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师……后悔收你。”
“师尊为何后悔?徒儿每日勤勉修行,不眠不休的战斗,只为能够山早日进阶,为自己、为师尊、为董家争光,师尊后悔收我……莫不成是我打战力孱弱,耽误师尊四方游历?”
“不,你没有耽误为师,是为师耽搁了你。”
“耽搁我?明宣不懂,还请师尊明示。”
明宣迅速下跪,乡郊的土路泥巴弄脏了他华贵衣裳,他全然不顾,双眼直直望向清虚。
“你年纪太轻,渴求进步是好事,但不应急于求成,罔顾他人性命,这也要怪为师教导有误,只知一昧地带你屠戮厮杀,如今你速速返回水虹泽,闭关静修,明心悟性,再跟着我走下去,定会步入歧途。 ”
清虚望着天,心中难得生出点愁绪:太和古剑乃上古神兵,煞气沛然莫御,这孩子再继续跟下去,迟早被欲望吞噬,酿成大祸,既入穷巷,合该立即回头。
“罔顾人命?”明宣将这个词语在脑中翻滚一遍,忽地明白了:“师尊认为我在瓦舍出剑杀邪祟时不收敛剑气,是急于求成、罔顾他人性命?”
在明宣看来,修士与凡人同属于人族,但却实实在在的两个种类,凡人能有百岁寿命属实是烧高香,修士则不同,再低阶的寿数也百年打底,高境修士更是寿比南山。
凡人看待牛羊猪马,就犹如修士看待凡人。
罔顾他人性命?凡人会在乎牛羊猪马的命吗?会在乎牲口死活吗?所以,修士为何要在乎凡人性命?
明宣心中这般想着,但见清虚微微皱着眉,硬生生把这些话咽进腹中。为自己辩解道:“人血与妖兽、魔物、邪祟各不相同,徒儿这般做也是为了快速找出魔物,倘若师尊怪我伤人,怪我折了那些凡人寿数,我立刻传讯回本家,让家奴送上最好金丹妙药。”
“徒儿已知错,还请师尊见谅,莫要将我赶走。”
明宣直挺挺地跪着,态度谦卑,言辞恳切。
轰隆一声,雷云奔腾,春末的雨水骤然落下。
师徒两人都未运气撑起结界避雨,明宣在漫天交织的雨幕中,不停叩首,可得到只有清虚愈行愈远的背影。
和留下的一句:“小子,好好修行,待到合适时机,我自会将太和古剑传给你。”
此后的三十来年,清虚游历过山山水水,回到圣府关起山门当‘老农’,水虹泽每年都会给他传无数封信帖:某某山头新培育一种九瓣火心莲,想要研成粉末,为他泡茶;某某驯兽师抓住了蓝羽鹏鸟,想献给他当坐骑;某某绣娘,为他缝制精巧法衣,恳请觐见给尊者。
清虚心道,我只爱喝泉水,骑青牛,穿抹布衣裳。
于是,昂贵的瓷青纸大多被草草略过,只取一封带有特殊标记的信件来读。
这封信件会将明宣的近况概述给他。
明宣依旧日日修行,但又不只是修行:
明宣杀掉深海蛟兽,救下三十艘渔船,几百条人命......
明宣雪山采药,只为水虹泽周遭百姓免受疫病折磨.....
明宣捐赠两三担灵石,开设百家医馆,为贫苦人家诊病...
明宣声明大噪,好口碑人人传颂。
很多很多的信叠成小山,明宣在水虹泽诸多弟子和周遭百姓眼里也成了山。
这个孩子好像真的变了,真的走上了最‘正’的路。
清虚如是想到。
在又一次黄梅雨时节,他终于提笔回复了。
讯息内容简单,言简意赅地告诉明宣,自己要带着太和古剑去找他。
“怎地会变成这样呢?”
幽深的殿宇中,清虚低声质问着天地。
太和古剑确实如愿出现明宣眼前了,可惜对着他的不是剑柄,而是剑刃。
“变成哪样?”明宣冷笑道:“师尊是想问我为何会生出心魔,为何会道心破碎吗?”
不待清虚开口,明宣继续道:“师尊乃是堂堂渡劫半仙,难道感应不到吗?”
“因为我杀了人啊,我杀了好多好多的人啊。”
“他们都是小城镇的蝼蚁,哦,不,是小城镇的百姓。”
“人可比妖魔好杀多了,我只用一晚上就将他们都杀光了。”
“尸山血海,血流如注,别提有多惨了。”
“当年我只是伤了一间小瓦舍的舞娘伶人,师尊您都要将我放弃,硬生生丢下,如今我杀了那么多人,您是不是要取我的性命啊!!!”
“是不是要杀我啊!清虚尊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