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1次春宵

繁体版 简体版
1001次春宵 > 锦书来 > 第45章 浪滔天

第45章 浪滔天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暗中大肆采买铁矿,这是准备趁着河北一乱,就立刻动手响应么?”

“不急,”李吉甫取出那盏温热的酒替他满上,“魏博军士气正盛,河北暂时还乱不起来,吴少阳年事已高,其子吴元济倒是更值得注目,不过他父尚在,想来应不会轻易动作。现在啊,对我来说最重要的,是这个。”

桌案上,几本书册正随意摆放着,其中一本摊开的上头还有李吉甫刚刚涂改过的痕迹。

武元衡望着这几本书一笑,“《元和郡国图》,我在西川时就常听你提起,如今终于得见。”

“丘壤山川,攻守利害之本也,若能将天下寸土皆精研于纸上,何愁四海难定。”

这时,门外传来一道年轻俊逸的男子问安声,“阿耶,武相国!”

李吉甫随口应了招呼那人进来,来人这才开了门,进屋朝两位长辈行过礼。

那人行完礼后直起腰,方显出芝兰玉树般挺立的身量与气度。他相貌周正如霁风朗月,举手投足间从容自若,优雅又贵气,只望一眼,便知定是哪处钟鸣鼎食之家养出的谦谦君子。

“文饶,多年不见,”武元衡热情地招呼那人就近落座,俨然就是一个宽厚亲和的长辈,“在外游历这么久,如今在京中安定下来,可得好好陪在你父亲身边。”

被称作“文饶”的青年却收敛了笑容,板正身子向两人郑重其事道,“二老请恕晚辈任性妄为,晚辈前来,正是想同二位商量入职兰台一事。”

李德裕顿了顿,“我暂时还不想留在京城。”

“怎么?觉得秘书省清闲过头难以一展宏愿?”

武元衡有些意外,半开玩笑地询问他缘由,反观李吉甫却好像早就预料到一般,只笑着沉默不语。

“家父仍居相位,身为人子理当避嫌,秘书省的差事虽然清闲却终归要与家父共留京中,难免会多出一些麻烦,此其一;其二,晚辈自觉资历浅薄尚需历练,几番外出,甚感天地之大、民生之艰,若能在入朝之前走遍大唐寸土,也将助益无穷。”

他一番话说得武元衡一愣,当即抚掌赞叹不已。

“不妨这样,”李吉甫听完儿子的解释,方才慢条斯理建议道,“先留在秘书省一年,一年后,是去是留你自己定夺,为父决不干涉。”

李德裕望着父亲陷入了沉思。尽管从小就有主见惯了,但他也深知,自己的父亲,在许多事情上都是对的。

“好好考虑考虑,不过今日你武家阿叔既然在,那就陪我们两个老家伙喝一杯,其他的暂且先放一边。”

说罢便笑着端起酒壶递了过去,却被李德裕握住手一摁,“阿耶你肺疾一直不见好,还是少喝些吧。”

“哎哟,伯苍你瞧,孩子长大了,这就开始抓父亲的不是了哈哈哈……”

宅院中的笑谈声持续到日头西沉,待武元衡归家时,阵阵街鼓声已急促响起。他独坐在马车内,仔细回忆着白日里同李吉甫的谈话。

看样子首当其冲要解决的,不是河北,而是淮西了。只是除了这两个明面上的,不知还有多少只手正蠢蠢欲动?

淮西,中原腹地的一处富饶之乡,原本能成为大唐的绝佳胜景,却偏偏落入豺狼之手二十余年。那吴家兄弟仗着地利与城防肆意劫掠四方、聚敛钱财,多年下来已然成了淮西的土皇帝,就差给自己开宗立庙了。

可偏偏,二十多年里朝廷却始终奈何不得。每当想到这里,李纯便一阵心头火起,尤其在近些时日得知河北的境况暂时被田弘正稳住后,对淮西的执念就更甚了。

“十路兵马不够那就二十路,无论如何,这次一定要将淮西一举拿下!”

“人不是越多越好的,陛下,”裴度温言劝诫道,“密报称吴少阳已死,其子吴元济秘不发丧,已有图谋不轨之象,可越是这样的关头我们越要沉住气,突然大规模调兵遣将难免打草惊蛇。”

“那要待到何时?”

“先按李公所言,先调李光颜、乌重胤、令狐通、柳公绰赴陈州、汝州、寿州与安州统领四地兵马。”

“这样一来,便从北、东、南三路将淮西围困其间,”李纯冷静下来,回忆起李吉甫的部署,“那这西路交给谁?”

“严绶。”

裴度回答得有些不情不愿,似是心有异议。按照他的标准来看,李光颜、乌重胤、令狐通与柳公绰皆有实战的经验,担负统军重任算是名正言顺,可这个严绶却徒有口舌之利,连战场都没上过,所谓军功都是混的,如何能征讨淮西?

李吉甫给出的解释是,严绶曾与吴少阳有故,由他先行招讨,可使王师后续的行动师出有名。

“对了,李公他近来身体如何?可有好些了?”

李纯忽然想起李吉甫已告病许久,关切问了一句,却只见裴度神色黯然地摇了摇头。他心里一沉,随即换来侍宦。

“备马,朕亲自去探望。”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