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1次春宵

繁体版 简体版
1001次春宵 > [三国]影视各行群穿东汉 > 第6章 互听墙角

第6章 互听墙角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百官退朝,回到家中的袁绍琢磨着今天发生的一切。

在听到“武烈帝”谥号的时候,他心中涌起一股愿意为了陛下舍生忘死的热血,可在看到太后差点遇难,陛下竟不知以此为机会敲打宦官,心中难免又生几分气愤。

云台的火绝对有古怪!陛下一时兴起为配合后世拍摄,要烧旧殿,南宫那边最破旧的分明不是乐成殿,但乐成殿离太后住的云台最近!

还未坐定,两位叔父又来劝他不要与宦官计较,那伙人可是连大将军都能害的,手段阴狠。

“为官者,当忠君谏言除奸佞,若不能做该做的事情,便是为虎作伥。”袁绍尽量保持对长辈的礼貌,也表明了自己的态度,打算辞去黄门侍郎的官职。

“本初!你!你怎如此糊涂呢!”两位叔父很是无奈,试图用诸多道理劝诫,都没有效果,只好作罢,帮忙将袁绍的辞职信呈上去。

第二天王允前来拜访,他因昨天用灭火器砸张让被记恨在心,恐怕今后在朝的日子也不好过,但他没有像袁绍一样辞官,而是想留在朝堂硬刚到底。

两人原本关系寻常,经消防演习一事后也算是共患难,便成了忘年交。

“我来时看到曹孟德在门外等,说是你不见他,何故?”王允随口提了一句。

“孟德他……”袁绍犹豫了一会,将从摄像师2号那听到的事与王允说,“昨天剧组的人嘀咕着些奇怪的话,说若救火的是孟德,见太后年轻貌美……话说一半,再问时也没个解释,总觉得不是什么好事。后来摄像师又着急忙慌地与我说,千万不要提携孟德,将来我会被他打败……唉,我实在想不明白其中缘故,剧组毕竟是后世先知,我才拒见孟德。万一其中有误会,也等误会清晰之后,我再与他道歉便是。”

“啊?”王允愣了一下,觉得这话听着像是后世人的玩笑,说,“孟德小时候很早就被采访过,也该是大汉栋梁呀,为何会与你相斗?难道……”

“怎么?”袁绍追问,不知王允是不是有什么头绪。

王允说:“孟德乃是宦官之后,曹腾虽死,其势力仍在。孟德之父曹嵩和那些宦官也是来往甚密……将来之事,难说。”

“孟德不会是与宦官同流合污之人。”袁绍拧眉,摆摆手不想继续这个话题。

王允便说了说今日听到的消息。

剧组今天又去了皇宫,没有采访任何人,也没有拍摄和天子相关的事情,而是与修建宫殿的匠人们聊得极好。

“昨日消防车撞坏了宫墙,今日李贵使带了不少后世工匠过来说交流学习,可能还会协助重建乐成殿和云台呢。”

皇宫之中。

剧组在完成了第一个任务相关的镜头后,需要等待后期制作完成蛇的特效才能上传,哪怕是这么大的团队分工,仍旧要等四天左右。

李诗筠联络了工程组的人来皇宫维修宫墙,即便皇宫已经是当世最华丽坚固的建筑,其土木搭建的硬度韧性却比不上后世随意一栋钢筋水泥居民楼。

借着宫墙被撞坏,以及乐成殿和云台着火一事,历史教授们想东汉的古建筑做一个专门的研究。

“这当然好。”李诗筠立刻应下,也算是弥补老教授们眼睁睁看着古建筑被烧的补偿。

而且,按照她的狂想规划,就是要让古人多接触现代知识科技的,看这东汉三国会发展成什么模样。因此决定,乐成殿和云台的翻新重建工作,全都交给现代工程队来负责。

剧组也不闲着,顺便一起拍摄古建筑相关的纪录片,物尽其用,在古代的每一秒都不能浪费了!

“哎哟……这每一块木头被锯下来,都是锯在我们的心上!”历史组的教授们又激动又痛惜地看着工匠们将烧坏的结构拆下来,换作是现代,绝对不可能对古建筑做这样的事情,只能缝缝补补。

李诗筠拿起工程队带来的材料,和考古教授们开玩笑说:“心疼啥呀,马上我手里头这东西,对这个世界的后世来说,也会是东汉时期文物了。”

那是一根国标螺纹钢。

“……”教授们噎了一下,话的确是没错,就是怎么想都怪得很。

章教授,也就是当初审讯室那位,狠狠挠了挠苍白的头发,说:“我都怀疑是不是吃了菌子,唉,就眼前这画面……放到一个月前要是有人说:我在东汉雒阳皇宫用钢筋水泥修宫殿,或者是:挖到一根东汉时期的螺纹钢……我肯定觉得那人脑子有病!”

教授们和工程队都笑了起来,古代工匠听不明白这话的笑点,但也跟着笑,一种很朴素的笑。

按照现代建筑的效率,完成乐成殿和云台的重建也就一周不到。

工程队和考古教授们向古代工匠学习已经失传的那部分榫卯技术,古代工匠们则向工程队学习钢筋混凝土的制作,局限于生产力,只能知晓个理论,从中启发一些东西,想要复刻现代技术,则是不可能的。

整体上来说,还是现代组学到的实用知识更多,人类一旦能依赖的东西多,好主意就少。古人正因为缺少科技,所以只能从笨办法里挑出巧思来。

后世工程队在皇宫重建宫殿,殷勤的宦官们又来凑热闹献媚,在天子面前自告奋勇说是监工,实则是想借机多和后世接触,打探情报。

“此物之坚硬,恐怕比天子宝剑更甚……将此物浇灌于墙壁之中,后世技术,叹为观止?”宦官张让笑得谄媚,精明的眼睛里满是狡猾,监工是假,打探剧组对于袁绍的态度是真。

在所有早期被采访的人里,袁绍是最受关注的,年仅七岁就得了先帝赐字,赐的还是先帝登基年号“本初”,有这事加持,很难将他陷害。要是自己人该多好,偏偏他不识实务,要和他们对着干。

“你要这螺纹钢吗?等比黄金可以和你换。”李诗筠趁机敲诈,说,“这东西拿去打造宝剑,打遍天下无敌手。”

听到如此宝贵此世没有的东西居然可以拿金子兑换!张让果真是心动不已,只犹豫片刻就应下了,说:“我就换一臂长,够打一把宝剑就行,金子是现在随我去取吗?”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