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花身穿夜行衣,身形矫健地匍匐在草窠中,她目光锐利地观察着敌营的动静。她深知,这一刻的成败关乎着无数人的生死,因此她必须全神贯注,不能有丝毫差错。
在莲花耐心的等待下,敌营的巡逻队终于迎来了换防的间隙。她立刻转头对身边的元间比划着手势,传达着下一步的行动计划。元间点头示意,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
三更时分,五十名死士悄无声息地潜入马厩,他们身手敏捷,动作迅速地将火油泼遍草料。整个马厩瞬间被火油的气味所笼罩,一场大火即将爆发。
"放!"莲花一声清叱,犹如惊雷炸响在夜空之中。紧接着,数十支火箭划破夜空,带着熊熊火焰射入马厩。霎时间,火海连营,烈焰熊熊,战马在火海中惊嘶,西凉军阵顿时大乱。
莲花见状,挥剑斩断帅旗,她身形矫健,剑光如电,瞬间将帅旗斩为两段。她高声呼喊:"尔等主将已死!降者不杀!"声音在夜空中回荡,传遍了整个敌营。
然而,西凉副将却不肯轻易就范。他赤膊提刀,怒目圆睁,犹如一头猛兽般杀出重围:"妖女安敢欺我!"他挥舞着大刀,向莲花猛扑而来。然而,莲花却毫不畏惧,她身形轻盈,一招"燕回九转"便轻松将西凉副将挑落马下。
元间见状,立刻趁机掩杀。他率领着死士们奋勇冲杀,所向披靡。刀光剑影中,西凉军纷纷倒下,血染红了大地。最终,元间斩首三千余级,取得了这场战役的胜利。
西凉军逐渐失去了雁门关的优势,继而又派大军五万转战忻口。
为了配合雍州军在忻口展开的激烈防御作战,莲花毅然决定带领她的部众深入敌后,巧妙地利用地形优势,在广武、雁门关、太和岭等战略要地之间设下重重埋伏。
她精准地打击了西凉军的运输队,成功切断了其至关重要的补给线,这一行动不仅极大地削弱了西凉军的战斗力,更为雍州军赢得了宝贵的喘息之机。
莲花和她的部众英勇无畏、智勇双全,他们的英勇事迹迅速传遍了整个大夏。此后,邺城的大小茶馆内,无论是文人墨客还是市井百姓,都纷纷热议着莲花的传奇故事,她的名字成为了一段佳话,这自然是柏梅为她回宫在铺路。
(说书人一拍醒木,茶馆内顿时鸦雀无声。他身着玄色镶边宝蓝撒花缎面圆领袍,手持折扇,目光如炬,仿佛穿越时空来到了那烽火连天的雁门关。)
说书人:(嗓音洪亮,抑扬顿挫)各位看官,且听我细细道来这肃王妃安莲花,一位巾帼不让须眉的奇女子,如何以女儿之身,打退那西凉虎狼之师,守护我中原大地的安宁!话说那日,西凉军铁骑如黑云压境,旌旗蔽日,尘土飞扬,犹如一场末日风暴,直逼我中原腹地而来。
他们呐喊着,声震天地,挥舞着明晃晃的马刀,犹如死神的镰刀,寒光闪闪,令人胆寒。他们的眼中闪烁着贪婪与残暴,犹如饿狼见到猎物,誓要踏平我河山,掠夺我百姓,将这片繁华之地化为一片焦土!
(说书人猛地展开折扇,扇面绘着雄鹰和孤狼,雄鹰展翅高飞,目光如炬,搏杀着下方的孤狼,寓意西凉军之凶猛如孤狼,而我中原儿女亦如这雄鹰,不畏强敌。
(茶楼的听众屏息凝神,整个茶楼仿佛被一种无形的力量笼罩,每一个人都能清晰地感受到那战场上传来的阵阵马蹄声和隆隆战鼓声,回荡在耳畔,激荡着人心。)
说书人:(语气转为激昂,声音洪亮如钟)……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咱肃王妃安莲花,犹如一位天降战神,身披银甲,那银甲闪烁着冷冽的光芒,她手握一杆长枪,枪尖直指苍穹,如天仙下凡般屹立于两军阵前!她目光如炬,犹如两团熊熊燃烧的火焰,扫视着那如潮水般汹涌而来的西凉军,嘴角勾起一抹冷冽而自信的冷笑,大声说道:“尔等蛮夷,也敢犯我疆土?真是蚍蜉撼树,自不量力!”(说书人模仿莲花傲然挺立之姿,双手紧握成拳,身体微微前倾,仿佛自己也置身于那战火纷飞的战场之中,引得听众阵阵喝彩,掌声雷动,整个茶楼都充满了对肃王妃安莲花的敬仰与钦佩之情。)
“好!”掌声如雷般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