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近年关,各路地方官员和郡王进京叙职。国公府的二爷和三爷两家也要回来了。
府里奴仆忙得脚不沾地。
云姝几日没见到母亲了,府中账簿礼册都需她过目,此时正是最忙。云姝反倒成了府中闲人。
趁今日无事,她戴好幕离,与岁岁一道从后门出去,准备去购买颜矿料。
大魏国力昌盛,西至西域;南达南越;北据塞北;东临海域。
天南地北的人来到京城,珍稀宝物随处可见。
酒馆阁楼鳞次栉比,大道上车水马龙,看得人眼花缭乱。
云姝带着岁岁走进一家书画店,询问是否有书画所需矿料卖。
这家店两层阁楼,书画笔墨琳琅满目,老板唤人拿出矿料。
云姝看了看,质地细腻,颜色清亮,有红、黄、蓝、绿等多色。然而一问价格,有些昂贵,云姝囊中羞涩,只得道还需看看,便顶着老板怀疑的眼神匆匆离去。
连着问了好几家,价格都差不多。
有好心老板表示可以少些银子,却也不是云姝能买得起的。
“姝儿,这京城什么东西都贵。”岁岁瘪嘴说道。
是啊,真是捉襟见肘……云姝也愁人。
站在街上,正好对面一家药铺,云姝摸了摸袖中荷包,走进药铺。
“老板,我这里有几颗药丸,是否可以卖给您?”
药铺老板正在看方子,闻言头也不抬,摆摆手,“不买不买,赶紧走!”
云姝却是站在原地,脚步不动。
那老板见人不走,嘿一声,不耐烦抬起头,准备出声赶人,却见站在柜前的是两个小娘子,目光认真地看向他。
他一怔,迟疑片刻,改口道,“拿来我看看。”
云姝将荷包递给他,老板打开荷包,倒出几颗黑色药丸,看了片刻,递到鼻下闻了闻。
他是个懂药的,片刻后眼睛一亮,便要买下。
“这药丸是姑娘自己做的?”他感兴趣问道。
云姝点头,“家传手艺,学艺不精,还望老板海涵。”
药铺老板摆摆手,“姑娘谦虚了,这药丸香味沁人,药性温和滋补,一看所制之人便是高人。以后姑娘若是还有药丸售出,只管来寿康堂找老夫。”
云姝点头道谢,接过银子离开。
出了药铺,云姝准备再想法子找矿料。
两人回去时,路过一家陶瓷馆,这里面是制瓷之所,占地较大,门口还有两个馆人倾倒和出的泥浆水。
云姝看着两个工人忙碌身影,忽然眼睛一亮,对呀,瓷器所制也需用到矿料。但是瓷器馆为了降低成本,常有矿场的渠道,而不会采买颜料成品。
若是能从他们这里买到半成品,自己回去加工。价格会便宜很多。
想到此,云姝走过去,问道,“请问此处是否可以采买颜矿料?”
两人对视一眼,见她穿着不似普通百姓,于是一人进去通报。
云姝得到可以的消息,与他们进去见老板。
令人惊讶的是,此处瓷馆老板是个女子,二八年华,面容清秀,一双眼睛却透着精明。
从交谈中得知,女子名唤莲娘,陶瓷馆是她夫家产业。
她夫君如今重病,卧病在床,由她打理家产。
云姝道明来意,莲娘表示可以给她半成品的颜矿料,而且价格比之书画馆少了一半。
云姝十分高兴,对此表示感谢,当场便要采买。
莲娘吩咐人去给她拿矿料,当听到她是用来做药册绘制之用,不由十分好奇,“姑娘是大夫?”
“不算是,”云姝实话实说,“我外祖父家世代为药商,开有药馆。我自幼跟着,学了些皮毛。”
莲娘眼睛晶亮看着她,“我夫卧病在床已有些时日,不知姑娘可否看看?”
云姝犹豫道,“京中名医会聚,云姝医学浅薄,怕有负所托。”
莲娘闻言,眉间紧皱,恼怒道,“都是庸医!开的方子,诊断之证如出一辙,玉郎的病还是不见起色。该请的大夫都请了,只是宫中御医又岂是我等可以请到的?”
云姝见她眉间郁结,又帮了自己大忙,便点头答应,约定好三日之后上门诊治。
莲娘面色一喜,亲自送她出门。
走在大街上,岁岁见终于买到了颜矿料,喜不自胜,叽叽喳喳说着话。
云姝见好不容易出来一趟,不急着回府,四处逛逛。
路边两旁摆了许多摊贩,有卖小物件的,还有卖狍子,野兔这些山中野味的……
云姝见到一个摊子上摆满了海物,有贝壳,海螺,龟壳等物。
她凑到摊前,询问摊主价格,见价格尚可,便掏出银子买下一串贝壳,白色的,紫色的,一连串,好看极了。
云姝美美欣赏着,十分开心。
她从未去过海边,对这些海底之物自然好奇欣喜。
岁岁则买了零嘴,还有许多小玩意儿。
两人走在路上,各自欣赏自己买的物件。
出来要办的事都完成了,还买了喜欢的东西,心情无比畅快。
突然,一道尖叫声响在街上,十分突兀。
循声望去,后面一个中年女人跺脚捶膝哭喊,边哭边说有人偷了她的钱袋。
两人正望着,一道飞快的身影擦过她们,带起劲风,后面有人追赶,一边追,一边喊着:抓住他!抓住他!
是小偷!
云姝脑子没动,身子已经率先行动。
她扬手,猛地掷出手中之物,反应过来,才看清,那是她刚买的矿石!
不过后悔已经来不及了,矿石在空中美美划出一道线,直直朝疯跑的小偷砸去。
意外发生了,小偷像是后背长了眼睛,一个侧偏躲过攻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