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得早不如来得巧,三个新知青头一天刚住到知青点,第二天上头就给卫家屯生产队来了任务,需要去修水库。
这个时候机械化很少,大多靠人力,人多力量大,修水库、挖河道等这些大工程都得需要很多人出工,并不是每个生产队都去,而是轮着来。
现在不是农忙时节,所以就会抽调某些生产队的村民去兴修水利设施。
水库是农业基础设施,对于灌溉农业非常有帮助,可以解决靠天收的困境,当然水库也可以解决村民的饮用水问题,所以当时非常注重这一块。
新来的三个知青也都不甘示弱、干劲十足,纷纷主动参加这项活动,响应上面的号召。
叶向红更不用说了,卫海军肯定会去的,只要他去,她也要去。
此次修水库少说得半拉月,还可能更长时间,这样一合计,冯丽一个人留下来也没啥意思,所以知青点的五个知青全部都去参加修水库。
修水库也给算工分,眼下村子里面没什么活,赚不到多少工分,还不如修水库赚得多,所以这也是大家伙一个重要的考虑因素。
面包和理想同样重要。
到了修水库的地点,五个人谁也不会偷奸耍滑,因为大家伙都知道,村民们对他们的印象本来就不好,尤其是后来的,村民们更加不重视。
刚开始的时候,村民听信宣传,还指望知识青年带着他们发家致富,但是后来发现他们连锄头都挥不起来,吃饭还挺多,赚的没有吃得多,所以很多村民都不愿意自己村子里面接收知青,简直就是拉低村子里的GDP。
很多人嘴上不说,但是心里面清楚,知青们那哪里是来帮忙搞建设的,那整个就是一窝来捣乱的。
叶向红她们不想被村民们说成吃白食的,到了地方以后,拼命地干活,在烈日下挥洒汗水,在陡峭的斜坡上挖泥土,挑沙子。
甭管脏活还是累活,她们全部都抢着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