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1次春宵

繁体版 简体版
1001次春宵 > 山鬼谣 > 第1章 忆江南(一)

第1章 忆江南(一)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天启106年初春,惊蛰初过,桃华始生。

建安城西桃林间的小路上慢悠悠驶来一辆旧马车,马是民间拉磨的挽马,车是褪了色的促榆木车,门帘是厚重的黑粗布,看不清里面的光景,哪怕连内里人影轮廓都瞅不清楚。

带了几分桃花气的泥水顺着车辙印荡漾着一圈涟漪爬上了车轱辘,于是轱辘上也染上一丝春色,吱吱呀呀的声音聒噪了桃林几分,寥寥数个行人驻足看了一眼,又回过神看着自己碗里的茶水,责怪着天气泛凉,也调笑着别家闲话。

马车在茶馆不远处的桃树下停下来,黑粗布掀起来,露出一双有些粗糙的手,手指修长,略显消瘦,指节兀自凸起,茧子也稍微多了些,让人略微遗憾,然后马车上探出一个脑袋,并没有想象中那么惊艳,没有剑眉星目,也没有如刀削的鼻子和下巴,恰恰相反,其眼睛稍小,单眼皮,眉毛很淡,鼻翼下还有一层浅浅的青色胡须,让这个少年郎显得邋遢,路人心里的评分又低了几分。

“这里就是建安城?”少年郎对着车里问了一句才跳下马车,双脚稳稳落在路面,双腿稍稍弯曲,一双旧布鞋没有惊起一丝丝泥水,待他站直了身子后众人才惊觉这少年郎的个头竟达六尺。

少年郎重新挑起马车的帘子,一柄普通的长剑先探出了车子,之后便是一个中年文士,这中年人不过是一身青衣书生打扮,但身上的儒雅气质却比平日里见到的书生浓烈许多,若名士大家那般让人不自觉恭敬几分。

他提着自己的衣襟弯腰下车,落地后慢慢将衣襟放下,右手的剑换到左手,右手则用来抚了抚衣衫上并不存在的褶皱,而后抬头环视一圈,若此时做出一首诗来众人也毫不怀疑,可惜他没有作诗。

“小黑,且莫大惊小怪,让旁人看了笑话。”中年文士拍了拍年轻人的脑袋,按身高来说这本是一个很违和的画面,但看气质又觉得合情合理。

“哟,先生,雨过初晴道路难行,不如进小店喝杯茶水再走。”茶馆里的小二是个眼尖的主,看出来这两人有停歇的意思,赶紧主动搭话拉拢,语气里对读书人的尊敬能听的出来。

中年文士抬头看了看茶馆边旗杆上微微飘着的“茶”字旗,春雨淋湿了旗子,但可奈何不了春风,旗子边上黑色云纹兀自摆动,不在乎路人任何眼光。

“甚好,将我的老马好生照看着。”中年文士指了指打着响鼻的挽马,迈步走进了茶馆,叫小黑的高个年轻人紧紧跟在身后,好奇的目光四处张望,似乎想把见到的一切都装进脑袋里。

“师叔,为什么我们要从北地直奔建安,师父不是说先在长安帮我找个差事吗?”小黑哗啦一下把长凳拉开,刺耳的声音惹了一大堆目光,他却浑然不在意,自顾自的坐下来吧哒哒敲着桌子。

“小黑!”中年人轻轻呵斥了一声,叫小黑的年轻人坐周正了一些,但怎么看都不是个书童该有的模样,或者说他根本不像个读书人。

“你呀,你师父既然让你跟着我出来闯荡,那自然就要听我安排,至于建安……这是个充满回忆的地方呐,师叔来这里自然是有要紧事办。”文士语重心长的道,眉眼抬起,透过桃林看了一眼建安城的方向,仿佛多年未曾踏足的故土一般,诸多情绪化成眯眼叹息。

“先生,马已经安置妥当了,您是要茶水呢还是吃点吃食?”小二挽着袖口来到两人身边弯腰笑着问道,先生是对读书人统一的敬称,这话的态度让人很难挑刺,难怪这里的生意如此好,即使阴雨天也歇了不少人。

“多年不曾来这里,还是你这伙计!”文士笑眯眯的打量着小二。

“原来是老主顾,倒是小的眼拙了,主要是人来人往的,小的脑子笨,记不住。”小二挠着脑袋憨笑着回答。

“有时惊雷有时风,也是一门苦营生啊。”文士调侃了一句,顺手把自己的剑搁在了茶桌上。

“可不是嘛,小的风里雨里二十年了,回家探亲的次数两个巴掌都数的过来。”

“年轻人呐!”文士感叹一句,春风带了几瓣湿漉漉的桃花飘进了茶馆,有一瓣正好落在三人身前的桌上,文士捻起花瓣赋诗道:“长也烦恼 ,短也烦恼,不过正年少,不过春来早;生也欢笑,死也欢笑,莫等百花凋,莫等人已老。”

“先生就是先生,文采果然了得!”小二竖了个大拇指奉承道。

“人生在世呐!”文士摇头晃脑一阵子,似乎沉浸在诗意里,而后蓦然回神,“莫说闲话了,上一壶好茶吧。”

“小的这就去沏茶!”小二像一阵风似的进了里间。

“师叔还会作诗?按照师弟的话来说就是文绉绉怪膈应人的,对了,这个时间师弟应该也动身了吧。”小黑把玩着桌上的白瓷茶杯。

“你师弟天资聪慧,是我生平仅见,我和你师父丝毫不为他担心,还是好好操心操心你吧,榆木脑袋!”文士语气里颇有几分得意,似乎话语里的师弟真是个天才少年。

小黑傻傻一笑,“那是自然,师弟的本事我再清楚不过,可是师父为什么不让师弟跟我们一起出来闯荡呢?”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