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1次春宵

繁体版 简体版
1001次春宵 > 风雨人生路 > 第40章 第 40 章

第40章 第 40 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1974年的正月初四,寒冬的凛冽尚未完全褪去,清晨的薄雾还在村子里悠悠飘荡,给整个村庄蒙上了一层朦胧的面纱。

大队部里,电话机铃声突兀地响起,打破了清晨的宁静。

负责守电话机的老同学,本正百无聊赖地坐在一旁,听到铃声,瞬间来了精神,赶忙伸手拿起听筒。

电话那头,传来一个年轻姑娘清脆却略带急切的声音,老同学一听,便知道这定是找我的郝苹。

他放下电话,来不及多想,撒腿就往我家的方向跑去。

一路上,寒风呼呼地刮过,吹得他脸颊生疼,可他全然不顾,脚下的步子愈发急促。

等到了我家,他早已气喘吁吁,胸膛剧烈地起伏着,额头上豆大的汗珠顺着脸颊滑落,与被寒风吹得通红的面庞相映,显得十分狼狈。

他稍作喘息,便迫不及待地开口,上气不接下气地说道:“嘿……快……镇上有位姑娘打来电话,就是郝苹,她让你明天,正月初四,务必去她家见面。”

年前,我收到郝苹的来信,信中她满心欢喜地提及春节期间要回来。

彼时,得知这个消息的我,内心别提多高兴了,日思夜想,盼望着能与她再次相见。

脑海中时常浮现出我们过往相处的画面,那些美好的回忆如同璀璨星辰,照亮了我平淡的生活。

然而,当真正面对这即将到来的见面时,我的心中却又像压了一块沉甸甸的大石头,顾虑重重。

我们两人相隔甚远,那遥远的路途,不仅是地理上的距离,更像是横亘在我们之间的一道难以逾越的鸿沟,让未来的一切都充满了未知与不确定性。

每念及此,我的心便如同被一只无形的手紧紧揪住。

况且,我们的家庭差距也大得如同天堑。

她家庭条件优越,生活富足,而我家境困难,家中的房屋在风雨中略显破败,日常生计也时常需要精打细算。

这种巨大的差距,让我在面对这段感情时,总是不自觉地畏缩。

种种因素如同乱麻一般,在我心中交织缠绕,令我陷入了深深的纠结。

起初,我满心觉得还是不去为好,这样的念头在我脑海中不断盘旋。

父母深知我的心思,在这件事情上,他们选择尊重我的想法,并未强行替我做决定,只是用关切的目光默默注视着我,眼神中满是理解与无奈。

而“瘫子爹”,这位平日里对我关怀备至的长辈,却有着截然不同的看法。

他把我叫到跟前,拉着我的手,语重心长地说道:“孩子啊,郝苹姑娘一定是真心爱你的。你瞧瞧你,人品没得挑,才华更是出众,凭什么觉得自己配不上她?感情这事儿,可不能光看家境,真心才是最重要的。”

他的话语,如同冬日里的暖阳,直直地照进我冰冷的心房。

为了给我壮胆,他还特意叫他儿子,也就是我平日里称呼为“珅叔”的,陪我一同前往镇上。

在这漫长而煎熬的犹豫与纠结中,时间悄然流逝。

我一会儿想着郝苹的真诚与善良,觉得不应辜负她的期待;一会儿又被现实的种种困难击退,陷入深深的自我怀疑。

直到下午五点多钟,眼看着天色渐渐暗了下来,我才终于鼓起勇气,磨磨蹭蹭地朝着她家的方向走去。

一路上,我的脚步沉重而迟缓,每迈出一步,内心都在天人交战。

但对郝苹的那份思念,还是驱使着我,一步一步,向着那个充满未知的见面之地靠近,最终,来到了她家门口。

她父亲原本正坐在客厅里,手中翻看着一本旧报纸,听到门口传来些许动静,下意识地抬起头,目光透过窗户,瞬间捕捉到站在门口略显局促的我。

刹那间,他的脸上立刻绽放出如暖阳般热情的笑容,那笑容极具感染力,仿佛能驱散世间所有的阴霾。

他迅速起身,迈着略显匆忙的脚步朝门口走来,边走边热情地招呼着:“哎呀,可算把你盼来了!”

说着,便十分亲切地将我迎进了家里。

郝苹的继母,身为公社卫生院的医生,平日里工作忙碌,但此刻在家中接待客人,却丝毫没有表现出一丝倦怠。

她满脸笑意,动作麻利地从柜子里拿出糖果,轻轻放在我面前的茶几上,热情地说道:“孩子,快尝尝,这是特意给你准备的。”

紧接着,郝苹的父亲也端着一杯热气腾腾的茶走了过来,那袅袅升腾的热气,仿佛也为这略显拘谨的氛围增添了几分温暖。

他将茶稳稳地放在我面前,微笑着示意我坐下说话。

我这才知晓,郝苹幼年时母亲便已去世,后来有了继母。

这位继母与郝苹的父亲组建家庭后,为郝苹添了个弟弟,一家人虽经历波折,但也过得温馨和睦。

郝苹的父亲在我对面稳稳地坐下来,脸上依旧挂着温和的笑容,轻声问道:“苹苹等了你一天,你怎么现在才来啊?”

我听后,心里顿时涌起一阵愧疚,脸上泛起红晕,有些不好意思,连忙解释道:“家里临时有事耽搁了,实在对不起!”

郝苹的父亲轻轻摆了摆手,说道:“没关系,年轻人家里事多,能理解。苹苹刚走了一会儿,可能是到她同学那里去了。”

说着,他站起身来,目光中满是关切与温和,看向我说道:“这样吧,我和你一起去找找看,她或许就在附近那几个同学家。”

于是,我便跟随着他出了门。

郝苹的父亲身材高大肥胖,每走一步,地面仿佛都微微震动。我们一路走着,不一会儿便来到一户人家的窗户前。

他停下脚步,转过头来,眼神中带着一丝期许,对我说:“我先看看在不在这一家。”

只见他微微蹲下身子,双手撑着膝盖,深吸一口气,而后费力地踮起脚,那肥胖的双手紧紧地扒着窗台,整个身子因为用力而微微颤抖,他努力地将头凑近窗户,眼睛睁得大大的,向房里仔细地张望。

过了一会儿,他缓缓放下身子,脸上带着一丝失落,回头对我说:“不在这一家。”

他轻轻松开扒窗台的手,拍了拍手上的灰尘,从窗台边下来,语气平和地说道:“我们到下一家看看。”

我们又继续前行,走不多远,他那宽厚的大手伸了出来,指着一户人家说道:“到这一家看看吧。”

此时,天色已经渐渐暗了下来,暮色如轻纱般笼罩着大地,这户人家已经亮起了昏黄的灯光,给这寒冷的冬日傍晚增添了几分暖意。

郝苹的父亲又像刚才一样,再次费力地扒上这户人家的窗台,借着屋里透出的灯光向里看。

我站在一旁,看着郝苹父亲那高大肥胖的身子艰难地扒在窗台上,为了帮我找郝苹,他如此不辞辛劳,我的眼眶不禁湿润了,眼里满含着感动的热泪。

郝苹父亲拍了拍身上因扒窗台而沾上的灰尘,微微叹了口气,对我说:“也不在这一家,算了吧,她可能以为你不会来了。我们找个地方谈谈吧。”

我默默地点了点头,跟随着他,来到一个小池塘边。

池塘边有一块平整的石头,他率先走过去,在石头上坐了下来,然后示意我也坐下。我轻轻地坐在他身旁,心中满是忐忑。

没想到,他一开口,便直截了当地对我说:“你和郝苹的事,我是同意的。”

听到这句话,我心中猛地一震,没想到郝苹的父亲竟是我和郝苹之间这段感情的 “红娘”。

回想起过往,第一次见到他时,他那爽朗的笑声和热情的态度就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他一眼就喜欢上了我,还热心地推荐我进公社宣传队,当时甚至还想让我和他女儿一起到 “330” 工作。

只可惜,我因为种种原因,错过了那次难得的机会。如今,他如此直接地说出这番话,我的心里顿时五味杂陈。

我和郝苹在以往的来往信件中,一直都只是谈论看书和工作的事情,从来没有涉及过婚姻方面的话题。

真的没想到,竟然是她父亲率先捅破了这层窗户纸。

他微微向前倾了倾身子,目光真诚地看着我,又鼓励我道:“孩子,不要因为家庭状况的差异而有所顾虑,也不要太在意城市户口和农村户口的区别。感情这事儿,最重要的是两个人真心相待。”

他的声音温和而有力,仿佛有一种让人安心的魔力。

接着,他语重心长地说道:“你要多读书学习,现在这个时代,知识就是力量。我相信,凭借你的努力和才华,将来一定能够考上大学,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

在谈话过程中,他说的很多,每一句话都饱含着对我的殷切期望。

而我则主要是静静地聆听他的教诲,很少说话,内心却被他的话语深深触动,那些话语如同点点星光,照亮了我原本迷茫的未来之路。

大约谈了一个多小时,天边的最后一抹余晖也渐渐消失不见,夜色愈发深沉。

他站起身来,拍了拍我的肩膀,关切地问道:“今天不早了,你有地方住吗?今天就不要回去了,这大晚上的,路上不安全。你们见一次面不容易,约个地方,你们明天见面好好谈谈吧。”

我感激地看着他,连忙说道:“我在镇上有很多朋友,有以前宣传队的伙伴,还有几个老同学也在镇里工作,我可以去他们那儿借住。”

他点了点头,又问道:“那你觉得什么时间见面合适呢?”

我思索了片刻,说道:“明天早上八点吧。”

他却微微皱了皱眉头,认真地说:“八点太晚了,这大过年的,时间宝贵,六点半左右比较好,能多些时间相处。”

见面的地方也是他定的,他笑着说:“镇北面那个松树林环境比较幽静,在那里见面再好不过了,既安静又适合聊天。”

与郝苹父亲的交谈结束后,夜色已深,寒风凛冽地吹着,我在郝苹家附近的小巷里找到了坤叔。

昏黄的路灯在风中摇曳,将我们的影子拉得长长的。

坤叔见我走来,关切地迎上来询问情况,我简单跟他说了几句,随后我们一同朝着镇长朋友家的方向走去。

一路上,四周寂静无声,只有我们踩在石板路上的脚步声,在空荡荡的街巷里回响。

我让到了在通用机械厂当炊事员的老朋友古大耀,他热情地接待了我们,安排好住宿后便让我们早些休息。

我躺在简陋的木板床上,棉被带着一丝陈旧的气息,却无法温暖我此刻躁动的心。

窗外,月光透过斑驳的窗棂洒在屋内,我辗转反侧,难以入眠。脑海中不断浮现出郝苹父亲那和蔼的面容和温暖的话语,他的每一个举动、每一句话,都让我深深感受到他的善意与真诚。

我在心中暗自懊悔,觉得自己实在太没出息,长久以来,因为自尊心作祟,同时又深陷于自卑的泥沼,总是对与郝苹的感情畏首畏尾,白白错过了许多与她相处的宝贵机会。

要是我能早点鼓起勇气,像今晚这样与她父亲坦诚相见,或许我们的关系早已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我在自责中,不断地反思自己,久久无法平静。

第二天,天还未亮,我早早地起了床,窗外的天空还泛着鱼肚白,寒风依旧凛冽。我叫醒了坤叔,我们简单洗漱后,便一起在街上寻找早点摊。

清冷的街道上,寥寥无几的行人裹紧棉衣匆匆而过。

我们在街角找到了一个卖热乎包子的小摊,摊主热情地招呼着我们。

我和坤叔买了几个包子,匆匆吃完了这顿简单的早餐。

之后,我怀着既兴奋又紧张的心情,让坤叔先回去了,而我则迫不及待地朝着约定见面的那片松树林奔去。

冬日的清晨,大地仿佛还在沉睡,路边的枯草上挂着一层薄薄的霜,在微弱的晨光下闪烁着晶莹的光。

我一路小跑,心中满是即将与郝苹见面的激动。

远远地,我便看到那片松树林,在晨雾中若隐若现,宛如一幅淡雅的水墨画。

而在松树林的入口处,一个熟悉的身影静静地伫立着。那一瞬间,我的心跳陡然加快,脚步也不自觉地慢了下来。

没错,那正是郝苹。分别三年了,此刻终于再次相见。她穿着一件暗红色的棉袄,显得格外精神。她看上去成熟了许多,不再是当年那个天真幼稚的小姑娘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