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1次春宵

繁体版 简体版
1001次春宵 > 彼时黄沙 > 第118章 黎庶万相

第118章 黎庶万相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那里,僧侣化为小小黑影,消失在里坊拐角处,渗出的血迹逐渐与雪水融为泥泞,乍看犹如在青石砖路上留下了一个个黢黑的窟窿,空洞、寂廖、千疮百孔,如同即将到来的真相,令人悸然。

这大概就是一个帝王不得不面对的吧,即使他已经历过那些腥风血雨,但权力的暗流变幻不息,他仍被裹挟其中。

而她,竟不经意间成了破局的关键。

……

建德三年,春寒料峭。

年后又下了一场大雪,将整座秦岭山脉装点为冷峻的长龙,酣卧在似波涛般翻滚不休的云雾之中。都说瑞雪兆丰年,建德二年那令人头疼的旱灾总算过去了,长安城也多了些张灯结彩的喜色,纵然不比齐国繁华,但老百姓足以温饱,调度的粮食也都已补足空缺,这终于使宇文邕松了口气。在亲自进行完耕田之礼后,婉颜二话不说把他拽去了云阳宫养病。

“你上次让六府举荐贤良清正的人,我看他们呈上的名单还不错……哎呀,这里有来自原州的奏折,我看看啊……哇,这边陲重镇被治理得挺好,商人络绎不绝啊,又有一批波斯人想来做金银器生意。这一份是宇文宪汇报的练兵情况,嗯,留给你亲自看吧。”

婉颜坐在桌案前一边聚精会神读着奏折文书,一边对它们进行批注分类,时不时念叨几句,不忘侧头瞧瞧床榻上的宇文邕。

搬来云阳宫后,宇文邕索性将批奏折的权力交给了她,除了她拿不准的及重大事项需给他过目,剩下皆凭她自己裁决。婉颜本来就精于梳理,此事对她不在话下。她根据内容将奏折分为农事、兵事、商贸等类别摆放,总结了每一份的要旨,哪怕是地方官员日常问候宇文邕,她也会简要记下,不让他错过君臣情感的维系。

“好,五弟在兵法上颇有心得,料想他此次练兵应是收获不少。”宇文邕将苦药一饮而尽,又温柔注视她,“对了,前不久他给朕拟的几篇兵书要略,你若想读,也可一读,他总结得很好。”

“那正好,我得空了学习学习……啊,绛州城!你快看这个,这个是新的绛州城太守写的上书!”

婉颜忽然激动得有些语无伦次,站起身朝床榻走去。宇文邕见状不禁失笑,牵她在床沿坐下,揽住她的肩膀,与她一起读着那份奏折。

上面说,灭佛诏令颁布后,绛州城百姓自发地凿毁了当年宇文护修建的那座石窟,将石料用于修补城墙或街道,唯独中央由宇文邕亲自设计的那一整块浮雕,他们丝毫未动,将它留存了下来。

而为首的百姓,正是当年被掳去石窟后又侥幸逃走的那几个工匠。

宇文邕读罢微微抿唇,神情肃然:“若缺石料,就算都凿了去,朕也不会怪罪他们,何必多此一举……”

话语间乍听有些许数落,但婉颜分明见他低垂眼帘,浓密睫羽遮不住其中闪烁的晶莹。她用手摩挲奏折上那墨色字迹,又覆上宇文邕的手背,心中涌现一股难言的莫大感动。

在现代学术界,虽然绛州城石窟浮雕为何能留存尚有许多争议,但学者们多认为石窟在北周武帝灭佛期间被毁,这一举动在符合灭佛政策的同时,还暗藏武帝诛杀权臣后重新整顿权力的政治象征意图,因此应与武帝本人意志有关。

就连她刚穿越过来时,也是率先询问宇文邕会在何种动机下会毁掉一座石窟。

而事实却是,石窟被毁和浮雕留存皆发自百姓内心,而这又与他们共同经历的那场绛州城变乱息息相关。

很显然,这份写在纸上的奏折最终会湮灭为齑粉,但石窟的凿痕却无声记录下了这段故事。石头毫无疑问是有记忆的,她不仅有幸触摸了这段记忆,更是记忆的创造者之一。

她突然轻轻笑了起来,那笑容意味难辨,厚重万分,却又轻盈无比——轻到可以乘风飞越积雪的终南山、奔腾的黄河,也可以飞越漫长的时光,见证无数心与心的相交。

……

“皇上,夫人!”

一声惊呼由远而近,打破了殿内静谧。婉颜抬头望去,只见瑶娘急急走进殿内,眼角泛红,面色悲戚。

“怎么了?”婉颜见她神色不对,心中不由一紧,“别急,你慢慢说。”

“太后、太后她突然病重了!”

瑶娘扑通一声跪倒在地,声音带着哭腔,无比沉痛:

“太后派人来话,请皇上和夫人……去见她最后一面。”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