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1次春宵

繁体版 简体版
1001次春宵 > 春江花夜月 > 第72章 第 72 章

第72章 第 72 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江初照接过屯田令刘玠递过来的绳子,沿着田埂走了一圈后,把打结作为记号的绳子递给一旁负责记录的录事。

小吏量过绳后报数,“长五丈七尺,宽四丈三尺;合计四百七十三亩。”

录事一边笔记,一边报:“拐山下第三块农田,长五丈七尺,宽四丈三尺;合计四百七十三亩。”

在长宽交界处打下木桩,打结后自木桩处出发,一人沿着长边走,一人沿着短边走,至末端处打结。交由小吏量好尺寸,报给录事。

“明日应该可以将拐山下的田全部量完。”江初照把打完结的绳子递过去,刘玠接过,递给小吏,又拿过一根新绳递过去,“公主和中郎到了青州,我们的主心骨便到了。这种事情,何须您躬亲,交给属下便好。”

江初照看了一眼他脸上的疤痕。官吏是朝廷的体面,尚书台选拔之时,五官也会考量进去。“青州民风剽悍,从前我只有耳闻,也是今年仲夏来青州之后,才知风闻并不夸张。”她钉下木桩,“我若作壁上观,怕是他们又要故技重施了。”

他脸上的疤应该是仲夏蝗灾之际,被栽赃的“官逼民反”那件案中斗殴留下的。

正说话间,被冻得清脆的铃铛声由远及近,江初照抬头,那边有人骑着她的驴匆匆过来。

她把手上的绳打结,递给刘玠。见她有事,刘玠接过绳便招呼着胥吏,去下一块田。

江初照拍了拍手,从纵横的阡陌中绕出来,到了旁边的大道上。她轻轻跺掉靴面的碎雪,接过来人递过来的帛书。

“先生,是尚书台那边的信。”渚月面带风雪,语气有一丝的匆忙。应该是去衙署发现人没在才赶过来的。

照例说,贺循与她传信是不会以尚书台的名义的,若是尚书台下发的公文,也不会写在帛上。

她拆开囊,拿出里面的帛书,落的是韦娴儿的大名。

如她所料。语气十分平静:“回衙门吧。”

江初照穿着私服,径直走向空着的主位,“诸位先下去吧。”她看了一眼华章,“治中先留下。”

等抱着案牍的其他官吏退下,华章站在堂中,拱手道:“中郎?”

她这个人向来公私分明,穿着私服进衙署,这还是头一次。

她自带三分和煦,因此表情看不出什么情绪。华章看着她从囊中把帛书拿出来,他上前接过,落款的韦娴儿的大名。

自知有错。华章扶了下摆跪下,拱手道:“中郎,属下知错。”穿着私服,把其他人支开,已经留给他莫大的体面了。

她这才把华章上计的名册打开,舔墨勾了几个名字,添了几个后递过去。“治中公允没有私心,我才能没有私心。”

华章汗颜。上前接过竹简,“属下谨记。”

她才去换了官服。

跪坐堂上主位,像才想起什么,看向华章:“临淄邱若阳,孝奉父母,贤名在野,官府几次征辟不就。闻其母丧内服已过,欲辟为青州府僚,治中怎么看?”

华章拱手:“中郎既欲辟为府僚,若官职低微,则无诚意。如今衙署之中,长史空缺,不若辟其为长史。”

江初照:“如此,便在你之上。”

“能者上位,是新政之要。属下在何职位,都是为公主、为中郎、为百姓效力。不忘初心,忠心侍主,才能走得长远。”

好一个忠心侍主。江初照嘴角勾了勾,“希望为官者都能像治中这样不忘初心,一心为百姓做实事。这件事你去办吧。”三分为主,四分为己,两分为下属,两分为民。即便是这样,也没有多少为官者能做到。

韦娴儿解了披风放在衣珩上,脱履。拎了下摆边走边道:“陛下让苏沐夺了我在豫州的兵权。他在疑我?”

上官静将把茶放在案上后,拿过她摘下的进贤冠,“新政寒门士族所向,又手握几州兵权,郡主是想成为第二个谁呢?”她声音很轻柔,说的话却让人不寒而栗。

韦娴儿碰到茶杯的手收回来,“有一个霍通不够,还要一个苏沐。”

上官静递热帕子过来,韦娴儿接过,边擦手边思索:“用我收韦氏的兵权,又不放心,想把兵权给苏沐。”她轻哼一声,“给了苏沐之后呢?又信得过她吗?”

她起身无视上官静伸过来接帕子的手,“搭了这样一条好船,却偏偏要做一个背信弃义的人。”江初照扶植司马信,韦娴儿扶植司马泰,虽是和苏沐同一个阵营,却对她这样出尔反尔的行径不耻。

她把帕子扔进铜盆,水珠溅起来。略带了怒意:“要你来做这种事,府里的下人是都死了吗?”

上官瑜亲手授她诗书礼乐,那双手可不是用来做这些事情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