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客气。”陆明轩转身离开,又回头说道,“顺便说一句,他每天早上5点50准时从学校出发,误差不超过三分钟。”
沈砚之目送陆明轩远去,站在原地思索片刻,转身向家的方向走去。这一次,他的步伐比平时轻快了许多。
第二天清晨,沈砚之比往常提前了十分钟出门。5点45分,他站在自家阳台,拿着那台平时用来观星的小型望远镜,仔细观察着远处的道路。这个位置能清晰地看到从学校方向来的行人。
5点52分,一个熟悉的身影出现在视野中。周延穿着深蓝色运动服,胸前印着校队的标志,步伐轻快地奔跑着。他时不时低头看表,脸上带着专注的神情,晨光为他的睫毛镀上一层金边,随着步伐轻轻颤动。沈砚之的手指微微发颤,望远镜中的周延如此真实,连他跑动时肌肉的细微变化都看得一清二楚。
放下望远镜,沈砚之迅速计算了一下。按照周延的速度和距离,他们将在6点08分在第三个路口“偶遇”。他深吸一口气,拿起运动包提前出门,但这次没有按原路线跑步,而是拐上了一条小路——这条路线会让他提前五分钟到达“偶遇点”。
6点03分,沈砚之躲在一棵大树后面。从这个角度,他能清楚地观察到主路上的情况,而不被发现。晨风吹过树叶,发出沙沙的声响,他的心跳声却比风声还要清晰。
6点07分,周延准时出现在视野中。他放慢脚步,四处张望,眼神中带着期待。随着时间推移,他的表情逐渐变得困惑,眉头微微皱起,掏出手机看了看时间,又抬头看向沈砚之通常出现的方向。当分针指向12时,周延的肩膀明显垮了下来,失望之情溢于言表。
沈砚之看着周延失落的样子,心脏像是被轻轻揪了一下。他深吸一口气,从树后走出来,装作刚到达的样子:“周延?”
周延猛地抬头,眼睛瞬间亮了起来:“学霸!”他小跑过来,脸上重新绽放出笑容,“你今天换路线了?”
“嗯。”沈砚之回答,目光仔细观察着周延表情的变化——从失望到惊喜,那双眼睛像是被点亮的星辰,“你每天...”他顿了顿,斟酌着词句,“从学校跑到这里,再跑回去?”
周延的脚步明显乱了一下:“呃...就...锻炼身体嘛。”
“多跑两公里?”
“你怎么知——”周延突然反应过来,耳尖迅速变红,“他还说什么了?”
“说你想给我个惊喜。”
周延的耳朵更红了,声音越来越小:“我...我就是...”他咬了咬嘴唇,“想多看你一会儿。”
沈砚之呼吸一滞,晨光突然变得格外耀眼,连带着脸颊也开始发烫。他别过头,低声说道:“笨蛋。”语气却比平时柔和了许多。
周延嘿嘿一笑,没有再解释。两人继续向前奔跑,空气中弥漫着一种微妙的氛围。不同于以往刻意维持的“巧合”,此刻的沉默中,某种隐秘的情愫正在悄然生长。
回到学校后,沈砚之翻开笔记本,在空白页上画下一条新的路线图。他仔细标注了各个路口的距离、时间,以及周延可能出现的概率。这是他第一次在笔记本上记录与学习无关的内容,也是第一次,为了某个人改变自己坚持多年的习惯。
接下来的日子里,沈砚之开始“随机”调整晨跑的路线和时间,但总能“恰好”遇到周延。有时是在梧桐大道的樱花树下,有时是在公园的木桥上,甚至有一次,周延红着脸站在他家楼下,手里还拿着两瓶运动饮料:“刚好路过...”
而沈砚之,这个以理性著称的学霸,在自己的日程表上悄悄添加了一行小字:“S的路线预测”。下面详细记录着周延可能出现的时间、地点,甚至根据天气和赛事安排进行概率分析。
周五晚上,沈砚之的手机屏幕亮起。是周延发来的短信:“明天周六,还跑吗? ——周延”
他盯着这条消息看了许久,手指悬在键盘上方。按照惯例,周六他会睡个懒觉,然后去图书馆学习。但...
“跑。7点,中央公园东门。”发送前,他又补充了一句:“别绕路了,直接在那里等。”
几乎是立刻,回复就来了:“遵命,学霸大人!
看着那个可爱的颜文字,沈砚之嘴角不自觉地上扬。他将手机放在床头,从抽屉里取出一个精致的小本子,翻开最新一页,借着台灯的暖光,工整地写下:
“S的晨跑规律分析:
1. 速度:平均配速5'20"/km
2. 路线:从学校出发,绕行2.3km至梧桐大道
3. 目的:见我。”
合上本子,沈砚之躺在床上,月光透过窗帘的缝隙洒进来,在他脸上投下温柔的光影。想到明天早上能见到周延,他的心中涌起一股从未有过的期待。这种陌生的感觉,却意外地让他感到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