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1次春宵

繁体版 简体版
1001次春宵 > A与B的对话 > 第102章 善良反而被阴阳怪气,为什么

第102章 善良反而被阴阳怪气,为什么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A:“今天看到个事情,有个大学生把兼职攒的五千块全捐给山区孩子了,评论区居然一堆人骂他作秀。”

B:“骂他什么?”

A:“说‘装什么大善人’‘有钱不如请哥们吃饭’‘捐这么多是想当网红吧’……最离谱的是有人算账,说‘五千块够买一百杯奶茶,你捐出去能喝到一口吗’。”

B:“哦,典型的‘好人税’——你但凡比别人多付出一点善意,就得额外缴纳一笔被指指点点的税。”

A:“但为什么啊?捐款不是好事吗?”

B:“你记不记得初中班里交班费,老师说‘自愿,五块十块都行’,结果有个同学掏了五十?当时其他人什么反应?”

A:“……有人吹口哨喊‘土豪’,后排男生阴阳怪气说‘下次你帮我交呗’。”

B:“看,这就是根源,善意一旦超出集体默认的‘安全线’,就会变成照出他人平庸的镜子。”

A:“可镜子又没主动照他们,是他们自己凑过来被照见的啊。”

B:“人性就这样。你捐五块时大家是战友,捐五百时就成了叛徒——你破坏了‘我们都只尽力而为’的潜规则。就像一群人在泥潭里躺着,突然有人站起来说要洗澡,剩下的人只有两个选择:要么承认自己脏,要么把站起来的人拽回泥里。”

A:“但那些说‘有钱不如捐给我’的人,自己遇到乞丐时明明连五毛都不给。”

B:“因为他们的逻辑根本不是‘你该帮助更多人’,而是‘你凭什么能帮而我不行’。就像网友骂明星‘赚那么多才捐一百万’,其实他们根本不关心灾区,只想看富人‘被惩罚’。”

A:“那‘傻’这个标签呢?我舅妈总说邻居阿姨‘傻大方’,天天给流浪猫买进口罐头。”

B:“这叫‘善意祛魅’——当一个人做事明显不图利己,旁人就必须给他安个‘蠢’的罪名才能维持心理平衡。就像中世纪说女巫用草药救人肯定是和魔鬼交易,现在说捐款多的人肯定别有用心。”

A:“可被骂的人真会动摇。我学长支教回来,有人说‘装什么圣人,不就是简历镀金’,他现在连朋友圈都不敢发助学动态。”

B:“这就是嘲讽最毒的地方:它让行善从‘自我满足’变成‘需要自证’。你看,捐得少被说冷漠,捐得多被说虚伪,除非你精准卡在‘比大多数人稍微多一点点’的区间,但这个度永远由别人定。”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