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1次春宵

繁体版 简体版
1001次春宵 > 深宫录 > 第3章 宫事

第3章 宫事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楚熙把拉糕依次分了过去。当拉糕送到妍伊面前时,妍伊脸上的不高兴显而易见,看楚熙的目光里很有几分怨念。楚熙并不多说,直接把枣泥拉糕塞到她手里,然后回到自己的铺位前,把拉糕塞进嘴里,一口一口慢慢吃。枣泥的甜味仿佛甜到了她的心里,一如多年前娘用攒了许久的杂米,好不容易换来一些糯米和枣子,用从邻居大娘那儿学来的手艺给她做的那样。那曾经是她和娘最快乐的时光。她是快乐吃到甜甜的糕点,娘是高兴她辛苦做成的拉糕让女儿吃的如此开心。娘越高兴,她就吃得越欢;她吃的越欢,娘就越是快乐。从那以后她就喜欢上了糕点,喜欢上了甜,一边吃着,一边想起娘的笑。

而如今,再回味到宫外的味道,想起娘,却是因为另一个与她相交不深,却执着于想要让她开心的小女孩。她或许不知道这对她意味着什么,却为了一次她不忍的相助费心为她辗转寻来了这些。

她怎么会看不出妍伊是真的把她当朋友。裴尚宫对她给予厚望,时常给她加点小课,让她多多用功。她幼年入宫,接受宫廷教育,按照惯例,她极有可能因此在将来被派到大殿上服侍。只不过眼下是因为她在膳食上有天分,尚宫们惜才,就让她先在膳房学着点。每次她因为加课晚些回来,妍伊都会和紫淑一起给她留门等她回来。她知道妍伊常常是等她安然回来后才放心入睡。她夜视好,也听得出人在睡眠时的呼吸与醒时的不同。紫淑贪睡些,时常不一会儿就睡着了,撑不到她回来。她却是能注意到妍伊那边支楞着耳朵睁着眼睛偷偷的关注她。有几次,她还远远看见妍伊不睡觉坐在宿舍前的台阶上翘首以盼,远远地看到她走进后,就悄悄地溜回屋里。知道她喜欢书,喜欢研究膳食,她也总是想法子帮她搜罗相关书籍。为了能够帮助她突破在膳食方面的造诣,她很努力地识字,利用各种空余时间在地上用树枝写写画画,很用心地记住宫规礼仪,学得格外认真。不得不承认这丫头也是真聪明,倒是常常听得裴尚宫对她赞不绝口,说她天资聪颖,是可塑之才。而且她还发现妍伊还溜去研究各种野菜,还不贪玩地研究各种食材图谱,这些都是她学的,在她来是超纲的。楚熙倒是觉得她不必要急于求成,可是她特认真,把紫淑都请教得招架不住,她也只能随她去。

这十年零零散散进来的小宫女很多都被彩英收拾过去一遍,不过是程度区别。不过最多就是赶出屋去,彩英到底顾忌姑姑和自己的名声口碑,不敢做太过火。妍伊这小丫头是一个难得有气性的,也是难得一见的受规矩拘束之下还保持自己的性格的女孩子。看在她的重情义的份上,楚熙不觉第想帮这个女孩子一把,让她少受些为难。彩英三人要想整人,只要把人做的工作搞砸,再把自己推干净就是了。用几块糕点的契机换妍伊的平稳,使她不至于被彩英集结一众人欺压还是划得来的。自己私收赠品这事儿总会被其他人发现,到时候闹出来事情可不好说。她可是亲眼见过有一个内人姐姐因为类似的原因险些被赶出宫去。至于妍伊,也许她不会理解,但是作为不同期只临床的舍友,她们之间从此没有交集也不是坏事。

妍伊的确因为这事儿不大高兴。那天她赌气把分到她手里的枣泥拉糕吃了个干净,一点不剩,然后很长一段时间都不再像之前那样往楚熙身边凑。

几天之后,妍伊发现自从那天以后,一切又回到了之前的原点。那三人看她的目光不再不怀好意,又返回了之前对她无视的状况。仔细思量,总觉得这事儿和楚熙之前那次似是而非的几句话有关。根据她多日的观察,能让万彩英生出忌惮的,除了尚宫娘娘,不外乎楚纤。万彩英不知为什么对楚熙一直都保持着不远不近的距离,对她的一切行动从不干涉,也从不吆五喝六地让她办什么事儿。而且她好像对楚熙说的话相当重视。楚熙和她总共没说过几句话,但是经常对她有效。时间久了,妍伊也逐渐品出点味儿来了,这事儿八成和楚熙有关。她既然能再次帮她,她又为何要为这种事情和楚熙疏远呢?何况楚熙从来不惹事但也从不卑微,那件事儿她这么做一定有她自己的道理,绝不会单纯为了讨好那三人——这根本不是她的风格。

妍伊和楚熙别扭没多久就又和好了,重新像过去那样事事为她想着。楚纤无奈摇头,最终还是接受了她的亲近。

这年秋天,妍伊赶上了她入宫以来的第一次大型宴席。这一次,是新选入的宫女们的第一次被允许参与的大宴。今年秋夕宴,大王生母惠嫔沈氏最出众的侄子沈

和其父也在被宴请的行列。秋夕节宴会上,平阳君李汾及其夫人也将会一起带着独女清熙出现在宴会上。听闻几个内人姐姐私下的低语,这次宴会似乎是为了给十三岁的大妃长女端静公主和和十二岁的清熙选夫婿定亲。清熙既是肃宗大王最小的弟弟的独女,也是大妃胞妹唯一的女儿。大妃对两个女孩都宝贝得紧,也听说大妃有意和沈家结姻亲,只是不知与沈家结亲的不知道会是哪一位。

觥筹交错,歌舞升平。推杯换盏间,座上座下诸人醉意微醺,但是并没有多少人真的敢放开痛饮。在座的每一位宾主面前的菜品都几乎不怎么见减少,可以看出都只动了几筷子就搁住了。酒过三巡,坐在上首,身着华贵礼服的三十余岁的少妇放下酒盏,看向坐在一旁身着冕服的男孩子,意有所指。那男孩年纪约在十岁左右,看上去眉目周正,气质温润。注意到身边长辈的目光后他迅速会意,向一旁的内官招手低语几句,很快,那人的安排下,宴会上舞乐屏退。年仅十岁的大王——那位冕服男孩——李润直立起身,开始这次宴会的主题——对诗。

王大妃甄氏今年三十有六,年轻时也曾是姿容出众的女子,如今虽然年华不再,但依然保养得宜,风韵尚存。宫内所有人都知道,大妃与惠嫔沈氏前后脚入宫,父亲同属一派,从小情谊深重,与亲姐妹无异。惠嫔沈氏早一年入宫为从二品淑仪,但十二年后方才诞下如今的大王润,比大妃的大女儿端静公主还要小三岁,并在生产这唯一的儿子时难产血崩而逝,年不及三十就去世了,死时正是惠嫔。第二年,安淑仪因为为难被肃宗临幸的本宫宫女俞氏,被俞氏举报在惠嫔生产时咒诅惠嫔并让人假报消息扰乱惠嫔生产导致惠嫔难产而亡。事发之后,安淑仪被肃宗下令赐死,还连累了和安淑仪同盟的董昭仪,先是失势后又因大不敬之罪被降为淑媛,最后在董家犯事被处决后染病抑郁身亡。事后,俞氏就从人们的视线中消失了,没有人格外针对她,也没有多少人过问她的生活,她就和所有被临幸过的承恩尚宫一样,被人遗忘在了宫里的某个角落,在王病逝后,和众多妃嫔一起被遣散回宅,生活不再由王室管理。大妃晋升为中殿后,一直对沈氏不薄。沈氏一族这几年的发展可谓蒸蒸日上。如今,大妃又为了进一步提升沈氏一族地位,为新王造势,特意借了此次宴会将内定之人选入,顺便替外甥女掌眼。

这次宴会基本就是走个过场,位子上的至尊者早就在开宴前心里有了几个人选,这次来其实是暗暗观察几位子弟的品貌。在宴会开始前,大妃身边的致密崔尚宫就已经派人暗暗制造几件小小的意外事件考察几位子弟都。他们的所有反应都已经被报告给了两位尊者。几位倨傲的,行止不够稳重的都被从名单里刷了下去。对诗也不过是为了掩盖真正的考核而已,其实他们的才学高低早已私下被打听的清清楚楚。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