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延连题按着儿子的肩膀给古砺磕头,古砺装模作样地把孤涂搀扶起来,“这是干什么,小生可享受不起,折我的寿呀。”
另外的男孩没等大人张嘴,“扑通”一跪,还用结结巴巴的汉语说:“顾(古)——现生——号。”
不号,在孩子面前跟家长找茬儿,要么是牲口,要么是弱智。
“难为死人了。”
按下葫芦浮起了瓢。古砺一手拽一个,想发火横不起来。抬高身价最好的办法就是叫小娃娃恭敬你。愿不意愿意,吃不了的糖衣炮弹也得兜着走。
“丽娜的儿子呼延市涤,给孤涂作伴的小朋友。”
俩宝长得这么像,是赶巧撞上脸的,还是暗藏玄机?古砺左瞧右看,心生狐疑。
左贤王抬手半遮额头,避开了他追寻的眼光。
烟火得以延续,却没有妻室,其中的道理不能细究。
“孤涂的娘亲走得早,而且我就只有这一个小孩。”
解释越稠,猫腻越密。照我看,他的妈妈很可能是非自然死亡。
史书上有记载:为了避免外戚乱·政,在嫡子青黄不接的情况下,立庶为帝,必先亡其母。
左贤王的情况似乎又与那些案例不尽相同,别瞧这位爷平日里虚张声势,呵呵,衰红妆胜香草。
“下月末是刺史夫人的生辰,希望你能替我把俩孩子送去古昶城,由我胞妹纤雨公主抚养成人。”
有福之人不用忙,好运自然来,打酱油的塞外牧羊人回家,附赠一个肥差加成。我心花怒放,却不能叫他识破端倪。
古砺眼皮上挑,眸光放电,手足替你管家事没问题,那得经过我们皇帝陛下首肯。
培养两枚随时可能爆炸的火药弹在身边,出了状况由你妹妹妹夫负责?一厢情愿的变相手段,做人质还传辈。问题是现如今你的分量轻,达不到构成威胁的条件,根本没必要做劳民伤财的交易。
“民间有句俗语,儿大不由娘,只怕把小鸟喂成了鹰鹫,那就得不偿失了。”
话说前头值钱。信使的工具人随便干变祸害。你善待我,我知恩图报地做跑腿,能预见的后果必须摆明桌案。
“我左贤王——呼延连题的子孙后代将永远归顺陆帝国,决无逆反之心。”他从怀里掏出两封火漆烙印的厚重信函,“家书,还有呈给蕤瑛帝的上表。”
做个陀螺,让人家抽着打圈圈吧。何乐不为。
“我冒死前往,如果半道把孩子丢了,或者刺史大人拒收,可怨不得我。”
是你非要信任一个陌生人,拜托他办事,我对自己都没几分把握呢。
“命大命薄,全靠天意安排,怨不得谁。”
话说开了就行,别到时我两头不是人。
呼延连题在地上展开一张羊皮地图,把须卜中规前来的原委跟他讲了一遍。归根结底,刚才的插曲只是小发端,我还有更打紧的事情跪求你完成。
“我派十万精锐,巴图挂帅,你作为他的副手兼军师,共同前往龙庭助阵,表面上沆瀣一气,暗地里却与汉军结盟,团灭万俟单于。”
老子让儿子出兵解围,你就想利用天赐良机斩草除根。人伦何在啊!
“我是释迦牟尼的信徒,连鸡都没宰杀过。”
从手无白刃,到一剑封喉,高阶跨度能把我的曼妙娇躯劈成莲花瓣。
“龙庭行动是匈奴的一次灭顶之灾,本族人不能冲锋陷阵在先。你们收拾了万俟单于以后,直接让汉军队驻扎过去,而我拱手相让,退避三舍。呼延氏要叫蕤瑛帝看到本王寻求和·平解决争端的决心。”
弑父之罪大逆不道,怕遭天谴,让我送死,你是不是人?
“不去!”
“还有一个千载难逢的契机,用在你身上再恰当不过。”呼延说得热情高涨,“做完这些事,蕤瑛皇帝会赏识你,升官发财在眼前,不必再受飘泊之苦。”
古砺瞪眼,我就爱看古丝绸之路的风土人情,碍你哪根筋疼。
“做官木自由,市井小人得吃得喝,我的脚,长在我身上,想去哪儿去哪儿。”
呼延给他作揖,“小爷,你是陆国的子民,为国家做点贡献,这不违背你秉持的性子啊!”
九年前,万俟单于亲率骁勇骑兵二十万突袭燕北,都督尉李犷出城迎战。两军打得不可开交,主战场旗开得胜,敌人落荒而逃。如果事情仅此划上圆满的句号,也就没有后来事了。
可李犷贪功心切,派遣儿子李悛带着一万步兵乘胜追击,一追追到人家地盘上了。
前无探子踩道,后无粮草补给,在距龙庭一百里的地方,遭到了前来支援的左贤王带领的大部队主力伏击。不难想像,寡不敌众,李悛被活捉。
最恶毒的是匈奴人又唱了一出反间计:满天下宣扬,李悛投降了。
大都督的儿子,带兵攻打匈奴境内,一败涂地,软骨头地倒戈投敌了。
陆怀萦盛怒之下,不问青红皂白地抄斩李犷满门,并颁布召令:李悛叛·国,见之就地诛杀者,可获得千金重赏。凡窝藏罪犯,或知情不报,捣毁九族。
李悛听到噩耗,五雷轰顶。他无法接受这个现实。蕤瑛帝英明一世,多少贤臣辅佐,竟然没人阻拦其独断专行。
他在敌营属于放养状态,即使让你逃,单枪匹马,茫茫荒漠大草地,能跑得出去求证消息的可靠性吗?
背负千古骂名,世间已经没有你容身之处。
左贤王谋划此计策之时,有征求李悛的意愿,问他要不要去龙庭找万俟单于报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