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其实都知道,诸葛亮其实没有太多时间来教导阿斗,光是每天的政务,就占据了诸葛亮绝大多数时间。但刘备自觉自己年纪不小了,也不知道还能撑几年,到时候阿斗要上位,身边就得有个可靠的人。
关张二人早就与刘备休戚与共,反倒是不用拘泥这点形式,另外如简雍法正等人,无论是才能还是人脉,比起诸葛亮还是差一些,庞统倒是个好选择,但他这人有的时候容易上头,而且,他擅长的是军略,也有识人之道,可军略这种事情很看天分,识人之道也是一样,很多时候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再有就是,作为军师,以后庞统肯定是要经常出征的,哪有多少时间教导阿斗呢!
诸葛亮就不一样了,他大多数时候肯定是留在成都,尤其是,刘备之前可是问清楚了,阿斗学的那些东西,很多根本就是诸葛真教的。诸葛真教孩子还真有一套,阿斗居然真的学了不少东西。刘备当年也跟着卢植学经,但老实说,刘备自己都不觉得自己当初学到了多少东西。这乱世里头,甭管是古文学派还是今文学派也就是那样,还是学点实在的东西更靠谱一些。刘备已经发现,诸葛真带着阿斗学的东西,主要是史书,而不是那些经典,又如同当年的韩诗学派一样,总是以小推大,用故事的形式来启蒙,比起对着文章摇头晃脑,还是这种方式比较适合自家傻儿子。
刘备心里头一边感慨,怎么诸葛真竟是个女孩子,自家军师是怎么将女儿教出来的;一边琢磨着,虽说诸葛真年纪小,却又才能有主意,还擅长教学,那干脆能者多劳,让诸葛真继续教自家儿子好了,而且以诸葛亮的责任心,为了怕诸葛真将阿斗教坏,也会时常盯着此事。只是,让儿子拜一个比她年纪还小的女孩子为师有些儿戏,所以,还是名义上拜诸葛亮为师。
诸葛亮知道刘备的打算之后,简直是哭笑不得,这关系到刘备集团未来继承人的事情,也亏得他放心自家女儿。
阿斗显然很开心,他在刘备身边其实过得并不是很自在,刘备虽说对这个仅有的儿子表现出了难得的温情,但他实在是太忙了,儿女私情对他来说,只是一个调剂。
最重要的是,阿斗意识到,他又有了一个新的母亲。
没错,刘备再婚了。别说东吴那边没说过要将孙夫人送回来的话,就算是送回来,他也不会要了!孙夫人当年的作为让他到现在都有些心有余悸,那是一个他无法掌控的女人。糜夫人和甘夫人都是那种依附于他,会以夫为天的女人,但是孙夫人哪怕不是孙权的妹妹,对他来说,也算不上一个好妻子。孙夫人很有主见,最重要的是,这位还有着不逊于男人的武力,刘备躺在她身边的时候,有的时候都害怕这位兴头上来,会不会拔剑跟他互砍!他在外面已经很累了,不想回家之后还要提防着枕边人。
这一次,刘备选择的是益州传统士族吴懿的妹妹。这位原本是刘瑁的妻子,当初刘焉相信术士说什么益州有天子气,便想尽办法跑到益州来做州牧,然后又听相面的人说吴氏有大贵之相,立马就给自家儿子聘了吴氏做儿媳妇,就像是当年袁绍给儿子聘了甄氏女做儿媳一样。结果,这两位命运居然也挺一致,袁绍败亡,袁熙也成了短命鬼,甄氏成了曹丕的妻子,而曹丕之后还真是当了天子。吴氏这边,刘瑁也是早亡,要不然益州也轮不到刘璋继承,但吴氏也因此成了寡妇。
刘备入川,流露出了再娶的意思之后,下头人就推荐了吴氏。在他们看来,刘瑁死得早,正是证明吴氏命格尊贵,刘瑁就没那个气运,压不住吴氏的命格。而刘备就不一样了,这位是真英雄,正好于吴氏珠联璧合,相得益彰。
因为两人都是再婚,所以也没搞什么隆重的婚礼,但吴氏就这么入主刘备的内宅,对于阿斗来说,其实是有些不自在。
阿斗其实有一种小动物一样的敏锐,当年的孙夫人,对阿斗并无什么恶意。孙夫人自诩自己是女中豪杰,是做不出什么对总角小儿下手的事情来的,她就算是对刘备不满,也只会跟刘备针锋相对,不会迁怒到阿斗身上。何况,阿斗委实不是什么顽劣的熊孩子,是个挺可爱的小胖墩,孙夫人自然对他颇为和善。
但这位新进门的吴夫人却是不同,她看着和善,但对阿斗却是那种近似于对客人一样的客气,这叫阿斗很不习惯,也很难跟她亲近起来。
这让他连回到父亲身边的欣喜都慢慢淡了下去,甚至开始怀念还在荆州时候的时光了。如今能在军师家里继续读书,阿斗自然很是开心。
除此之外,诸葛家层出不穷的美食,对于阿斗也有着很大的吸引力。要知道,小孩子其实是很爱吃各种零食的,可是刘备想不到那些,吴夫人又是那种公式化的客气,身边的下人也不敢胡乱给阿斗吃什么东西,万一吃坏了肚子,他们担待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