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夏工作的第七年,已经是有自己小团队的项目经理,尽管整天还是过得有些憋屈,但总归是把大学毕业时给自己定的职业规划中的一部分实现了。
现在就职的公司是业界的TOP级别,也确实给知夏增添了不少底气,可越是工作得足够久,越觉得厌烦乏味,知夏常常自省:在这里我进步了吗?离开之后我可以凭借在这的资历找到一份更好的吗?又或者靠着现在的资源我有能力独立门户了吗?
找不到答案就暂时搁置,仅仅是手头上的事情就足以让知夏疲惫了。
公司的客户向来都需要靠抢的。一个行业里龙头企业拢共就那么多,机会也就那么多。从提案到商务谈判,再到项目执行落地,每个环节都不允许出错。
知夏看着满屏的文件时撇着个嘴一脸不快,但又要照顾团队成员的情绪,强制自己表情管理。
总监孙保康是个四十多岁的秃头,知夏入职第一天就被他挺着大肚子趾高气扬瞎指挥的样子恶心到了。同事告诉知夏,孙保康前些年因为结识了一些大公司的高层,给公司带来了不少客户,项目执行过程中他又靠着霸占下属的劳动成果在营销界打出了名声,被公司当成个吉祥物供着,实则下面的几个项目经理没有一个跟他一条心。
大家不愿失去TOP级营销策划公司的工作机遇和与龙头企业的合作机会,只得都忍气吞声地忍受他。其实大家心里都清楚得很,孙保康专业上相当于个混子,管理上更是滥竽充数,大家陪他演戏求个安稳,没有人会站队选择和他一条战线的,于公司而言,他现在还有利用价值,等到他手上的资源都被吃空了,他就是小丑一个。
跟自己同级别的韩末,是职场里鲜有的明面上的小人。韩末敢明目张胆地耍手段抢夺其他同事的项目,敢“理所应当”地压榨下属,甚至每每遇到自己处理不了的事情,也会大张旗鼓地拉帮结派,他在职场的所有心思,从不加掩饰。
一般人都不愿跟韩末产生瓜葛,生怕哪天惹祸上身。但知夏却一直大大方方地跟韩末交往,因为她知道韩末敢这么肆意妄为,是因为他在专业上有足够的底气和能力,那些在外人看来苛刻的要求,也不过是一个职业经理人对自己的基本标准。甚至,不管知夏愿不愿意承认,她都是有些羡慕韩末的,她过惯了小心翼翼的人生,如果真的让她去做韩末做过的事,她是不敢的。
知夏曾问韩末,“你每次跟谁把关系搞僵就没想过他会报复你吗?”
韩末的回答是:“这职场上啊就没有相安无事的两个人,其实到后来你会发现,谁先捅的第一刀已经不重要了。但人都是追求利益的动物,尤其是职场上,我这有钱赚也没见谁打死都不赚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