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1次春宵

繁体版 简体版
1001次春宵 > 女皇尚武 > 第58章 曲阑深处重相见2

第58章 曲阑深处重相见2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陈硕臻略一思索,又说道:“应是天仙狂醉,乱把白云揉碎。”

喻建又问:“非常不错,还有吗?”

陈硕臻想了想,犹豫了一下,接着说道:“临轩玉树挂琼花,檐下簌簌落白沙。”

这两句一出口,同学们都面面相觑,表示从来没有读到过,大家交头接耳教室里顿时一阵骚动,杨鹤童也疑惑地抬头看了看她,怀疑是不是她临时所作。

喻建明显愣了愣,他知道大家都没读过,因为他自己也没读过,只是陈珍儿同学说出来的时候他没来由地觉得这两句诗很熟悉,也很亲切。

喻建笑了笑对大伙儿说:“大家安静一下,古代文学作品浩瀚如烟不计其数,没有看到过也是很正常的事。”然后又问陈硕臻,“陈珍儿同学,你能告诉大家这句诗的出处吗?”

陈硕臻想了想说:“我……是在一本野史上看到的。”

喻建点点头说:“同学们啊,咱们扩充阅读量是好事,但是考试呢,阅卷老师只会认可历史上常见的文学大佬的作品,所以大家还是尽量填写常见的。”

他又对陈硕臻说:“请坐下。”

陈硕臻坐下后,喻建又问:“其他同学还有补充的吗?”

何浅举起手,喻建指了指她,说:“好,这位同学,你来补充。”

何浅站起来,得意地说:“别有根芽,不是人间富贵花。”说完还不屑地回头看了看陈硕臻。

陈硕臻有些茫然,何浅说出的这句诗,她闻所未闻。

喻建说:“好,请坐下。”等何浅坐下之后,喻建接着说,“这是纳兰性德的《采桑子·塞上咏雪花》,还有同学要补充的吗?”

教室里一时间寂静下来,毕竟,常见的也就那么几首,自己背得上来的,刚刚已经被陈珍儿和何浅背过了。

何浅觉得自己压轴了,频频回头不屑地看向陈硕臻,杨鹤童小声嘀咕了一句:“小人得志。”嘀咕完了,挑衅地看向何浅,同时举起了手。

喻建看到又有同学举手了,高兴地点名:“杨鹤童,你来说。”

杨鹤童站起来,说:“天仙碧玉琼瑶,点点扬花,片片鹅毛。”

“落尽琼花天不惜,封它梅蕊玉无香。”说完不屑地看着何浅的后脑勺,等着她回头。

果然,何浅回头了,杨鹤童朝她得意地扬了扬下巴。

何浅一时间也想不出来了,只能恶狠狠地瞪了杨鹤童一眼,又将头转回去了。

杨鹤童见何浅败下阵来,他也不管喻老师叫没叫他坐,他自顾自地坐下来了,他白了一眼何浅的后脑勺,嘴里不屑地嘀咕了一句:“手下败将。”

喻建很开心,说:“好好好,非常好。看来我们班同学对于这种题都掌握得不错,这跟大家平时的积累也离不开关系,过几天就期末考试了,相信大家一定能考出好成绩。”

下课以后,陈硕臻目送喻老师走出教室,她犹豫了一会儿,终于忍不住追了出去。

来到文学系教研室,喻老师把手机掏出来正准备打电话,陈硕臻敲了敲门,喻建回头看向门口的陈硕臻。

“哦,陈珍儿啊?你来得正好,我正准备给学习委员打电话呢,还没找到薛峰的号码你就来了,你来也一样。”说着将桌上一摞试卷拿起来捧在手上,“来来来,你帮我把这一摞模拟试卷拿到班里去,发给大家。”

陈硕臻走过去,她接过喻建手里的试卷,搭在臂弯里,然后抬起头看着喻建说:“喻老师……”

喻建忙着整理着自己的书桌,听见陈硕臻叫他,他抬头看着她认真的脸,“哦,对,你来找我有什么事吗?”然后又和蔼地笑了笑,将自己的椅子拉过来坐下,“不好意思,快期末考试了,事儿太多,都忙糊涂了。你说吧。”

陈硕臻觉得打扰喻老师心里有些过意不去,但她还是忍不住问道:“刚刚我在课堂上背的那两句诗,喻老师你有没有印象?”

喻建微笑着说:“呃,我并未读到过,但是你说出来的时候我觉得这两句诗很亲切。”

陈硕臻脱口而出:“因为这是你写的。”

喻建疑心自己听错了,“啊?!”

陈硕臻突然意识到自己的冲动,她怕吓到喻建,赶紧纠正说:“我我,我的意思是,这是我的老师所作。”

喻建又疑惑了,“你在课堂上不是说,是在野史上看到的吗?”

陈硕臻大脑飞速运转,赶紧继续圆下去:“对,书籍便是我的另一位老师嘛。”

喻建笑了,“呵呵呵!你说得也对,还有别的事吗?”

陈硕臻摇了摇头。

喻建说:“你为了这两句诗还专门跑来问我知不知道啊?”

陈硕臻不知该怎么回答。

喻建笑着说:“这也足见你平时的阅读积累挺丰富的,这很好。没事儿,以后想问我就来问啊。快上课了,你去吧。答题记得写常见的就行了。”

陈硕臻点点头,喻建冲她抱歉地笑笑,又低头开始忙碌了。

她走到教研室门口又回头看了看喻建。

郁太师,是你吗?

回教室后,陈硕臻默默地将模拟试卷分发下去,回到了自己的座位上。

杨鹤童见她有点闷闷不乐,担心地问:“老大,你是不是因为刚刚课堂上何浅说出的那句诗你没说出来而不开心啊?”

陈硕臻问杨鹤童,“纳兰性德何许人也?”

杨鹤童回答她:“清朝的词人,距今才三百多年,你不知道也正常。我背的那两句,分别出自元朝的薛昂夫和宋朝的杨万里,都是你的晚辈。”

陈硕臻忍不住感叹:“江东子弟多才俊啊。”

杨鹤童见她有些失落,又安慰说,“没有人能把古今中外所有诗词背得完,你能说出来那么多,已经很不错了。”

陈硕臻点点头说:“言之有理,学海无涯嘛。”

杨鹤童问:“话说,你刚刚背的最后两句诗是出自哪位名家?”

陈硕臻笑着说:“是我的老师。”

杨鹤童问:“我还以为是你自己即兴发挥呢,你的老师?那就是太傅了?”

陈硕臻说:“对,后来被我封为太师了,他姓郁,郁郁寡欢的郁。”说完神情也变得有些忧郁起来。

杨鹤童说:“应该是郁郁葱葱的郁。”

陈硕臻听了,释怀地点点头说:“也对。”然后又看着杨鹤童,真诚地说,“谢谢你。”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