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宫廷里发生了一些不大不小的事情,比如刘乐从内务府调动到了御书房,成为了皇上批奏折时候的掌灯太监。
或者一些粗识笔墨的太监也被人抬举了起来。徐福那边明里暗里也关照起来,日子好过了不少。
原本就是家境贫苦,这才卖身为奴的太监宫人们不禁有些黯然,他们大部分人都不识字的,这才进宫伺候人,混口饭吃,但现在皇上欣赏识字的,他们再伶俐也没办法。
有些机灵的小太监,咬咬牙拿出自己月例,托人买了几本薄薄的千字文还有些启蒙的,打算自己先学着,毕竟进了宫,这辈子也就耗在宫里了,总得多条打算。
御书房内,刘乐战战兢兢的侍奉在一旁,他并非不知好歹,但伴君如伴虎,而且帝王喜怒无常,这宫廷里石板上的血可到现在还没洗干净,小心谨慎总不会出错。
“皇后说你识些字,心思灵巧”帝王的声音在这御书房里响起。
“皇后娘娘谬赞,奴才只是做了些小玩意,娘娘开心,这才夸了几句”刘乐躬身回复,湛青色的太监服下的人也弯成了一个弓的样子,很是恭敬。
刘渺抬眼看向眼前的年轻人,一个识字,机灵又隐忍的,太监。
这样的阉人,可比那些朝堂上的老东西,要懂事的多,也听话的多。
帝王嗤笑着看着案牍上的堆得高高的奏折。
这几日不过是压下了帝师人选的奏折,一个个便哭天抢地,几番上折子,内阁那番饭桶,怕是和那些老东西沆瀣一气,竟然梳理后还有这么多折子待批阅,这可不是一次两次了。
“刘乐,你过来”帝王招招手。
“把这边待批阅的折子读给我听听”
刘乐心中一震,朝堂之事,他们太监是不能知晓的,这些国家社稷相关,向来都是掌权者才能知晓,如今,却让他读与皇上听。
他是该拒绝还是该读。
万一是皇上的试探,读了说不定就人头落地了。
心中年头转了几番,还是没个定论。
或许说不定,只是皇上今日疲惫,不想亲自阅览,他只这次,应该没太大关系。而且,他是皇后推荐的,以皇上对皇后的宠爱,应该不会。
定了定心,刘乐还是躬身上前。
强行镇定的拿起了最上面的折子。
“臣有本奏,今太子已定,然帝师.....”
“臣有本奏,君为重,社稷次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