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1次春宵

繁体版 简体版
1001次春宵 > 银杏调色盘 > 第47章 听力

第47章 听力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放学铃声响起时,安绮雯往胡谣手里塞了张自制单词卡:“睡前听这个!”卡片背面画着个歪歪扭扭的加油表情。走廊尽头,杨珩正倚在栏杆上等她,夜晚昏黄的灯把他的影子拉得很长很长,一直延伸到胡谣脚下。

杨珩牵起胡谣的手,“先过完这学期,下学期我就把物史地换成政史地。”

与此同时,省城高级别墅的落地窗结着冰花,室内的暖气将玻璃晕出一圈圈朦胧的水雾。董晨阳咬着笔杆,对着听力试卷上密密麻麻的红圈皱眉,玫红色的发尾在台灯下泛着温暖的光晕。

“注意连读。”陶文的铅笔轻轻敲在实木桌面上,发出沉闷的“咚”声。他指尖点着录音稿上的例句,“'want to'在口语中会变成'wanna'。”声音比平时讲课要柔和许多,像是怕惊扰了窗外簌簌落下的雪。

董晨阳突然凑近录音设备,鼻尖几乎要碰到陶文的手背:“所以这个'goin'其实就是'going'?”他故意把气息喷在对方腕间,满意地看着那片肌肤渐渐泛起粉色。

“专心。”陶文用笔记本挡住发烫的耳尖,却掩不住声音里的笑意。他翻开艺术管理的招生简章,文化课要求那一页折着醒目的角,“我只要过了一本线,我们就能...”话尾消融在暖气嗡嗡的运转声里。

董晨阳的笔尖在草稿纸上无意识地画着圈,忽然抬头:“你报艺术管理,是因为…”

“因为适合。”陶文迅速截住话头,却在对上那双亮得过分的眼睛时败下阵来。他低头整理录音稿,发梢垂落遮住表情,“...因为能和你一起上央美。”

窗外的雪下得更大了,将别墅区的路灯晕染成毛茸茸的光团。董晨阳突然按下暂停键,在陶文疑惑的目光中凑到他耳边:“再教一遍连读?”呼吸带着薄荷糖的清凉,“这次我想听'I want to be with you'。”

陶文手中的铅笔“啪“地折断在稿纸上。他望着董晨阳近在咫尺的笑颜,暖气出风口的噪音突然变得很大,大得盖过了他剧烈的心跳声。

“先做对这道题再说。”他最终只是把断铅的铅笔扔进垃圾桶,又从笔筒取出新的削起来。刀片刮过木屑的沙沙声里,两个年轻人的影子在实木地板上交叠,被窗外的雪光映得分明。

英语听力考试的终场铃响彻考场时,胡谣的铅笔尖在答题卡上悬停了半秒。第二次播放的对话里那个连读她没能完全捕捉,只能凭着安绮雯特训时的技巧蒙了个答案。走出考场的瞬间,冬日的阳光刺得她眯起眼,恍惚看见杨珩在走廊尽头等她——他正无意识地转着那支考试专用铅笔,指节泛白。

五十公里外的省城考点,董晨阳交卷后直接拖着行李箱去了高铁站。陶文追到安检口,董晨阳玫红色头发在人群中格外醒目。

“校考冲刺了。“董晨阳把背包甩上安检传送带,金属耳钉在安检仪里闪着冷光。他转身戳了戳陶文胸口,“你文化课别掉链子。”语气凶巴巴的,指尖却轻轻勾住了对方袖口的线头。

陶文罕见地没有顶嘴。他攥着手机,锁屏上是刚对完的听力答案——所有陷阱题都完美避开,预估满分。喉结动了动,最终只是重重点头,把那个“等你”咽了回去。

出租车即将到家时,陶文摇下车窗。冷风灌进来,吹散了他发梢残留的雪松气息——那是今早董晨阳借用的他的洗发水。手机突然震动,消息提示跳出来:“到北京了。我找老师要了央美艺术管理的历年考题,记得查收。”附件里是十几张扫描件,最后还附了张涂鸦:Q版的陶文正在试卷堆里抓狂,画风一看就是董晨阳的手笔。

后视镜里,少年人拼命压下的嘴角出卖了心事。

与此同时,南城一中的梧桐道上铺满碎金般的阳光。胡谣和杨珩踩着厚厚的落叶,鞋底发出脆响。

“最后那道题,”胡谣踢开一颗石子,“你选B还是C?”

杨珩摘下眼镜擦拭,镜片上还留着考场的紧张水汽:“C。”见她肩膀垮下来,又补了句,“但我可能听错了。”

这个笨拙的安慰让胡谣笑出声。她突然指向远处:“看!”教学楼顶的积雪正在融化,水滴坠落的轨迹像串透明的音符。杨珩顺着她手指的方向望去,目光却落在她冻红的指尖上,自然而然地牵过来揣进自己兜里。

不同的城市在地图上连成虚线,北京干燥的暖气房里,董晨阳正往速写本上记校考要点;省城别墅的落地窗前,陶文对着电脑整理艺术管理资料;南城中学的画室里,胡谣和杨珩的水笔在试卷上沙沙作响。这个冬天,四支笔在不同的宣纸上勾勒,终将在同一幅画卷上相逢。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