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1次春宵

繁体版 简体版
1001次春宵 > 春江花夜月 > 第42章 第 42 章

第42章 第 42 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司马信抬眼看他一眼,又垂头看简册。

其间无一人说话。代表司马信的江初照也恬淡地闭目养神。这叛民如何镇压,哪来的粮食换给百姓,斩了吴林,没个后话。众人心焦地等了一个时辰,司马信连去年的税收记档一半都没看完。

见终于把众人的心吊了起来,司马信才将手中看完的简册一卷,系上。“自去年吴林上任以来,青州粮仓中的余粮,经两年税收充实,减去两年的用度,现在粮仓该剩多少粮,我会找人一一核算。”

众人又是面面相觑,思考着对策。

而后又见司马信骨节分明的二指曲起,如玉在案上轻敲两下。江初照像展开一幅陈年画卷那般,轻轻抬起眼帘,不紧不慢地从怀中拿出一卷简册。卢长福将简册从江初照手中拿过,递到司马信案上。

众人不解,这一唱一和的,是要卖什么关子。

司马信举起简册,宽袖落下,露出麈尾的一截玉柄来。她露出和善的目光,可堂下在座的总觉得她笑里藏刀。

便听她言:“诸位,我至临淄官衙前,有人拼死拦在我的马前,说有可以救青州百姓的东西要献给我。我心里想,现在能救青州百姓的,无非就只有灭除蝗虫,和救济的粮食。此人衣衫褴褛,就拿着一根路边捡来的树枝当拐杖,莫不是在诓我。”

“他说青州贪官墨吏横行,百姓苦不堪言,这次蝗灾,总是将朝廷的救星盼来了。我心里想,青州诸位大人慈爱百姓,一心为公,忠于朝廷,素有清名。况且,若是没有印信,恐怕诸位大人都不认得我是朝廷的钦差,他一个乡民,怎认得我。必是有人诬告。”

“直至今日,我到了临淄城门,竟有吴林这种卑鄙无耻的小人,当着我的面,辱骂我的君父无德。我才知,”她将简册扔下堂,众人伸长脖子,一看赫然写着自己的名字。后面的写着一串数字,烈阳高照,好不容易盼来的一阵风将外面的热浪吹进来,热得汗流浃背的众人,此时却后脊发凉,如坠冰窟。

还未看清具体数额,就被江初照眼疾手快地捡了起来。堂上司马信拔高声调,怒道:“好一个青州府!”

脸色发青的众人纷纷起身,至堂中跪下,叩首不言。堂中陷入一片沉寂。时不时有人抬起头来看路运。

汲淳壮着胆子,抬首拱手,语气一阵后怕道:“殿下,青州府的清名名扬四海,诸位同僚爱惜羽毛。仅凭一个来路不明的人,献上一卷真假不明的名册,怎可断定整个青州府的官吏都贪墨,还是先查明,再定罪也不迟。”

司马信敛了神色,“有零有整,我据几月的支出大致估算,正是尔等贪墨的数字。”她拿起放在案旁的长剑,起身,绕过案桌站在堂上,霜白的剑刃抽出来,映着似玉雕花的容颜。

“你们其中,或许有人听过我在洛阳办案的名声;今日若我是巡察的御史,今日堂中的一干人等,无论何人,我都敢摘了进贤冠,下狱候审。你们,”凛冽的寒光扫过,“别像吴林那样估量着在洛阳的朝廷里还有靠山,也不掂量掂量,你的后台是谁,我的后台又是谁?不知天高地厚的一群东西。”

她将锋利的刃收回剑鞘,收了收杀意,语气里只保留了严肃:“可今日我来青州要办的事情,一是镇压叛民,二是灭蝗;你们有没有罪,如何量刑,该斩首还是流放,这是御史台和大理寺该管的事情。”

她拿剑迈下台阶,立在堂中。“一,我要兵;二,我要粮。既然诸位大人素有爱民的名声,不会不愿意给我青州兵权,也不愿意自愿捐献粮食吧。”

以自愿捐献的形式,将贪墨的粮食吐出来。这是江初照献的计。

青州官场贪墨粮食,让官府粮仓无粮可换给百姓;官员急功近利,将受蝗灾较轻的百姓从田地里强征去捕蝗虫;加上之前的积怨,民众忍无可忍,最终起义。

让他们自己吐出来平帐,只要能够平稳地度过这次蝗灾,之前贪墨的事,她过往不究。毕竟把柄捏在她手中,回洛阳后,是否让御史台和大理寺来查青州府贪墨的事情,全看他们自己的表现。

即便是这些人不配合,事情办砸了,司马信顶多落个办差不利,他们这些人激起民变,可是要牵连满门的。照陛下对她的宠爱,若是争到了“戴罪立功”的机会;旧账新仇一起算,保不齐还会给他们加一些什么罪名。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