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开外卖盒,桌上也散放着开了封的食品包装袋——无一例外都是空的。
从散落的单据来看,这些外卖和速食品都是新近购买的。
看上去,房间的主人似乎是一刻不停地在吃、吃、吃……
是这两位吃播真的有这么敬业?
还是有别的什么原因?
时跃皱着眉头,一边在脑海里飞快地回想着各类诡物的信息,一边循着那微弱到几不可查的气息,在满屋的垃圾里仔细翻找着。
恰在这时,终于吐完第二轮的小朱,白着一张脸也跟了进来,羞惭地表示:“对不起啊时队,我……我没忍住。”
正在翻垃圾的时跃:“正常。第一次看到这种场景,都这样。”
听到时跃的安慰后,小朱振奋了一些:“时队,您是在找诡物的线索吗?我和您一起!”
时跃:“不用。你现在的异能等级还感知不到这种程度的痕迹。”
“你可以做另一件事——”
“找到这两个人的直播,看看回放,提炼里面的关键信息。”
小朱立即精神百倍:“好!”
*
死去的兄弟俩都在24小时内做过探店吃播。
个头瘦小的弟弟去的是一家平价披萨店。从回放里,能看到他一口气吃了两个十二寸的披萨,三桶鸡翅,四盆意面,两份牛排,以及零星小吃无数。
他并没有因为这分量惊人的进食流露出任何的痛苦或者抗拒,反而一直面带喜色,吃得十分投入。
小朱一边看视频,一边小声道:“这怎么做到的啊?是吃进去就偷偷吐吗?”
留言区里也能看到同样的质疑声。但下面有观众答复“你看这个拍摄角度,不可能做小动作”“我看过那些假吃的,和这个完全不一样”“如果是假吃,早就被举报下线了”。
小朱把视频放到最大,盯着主播的嘴部、手部仔细看了许久,最后困惑道:
“按照我们学过的微表情课程,这人是真的在吃,而且吃得很爽。”
“可是……怎么做到的呢?就算胃部撑到极限,也装不下这么多东西啊。”
“要不,请技术科看看这个视频的真假?”
时跃摇摇头:“不用。你再往前查,看他们的直播是不是一直都是这个风格,特别是早期的直播。”
小朱捧着手机鼓捣半响,随后激动地抬起头:
“有发现!”
“我找到几条两个月以前的——主页上已经删了,但恰好有其他人录过。”
“两兄弟最早是做手工艺直播的,做出来的小东西卖相并不好,直播间非常冷清。”
“半个月前,他们突然开始做吃播了。因为吃得特别香,特别多,怎么吃都不会发胖,还请了观众现场监督有没有作假,所以一下就有流量了!”
“更奇怪的是,最早的手工艺直播里面,兄弟俩都有些胖,双下巴很明显那种。但改做吃播后,他俩反而瘦了几圈,双下巴都没了!”
“这两周,两人差不多每天都在直播探店,直播间的人也越来越多。”
“到了昨天,已经有厂商找到他们让带货了。”
时跃沉思片刻,道:“找他们带货的,是不是一款叫‘微醺时刻’的啤酒?”
小朱诧异道:“真的!真的是这个!时队您怎么知道的?”
时跃应道:“外面桌上那孤零零的半瓶酒,就是这个牌子——你再查一下视频,他们在直播里有没有喝过酒,或者酒精类饮料。”
几分钟后,借助AI完成搜索的小朱再次一脸惊奇:“所有的吃播里,他们都没有喝过酒!哪怕去撸串儿都没有喝酒,只喝了汽水。”
时队又是从哪里看出来这一点的?!
时跃没顾得上继续给小朱答疑解惑。
他刚从一堆破烂里翻出了自己寻找的物件——
一个仿古小木盒。
小木盒只有扑克牌盒那么大小,做工粗糙,夹在一堆杂物里毫不起眼。
但就是这个盒子,上面所附着的气息,和尸体里的诡物气息“一脉相承”。
时跃打开了木盒。
木盒里面空空的,只有一张便利贴。
这种最常见的浅黄色便利贴上,写着清隽工整的一行字:“满意的话,请给我们好评!”
这是……?
时跃脑海里转过几个念头,手指夹起便利贴,问小朱道:“在你看来,这个字条是用来干什么的?”
小朱一头雾水,完全不知道时队为什么会这么问,只能老实答道:
“这个,看上去是外卖或者网购一类的,那些卖家特意写的留言条吧。”
他想了一下,又补充道:
“这卖家也够寒酸的,连个好评返现给红包都没有,就这么一张小黄贴——”
“不过,虽然这留言条很简陋,这笔字写得倒是真好看。”
小朱早年被父母按着学过好几年硬笔书法。此刻他一看,就能看出这位“卖家”,一定是在练字上下过苦功夫的。
时跃并未注意到小朱后面在说什么。
在听到小朱和他想法一致、也认为“这是卖家的留言条”时,他就完全沉浸在了自己的思绪里。
主播惊人的好胃口,不停进食却越吃越瘦,滴酒不沾的日常习惯,以及凶案现场的半瓶酒……
诸多零星碎片,一块块地拼在了一起。
片刻后,时跃晃晃手中的盒子,说出了自己的推测:
“没错,是网店。”
“有人在网上公然贩卖诡物,恰好被这两兄弟买到了。”
听到时跃的推论,小朱再次目瞪口呆,过了好几秒才道:“在网上,贩卖诡物?!这这这,这个卖家,也太,太……”
小朱一时竟找不到合适的词语。
时跃替他把话说完整了:“太穷凶极恶,太不知死活。”
他一面说,一面拿起那张小纸条再次端详:“必须尽快找到这个‘卖家’。”
在对方卖出更多的诡物、引起更多的伤亡之前。
*
同一时刻。
华夏西南边境地区,某村落。
一位单薄瘦弱、看着不过十二三岁的少年,端正地坐在桌前,用最便宜的签字笔,在黄色便利贴上工工整整地写着“满意的话,请给我们好评”。
写完之后,他将字条一张张地贴进他方才捆扎好的货物上,再一件件的打包。
待一地的货物都收拾好了,少年连打了两个哈欠,抬手揉了揉眼睛。
他看了眼挂钟:凌晨五点。
他是三点起床的,已经在这间库房工作了两个小时,早已困顿疲乏。
但他并没有去休息,甚至没有埋头打个小盹。
他反而从抽屉里掏出一张单据,逐一核对起来。
“油炸牛肝菌,两件,已打包。”
“手工干豇豆,一件,已打包。”
他默念着,同时在单据上不停打勾确认。
很快,每件物品后面都多了个整齐得犹如印刷体的小对勾。
只有一样除外——
在“塑形丸,五件”这一栏后面,是个留白。
少年将单据收好,再次打了个哈欠,起身匆匆朝厨房跑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