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话她不能同小辈讲,也不能同阿兄冯熙讲,只能把阿姊请进宫来得意一番。
自从幼时阿父冯朗落罪,阿兄冯熙随乳母魏夫人逃走。(注1)
她两具没入宫禁为没奚官时,同受姑母冯左昭仪庇佑,也有共患难的情分。
冯太后的阿姊嫁了鲜卑八大贵族之家穆氏的穆真,穆真原已有公主妻,但因太后下旨的缘故,便与公主妻和离,另娶太后姊。(注2)
阿妹得意,阿姊自然也不落下风。
两人埋在寝室内说小话,间或有笑声传出。
旧贵本来多半都是太后的人,于是此番拉拢显然叫拓跋宏忽视了。
即便是韶华告知,他也难免沉浸在自己的志得意满里,忽略其中关键的细节。
钧田制的推行,完全是他一个人的杰作。
对雏鹰来说,首次展翅高飞是可喜可贺的。
他沉溺于如此势如破竹的强势推动,即便起些波澜,也都在意料之内,甚至可以被视作是佐餐的辅料。
他既要做雄凤,韶华自然闻弦而知其雅意,愿做雌凰。
二鸟上下翻腾好不热闹,急行时有悠长的凰鸣,一断一续,激烈时则有凤鸣一叹一咏。
太后的眼睛遍布宫中,随着几次皇帝有意为之的出宫人以配民间无婚者,太后的眼睛没了一半。
拿不准是有意还是无意,太后还是愿意相信这是皇帝一人所为,与韶华没什么关系。毕竟她看起来,仍像个孩子。
强量大抵都用在专房之宠上,缠的君王分身无暇。
太后看血亲有天然之爱,竟也没有觉得不妥。
太后要出手,自然需要耳目。旧的耳目既已除,新的耳目需填补。
韶华既对此不热切,她便决议启用后备选择。
她的后备选择有些前后矛盾,但实际上合乎情理。
原昭阳殿中宫人都叫拓跋宏筛过一遍,新换过的这批宫人都是昭阳殿掌令阿吉亲自选的。
这一日阿吉为韶华亲奉朝食,韶华很快便知:是太后派了常氏女来。
韶华还牢记关于后宫佳丽的故事,又去近瞧了表姊妹们的容貌。最多也只算清丽,她的心放下一半。
剩下的一半,她去跟拓跋宏说。
太后这是把韶华架上了。若用常氏女,则自己不开心。若不用,太后不开心。
拓跋宏打算将计就计,对她说:“当用则用。”
常氏女被阿吉安排在不轻不重的位置上,使他们很偶尔的可以听到两人的夫妻夜话,但又不至于在昭阳殿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皇帝就寝素不避众人,只因韶华不喜,便只让宫人侍奉于外,备好热水绢帕等物。
常氏女不认为为贵人娘子布帐侍寝是如何辛苦的差事,她们甚至还因此可以接触君王。
她们虽依附于太后,但更大的心愿无非是效仿太后当年,飞上枝头,彻底摆脱奴籍的身份。
所以她们的心情是无比矛盾的。
一来因受太后恩惠,就要完成太后交代的事。而此事必有压制陛下之嫌,她们并非太后侄女,可没有冯氏女一样的优待。
二来,韶华对她们虽不苛待,但也没有额外的引荐 。然,至尊金尊玉贵,又兼白面俊朗,难免叫人心生雌竞之意。
韶华在长久的等待中,终于等来了常氏女的第一次行动,紧接着是第二次,第三次。
她们将夫妻夜话的细枝末节禀知太后,还添油加醋了一番。
拓跋宏素来信重跟在身边的杨椿,即便在疑心最重时也不肯裁撤他。
当然不仅仅是为了把表面文章做好,更重要的是,杨椿真是一个很不错的侍臣。
说起来,韶华同杨氏兄弟也算亲戚。
杨氏兄弟母乐浪王氏是冯熙和太后母的妹妹,同时亦是冯熙和太后父的表妹。
错综的联姻关系,让血缘更加紧密。
于是杨椿自少时起,便同兄弟分侍于皇帝和太后身边。
早年太后专权,对皇帝多有严苛,于时口敕,责诸内官,十日仰密得一事,不列便大瞋嫌。诸人多有依敕密列者,亦有太后、皇帝中间传言构间者。(注3)
但杨椿杨津杨播兄弟三人却始终不以为伍,及二圣间言语,终不敢辄尔传通。
就连杨津本是她大兄冯诞密友,长大后因入职宫廷,不可肆意通同,也同冯诞疏远了。
因为有这前因,对于她们的添油加醋,韶华也未放过细枝末节。
就此,知道她们的又羡又妒。
这总不能是为太后,只能是为了陛下。在下意识的间构她罢了。
她当时未曾放在心上,只想着她们果然上钩了,此法大为有效。
殊不知,疑窦只要埋下。
久而久之,即便有血缘关系在,也终有分崩离析的一日。
均田制其实暗藏了一个大麻烦,便是户籍管理问题。
大魏早期多民族融合,仍沿袭宗主督护制。
有宗主督护制在,无法确认户籍数量,就无法计口授田实施钧田。
所以钧田本来是个雷声大雨点小的工程,太后对他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就是因为知道关键节点在何处。
直到这时太后才示意众人发难。
方法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需要有经验和经历。
拓跋宏这才感慨自己的微服巡幸还是有诸多不全面之处,当以此自勉之。
自勉是日后的事,发难却是眼下的难题。
问题解决不了,之前浩浩荡荡的改制便会成为笑话。
连带之前由皇帝实际主导的班禄,也会面临动荡的风险。
最严重的是,有人会觉得他们的王是不能带领他们过好日子的,二圣间的天平便会立刻倒向太后一边。
拓跋宏数年沉淀积攒,一朝势起,岂能看它化为乌有?
拓跋宏身边自有和平派,劝他向太后低头,“虽是祖孙之名,实则母子之情。至尊毕竟是太后一手扶养长大的,只要陛下略略低头,太后岂有坐视不管之礼。”
拓跋宏脸上未显,心中自有腹诽:“这母子之情难道是指杀我母氏全族,使我少不知母?便不提还有疑似杀我父的嫌疑,那不也是她一手扶养长大的?”
两两僵持不下,宫中气氛都难免紧张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