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1次春宵

繁体版 简体版
1001次春宵 > 太子今天登基了吗 > 第18章 南征开始!

第18章 南征开始!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夜色如墨,雁府的烛火在风中摇曳。

雁辞独自坐在案前,面前摆着七八个空酒壶。他的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杯沿,脑海中不断浮现那晚的画面——太子滚烫的体温,急促的呼吸,还有那个猝不及防的吻。

"哐当"一声,酒壶滚落在地。

雁辞盯着案头跳动的烛火,恍惚又看见那夜永安殿的烛光。太子滚烫的唇贴上来时,他尝到对方口中残留的梨花蜜味道,那是他亲自给高烧的太子喂的药。

"荒唐……”他仰头灌下一杯酒,辛辣的液体灼烧着喉咙,“我是国师,他是太子,这成何体统......"

他忽然想起三年前为太子占卜的那卦。龟甲裂痕指向“情劫”二字时,自己还笑说太子命犯桃花,却不料这桃花竟是……

可越是想要忘记,那个吻的记忆就越发清晰。

他记得太子柔软的唇瓣,记得舌尖相触时的战栗,记得那股令人眩晕的檀香。雁辞猛地站起身,踉跄着走向内室,酒壶被碰倒在地上,发出清脆的碎裂声。

躺在床榻上,手不自觉地触到滚烫的欲望。

他闭上眼,仿佛又回到了那个夜晚。太子身上迷人的气味,温情的喘息,唇齿间的纠缠。

"承陵……”他无意识地呢喃着太子的名字。

感觉自己在深渊边缘摇摇欲坠,却又无法停止。

他仿佛看到太子那双含笑的眸子,看到他微启的唇,看到他因情动而泛红的耳尖……

"殿下……"他低声呢喃,脑海中浮现出种种幻想:或许他们可以像寻常夫妻一样,在春日里赏花,在秋夜里观星。他可以光明正大地牵起乔承陵的手,可以在朝堂上与他并肩而立......

达到顶峰时,雁辞猛地咬住被角,将所有的喘息都压抑在喉间。

释放后的他更加清醒,他知道,这样的幻想终究只是幻想。

月光透过窗棂洒进来,照在他汗湿的额头上,他看着指间的银白。

“原来……”他苦笑着看着自己的手,"原来我早已无法自拔。”

他起身清理身体,摇摇晃晃走到铜镜前,看着镜中自己潮红的脸,心中涌起一阵羞耻。

他是国师,是辅佐太子的重臣,怎么能对储君存有这般龌龊心思?

可越是想要忘记,那晚的记忆就越发清晰。他记得乔承陵在睡梦中无意识地回应他的吻,记得自己是如何仓皇逃离,却在门外站了整整一夜。

雁辞抚摸着拿起案上的剑,那是上次摔碎的镯子,乔承陵叫工匠打成了珠子串成了剑穗,送给他。

“明日就要出征百越了......”雁辞喃喃自语。他知道,现在不是处理私情的时候。作为国师,他必须专注于战事。

他跌跌撞撞地走向书案,提笔写下辞呈。墨迹未干,他就将锦帛塞进袖中,犹豫了片刻,紧握的手指骤然松开。

“等南征回来,我便辞去这国师之位。”

窗外,一轮明月高悬。雁辞望着那轮明月,嘴角泛起一丝苦笑。

他只是一个残缺之人,对方又是风光无限的少年太子。

他怎敢…误斯人呢。

这份自知之明,如同一条无形的绳索,紧紧束缚住了他心底那些刚刚萌芽的、隐秘又炽热的情愫。

……

转眼到了大军出发的日子。

由于前往百越至少需要一月的时间,监军岳太尉先率领三千轻骑兵早在七日前已经出发,提前部署侦查。

主帅需统筹各方,确保准备充分后出发,所以晚走了些。

将士们乌泱泱站在上京城外,凛冽的寒风如刀刃般呼啸而过,却吹不散他们身上昂扬的斗志。

他们身着坚固的铠甲,跨下骏马嘶鸣,马蹄刨地,带起阵阵尘土。

乔叶身姿挺拔,携众臣子站在上京城墙上,身旁的乔承陵给他做了个简易的扩音装置递给他。

乔叶接过,深吸一口气,照着乔承陵写的稿子,沉稳的嗓音喊来,透过那扩音装置传向四方。

“将士们!今日,你们跨马执锐,齐聚校场,即将奔赴一场关乎家国安危的大战。那百越之地,竟与匈奴暗中勾结,妄图染指我大乾疆土,威胁我万千子民的安宁。他们的狼子野心,绝不能得逞!

你们,是我大乾的精锐之师,是朕最信任的勇士!你们的马蹄所至,扬起的是我大乾的威严;你们的利刃出鞘,闪耀的是正义的光芒。每一位将士,都是我大乾的万里长城,是百姓的坚实依靠!

此去百越,路途艰险,但朕坚信,你们定能凭借着钢铁般的意志、无畏的勇气,冲破一切阻碍!踏平百越的贼寇,斩断他们与匈奴的罪恶勾结,让他们知道,犯我大乾者,虽远必诛!

“为了大乾的安定,为了你们的父母妻儿能在炊烟袅袅中安宁度日,为了我大乾的荣耀永不蒙尘,冲吧!用你们的热血,捍卫我们的疆土;用你们的勇气,让敌人闻风丧胆!”

“朕在这朝堂之上,日日期盼,等待你们凯旋的那一天,等待着听你们胜利的捷报!”

话音落下,将士们热血沸腾,手中长枪一举,齐声高呼:

“大乾威武,战无不胜!”

“大乾威武,战无不胜!”

那声音震耳欲聋,响彻云霄,仿佛要将这天地间的一切阴霾都驱散,只留下大乾的赫赫威名。

年轻的将士们渴望建立功勋,凌云的抱负激励他们纵横沙场。

“这是你哥哥的遗物,他曾穿着它为国征战,如今你也要穿上它,肩负起家族的使命。”刘母为刘黎系好披风,她轻轻抚摸着铁甲,仿佛能感受到长子生前的温度。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