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老头也顺势给谢明珠介绍:“这是我家老婆子,以后有什么事情,只管来找她就是。”
沙婆子连连应声:“对对,只管找我。”
谢明珠连带着孩子们给沙婆子见礼,一帮娃娃也赶紧叫‘祖母’。
沙婆子白天才见过蓝家和白家的那两个媳妇也是这样行礼的,心想果然是京都来的,都是这么讲究。
又听得孩子们都喊自己祖母,只觉得开心,“都是好孩子,不过叫我阿奶就更好了。”
于是几个孩子也赶紧改口。
眼力劲要有,今晚得吃人家睡人家的。
沙老头见着都相互认识了,催促起来,“老婆子快去烧饭,别饿着了娃娃们。”
月之羡也趁机从大门里挤进来,牵着骡子往楼下的圈里去。
沙老头便引着谢明珠一行人上楼。
只不过谢明珠也不好意思饭来张口,本来就是来蹭吃的。
所以将孩子们送上楼后,就下来帮忙。
厨房是另外搭建的,与整幢住房都分开,但同样也是底下用粗壮的木头搭建了框架。
因为牲畜都关在了住房楼下的圈里,所以这厨房下层没有墙体,可直观地看到粗壮结实的木柱子。
做饭便在二楼,铺了一层木地板,用的自然不是内陆传统的灶台,而是用珊瑚石垫有成年人膝盖那么高的石墩子上,掏出一个小坑,像是地灶的样子。
一口小沙锅就这样放在上面。
而旁边同样还有垫高的这种炉子,里面有热碳,应该是从这边的灶里挑过去的。
炉子上面就铺着一片粗糙的铁网,竟然是烤架。
厨房和住房虽都是各自独立,但两房之间,有一条廊桥连接着,如此来往间也不用特意上下爬楼。
她这会儿走了进来,沙婆子见着,忙笑问:“是有什么忌口么?”听说庄家那个媳妇,不吃紫苏。
谢明珠摇着头,“我来帮您。”不是一个两个人吃饭,就她们家便有六张嘴。
哪里好意思让人家一个人煮饭?
沙婆子本来想拒绝的,虽不是自己的媳妇,但到底是新媳妇,而且阿羡在自己眼里,也是如同亲儿子一样。
所以不该叫她第一天来就进厨房。
但想到那么一堆娃娃都饿着,也不忍心。
便安排谢明珠做个轻松的活计,“那你把竹篓里的蟹子都烤了去。”
谢明珠接过她递来的竹篓,只见里面装着四只梭子蟹。
这个季节的梭子蟹,最是肥美了。
蟹都是刷洗干净了,用棕叶捆绑着,她直接拿到烧烤架上放好,沙婆子就端着一个小簸箕来,但见里头有些生姜片、蒜头以及紫苏叶。
“我不知道你们中原人吃什么样子的口味,这是家里的调料,你自己看着放。”沙婆子说着,又去墙上的架上取了一个小石舂给她,扔了几块亮晶晶的青白色晶体放进去。
“这是崖盐,我们都是边吃边捣碎。”
其实她拿出这些调料的时候,谢明珠就已经很意外了,这比自己所预想的要丰富些。
而且吃的还是崖盐,这就是海水随着浪飞溅到海边的礁石上,水蒸气蒸发后自然形成的盐晶。
这比现在市场上的盐少了许多苦涩,其实算得上是珍品了,倘若拿出去变卖,多的是富贵人家挤破了脑袋争抢。
不过看这数量,应该不是很多,不然的话,他们怎么想不到哪去换银子呢?
而对方如此热情,谢明珠一肚子感激的话,却是不知该从何说起,最终也只化为干巴巴的两个字,“多谢。”
“客气什么?阿羡跟我的小儿子一样,你自然如同我的媳妇一样。”
大抵是此处环境的问题,的确没有资源给月之羡找一个年纪相仿的媳妇了。
所以哪怕谢明珠年纪大些,还带着一帮娃娃,但沙婆子已经觉得有个媳妇就已经心满意足了。
因此对谢明珠也是真拿出了对媳妇的真心实意来。
过会儿她又取来了米酒。
谢明珠用紫苏叶子浇了些米酒水撒在梭子蟹上,随着炭火的炙烤,酒精挥发的同时,腥味也散了不少。
不但如此,经过这米酒的加入融合,使得这梭子蟹的肉质更加鲜嫩。
很快,等她这梭子蟹烤好,能干的沙婆子已经在砂锅里煮了一大锅蛤蜊,此刻正打算出锅,抓了一把切碎的九层塔洒在上面。
除此之外,还有芭蕉叶包好的糯米粉团,以及砌成小块,放在椰子壳里的各种水果。
很丰富的一桌了。
月之羡喂好了骡子,还跑去村子后面的瀑布下面洗了一个澡回来,顺道又摘了好四六七个椰子扛着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