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30年前,温家当时唯一的大小姐温凝在欧洲留学的时候和实验室里一个金发碧眼的男同学谈起了恋爱,对方只是地中海边中产家庭出身的普通学生,吃穿不愁,尽情追求浪漫的爱情和埋首于科学研究,这样的家世和性格对于当时上升期的温家来说显然是不够的。温家可以接受普通的女婿,但不能接受对温家毫无帮助的女婿。
温韬受了父命,亲自把温凝带了回来。半年后温凝就在医院生下了温无缺。————本来,温凝刚回国就被查出身孕,温无缺的外公是直接命令她去做手术打掉的,只不过温家是夫妇共同创业的,温无缺的外婆在公司里有分量。温无缺的外婆做主,让温凝以招赘的名义和家中管家的儿子结婚,生下的孩子不论男女,都姓温。
温凝不是没主见的大小姐,当初就是费尽心思才能去留学的,她做了一套周密的计划突破家里的看守和经济控制,逃回欧洲去找温无缺的生父,可到了熟悉的地方,见到了爱人,说明了自己的情况后,对方表示并不想为了孩子跟她结婚,她这才毅然回到温家,提出了招赘这件事。
温韬视温凝为家族的奇耻大辱,本来情理上来说,温无缺姓温,按族谱排了字辈,是应该喊他“伯伯”的,可温韬不承认妹妹的招赘行为,坚持让温无缺喊“舅舅”。
温韬和温无缺就是不亲近的,神奇的是,温无缺越大却越像温韬亲生的,比温韬的两个亲儿子都像,不仅相貌相似,性格也相似,行事的风格和考虑事情的思路更是如出一辙。温韬也清楚这有温无缺进了温氏以后刻意观察学习自己做事方法的因素影响,终究还是忍不住越发偏向于温无缺。
人总是会更看重潜在继承人里更像自己的那一个。而人又总免不了有私心,如果亲生的不是太不成器,总还想拉一把亲生的。
温无缺知道温韬想拉一把温无痕。她能说服温韬站在她的计划这边,继续推进收购案,但温韬只有很小的概率会全权交给她,她就是在赌。
温韬并没有刻意摆谱让她久等,由一个面貌儒雅、西装革履的中年男子推着轮椅送进来的。温韬就位后,那个男子也没离去,在温韬下手坐下。温无缺认得,那是温韬的律师林险生。
“我知道你来做什么,温无痕的耳目都被我安排好了不会打扰我们,你就长话短说吧。”温韬恢复基本自理能力以后显然脑子也清晰多了。
温无缺知道温韬的风格,也直接说了收购目标的优势。
“专利,领先的技术,成熟的团队,温氏目前要革新,缺的就是技术的研发和突破,重新吸纳和组建人才队伍也麻烦,这些既然靠钱可以买现成的,当然要买现成的。绕开他们的专利自己研发,反而不划算。”
“温无痕都明白的道理就不用跟我废话了。”温韬像温无缺方才那样,用指尖敲了敲桌面,说,“说你自己的。”
“吸收现成的优点为自己所用,确实人人都明白,然而……”温无缺拿起会议桌上的遥控器,熟练地摇下会客室侧面墙上安装的投影仪用幕布,拿出自己的手机用蓝牙把链接投影仪,将一份文件投在了幕布上。
温韬将轮椅转向幕布的方向,看起了温无缺投屏过来的文件。温无缺对温韬的阅读速度了如指掌,静静按着温韬的节奏翻页。
那是温无缺手下的分析师团队针对目标公司的财报深入研究数月后做出的详细评估报告,对收购目标的债务问题和盈利能力都做了细致的推算。温无缺知道温韬和自己一样,早在温无痕被人忽悠出手的时候,就让团队详细评估过目标公司核心技术的行业地位,和对温氏现有技术的协同效应等信息,这份报告足以与温韬掌握的行业分析报告互相佐证。
确定温韬看完了报告,温无缺断开蓝牙,关掉了手机屏幕,继续刚才没说完的话。
“如您所见,舅舅,这块骨头确实硬得很,他们不老实,债务问题比对外公布得还多。温氏想占好处,不仅要负担收购成本,还得解决他们的债务问题。没有大9位数,恐怕拿不下来。但是再难啃,温氏也必须去啃,温氏不啃,多的是人倾家荡产也要分上一口。这赌局的赢面,您也知道的。您想在新领域开疆拓土,这就是您现在不得不握在手的利剑。”温无缺知道适当的装腔作势,更能满足温韬的心理。
“有时候我在想,你若能和温无痕换个胎出生,那该多好。”
温无缺心里冷笑一声,知道她这好舅舅又要开始演了。
“我都把答案给您看了,您想让温无痕抄去,想让温无痕为您执剑,我无话可说。反正最终盈利的都是温氏,温氏盈利我总不会亏。”温无缺与李祚下了好些天棋,脑子也累,不想陪他演戏,直接说出了心里话。
这是个大案,是能左右温氏未来发展方向的大计划,温无缺固然想要。但若要不到,她也不至于为着这事就一败涂地。21世纪是个发展得飞快的新时代,10年前走俏的商品10年后不一定还有消费者买账。她刚才的报告里也毫无保留地算给温韬看了,这次收购若是成功,也就最多给温氏稳定盈利7年,之后想继续稳中向好,温氏还是要寻求新的突破口。这次不行,不过是多等7年罢了。而温韬,未必有命等7年后再拉温无痕一把。
温无缺赌的就是她的好舅舅,会不会被这预测困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