些,他相信在自己的教导下,承陵一定会成为一代明君。至于自己的结局如何,他早已看淡。
想到这里,雁辞淡淡一笑,语气平静:“我的结局如何,并不重要。只要新帝能成为明君,我便无憾。”
李平君闻言,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神色。她轻轻叹了口气,语气中带着几分惋惜:“雁大国师果然胸怀天下。不过,您的结局……或许并不如您所想的那般美好。”
学生时代学习历史的时候,她就对乾朝历史极为感兴趣,尤其是这位传奇国师,人格魅力太强了。忠君爱国,一生未婚,所征百战,无一败绩,更是被后人封为大乾战神,无人异议,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
她曾无数次在脑海中勾勒过雁辞的模样——一身玄色朝服,玉带束腰,眉目如刀,举手投足间尽是上位者的威严。那是她在史书和传闻中拼凑出的形象,早已在心中奉若神明。
可当真人出现在眼前时,她才惊觉,那些幻想竟不及他本人万分之一。
她想起后世史书上对他的评价:“风姿绝世,器宇轩昂”。当时只觉得是史官的溢美之词,如今亲眼所见,才知字字属实。
自己竟然真的站在了这位传奇人物身边,而且似乎...遥遥领先了后世无数史同女一大截?
雁辞眉头微皱,目光直视李平君:“阁下此言何意?”
李平君回过神来,语气低沉:“新帝昏庸无能,您以国师之尊把控朝政三十余年,权倾朝野。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然而您却被诬陷通敌叛国,最终被夷三族,五马分尸而死。”
雁辞听到这里,瞳孔猛然收缩,心中仿佛被一柄利刃刺中,痛得他几乎无法呼吸。他低下头,双手紧紧握成拳,指节因用力而发白。
在开什么玩笑?
他怎么可能以国师之尊把控朝政三十余年?
“荒谬!”雁辞猛地转身,眼中寒光乍现,“承陵仁德宽厚,怎会...”
“你是说懿太子乔承陵那个疯子?”
李平君有些无语。
合着两人说话都不在一个频道上。
雁辞脑海中轰隆一下:“懿太子?到底发生了什么?”
谥号怎么都出来了?
李平君看着雁辞的反应,语气中带着几分同情:“史书记载,乔承陵此人行事乖戾,残暴不堪,曾当街诛杀大臣,被始乾帝废太子,贬为庶人,后来在长乐宫自焚而死。”
“你不会以为是乔承陵登基了吧?那还不如乔衍当皇帝呢,虽然乔衍昏庸,但多少是个守成之君。”
废太子,自焚,乔衍称帝?
怎么可能?
乾帝疼爱承陵至极,即便承陵真的昏庸暴虐,他也必然毫无疑虑的将儿子推上帝王,又怎会亲自下旨废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