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1次春宵

繁体版 简体版
1001次春宵 > 何处飞来双白鹭 > 第80章 放河灯疾言责僭越

第80章 放河灯疾言责僭越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自此秦王府与韩国公府非但冰释前嫌,还频频往来,成就一段佳话,而黄氏也在昭懿皇太后的耳提面命之下,将对亡夫的悼念转化为教养子女的动力,悉心教导一双儿女,努力改掉宏哥儿与宝庆身上怯懦拘谨的习气。

又过了几日,转眼到了十五,正是中元节。七月十五在佛教是盂兰盆节,之于道教,因着《易经》有云,“反复其道,七日来复,天行也。”七是阳数、天数,天地之间的阳气绝灭之后,经过七天可以复生,这是天地运行之道,阴阳消长循环之理,故而也是一个特殊的日子。无论佛道,都绕不开这一天,余氏便依照宁国公府往年的惯例,开宗祠祭祖,于东府的镜心池及西府的邺水放河灯,以求寄托哀思、消灾积福。

祭祖场面庄重,礼节繁复,娉姐儿等人虽不是头一回,却也依旧好生头疼,等晚间祭祀完毕,已是疲累不堪,连好哥儿约她们一道放河灯都敬谢不敏。婷姐儿便提议道:“姐姐既不耐烦亲自放,不若在邺水边走走,看看旁人放的河灯。我听说笃志家里原是做灯的,这小厮做得一手好河灯,尤以莲花灯做得最好,此番错过了,若要再看,就要等到上元节了。”

笃志是姚氏为好哥儿选的小厮,还是前些时日好哥儿入学时兴起的新鲜戏文,说是哥儿大了,既是要入学,哪里能只让丫鬟服侍,也得有几个小厮帮着背书磨墨,故而精心挑选了四个机灵能干的半大孩子,比着圣贤书上的训诫,替他们取名为博学、笃志、切问、近思。只是好哥儿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罢学之后,这四个小厮的名字也成了一篇笑话。

娉姐儿听见“笃志”的名字,便回想起与姚氏闹的那一场无名官司,很是没劲,但回忆起祖母的一片拳拳心意,又打叠起精神,笑着冲婷姐儿点头。姊妹二人便挽了手绕着邺水慢慢地踱步。

邺水边上好不热闹,非但姚氏与殷萓沅都在陪着好哥儿放河灯,许多丫鬟仆妇也在边上凑趣,娉姐儿此时只图清净,便有意避开了上游顺风处,只往僻静少人的地方去,横竖河灯逐水而流,在哪里都能瞧见。

不知不觉行至流丹阁边上,婷姐儿眼尖,指了远处黑黢黢的几道影子:“那儿好似有人,真是奇哉,怎的不往物华堂、天宝堂那边热闹处去,偏生待在此处?”

娉姐儿循着婷姐儿所指的方向看去,努力辨认着对方的身形,奈何夜色朦胧,难以辨认,不由蹙眉道:“如何恁般黑,夜间添灯油的人莫非偷懒看河灯去了?”婷姐儿闻言,笑着解释道:“这却怪不得看园子的顾妈妈她们。姐姐忘了,前些时候娘盘点支出,觉得家里灯油上太靡费了些,故而削减了些,园子里除了住着人的几处,夜间的蜡烛蠲了一半,故而黑黢黢的,姐姐若想亮些,我叫丫鬟再点一盏琉璃灯来。”

娉姐儿随口答应了一声,又走了几步,听见婷姐儿道:“那边的好似是万姨娘带着娟姐儿,我瞧见万姨娘的发髻轮廓了。”万姨娘给殷府添了丁,名字也能跟着上族谱,今日祭祖的时候,她也在场,故而婷姐儿记得。娉姐儿闻言,本能地蹙眉,幸而今夜无月,栖云手中的琉璃灯光晕也朦胧,没有立时让婷姐儿瞧出她的不悦。

回想起自己还需要扮演一个悌爱幼妹的人设,娉姐儿强自忍住了调头离开的冲动,平声道:“既然路过,便去打个招呼罢。”

万姨娘也算谨小慎微,知道太太不待见她,寻常也不过去惹眼,故而今日放河灯,她并不往热闹处去凑,只带了女儿,在自家所住的流丹阁边上放了河灯便罢。原本不放河灯亦可,早早关门闭户歇了还更安逸些,偏生万姨娘幼时有一同胞妹妹,养到三岁上没养住,一病去了。恰逢中元节,万姨娘心中有所感,便也吩咐人做了河灯,想要借着水流祭一祭这可怜的妹妹。

夜间风大,万姨娘给娟姐儿裹了个斗篷,吩咐自己的侍女清风好生看护着,自己双手捧着河灯,亲自走到临水处,小心翼翼地放下。

清风在看护娟姐儿,至于凉风,则是在看护万姨娘。因为万姨娘觉得亲手放的河灯才有诚意,有机会被送到思念之人的手里,执意要亲自放河灯,故而凉风只能站在她身边全神贯注地盯着护着,防止她失足掉进河里。

娟姐儿如今年纪尚小,也没有开院独居,故而姚氏并未按照府上姑娘的配置配齐一等到四等的丫鬟。但万姨娘身为妾室该有的服侍人却是一个不少,再加上娟姐儿的养娘和乳母,也尽够使了。论理此番万姨娘带着娟姐儿放河灯,很该有三五个仆妇簇拥着,可此处却只有清风与凉风两个。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