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又问:“那你平时空闲时间,除了听音乐看书,还喜欢做些什么?”
苏璇抬头望向夜空,思索片刻说:“我喜欢在清晨去公园慢跑,听着鸟儿鸣叫,感受着清新的空气,感觉一整天都充满活力。你呢?”
我挠挠头,笑道:“我啊,有时候会在休息日去逛逛老城区的旧货市场,在那些旧物件里探寻过去的故事,每次都像开启一场未知的寻宝之旅。”
我们就这样你一言我一语地聊着,路过一家还未打烊的书店,橱窗里陈列着村上春树的新书。苏璇停下脚步,目光被吸引。
她轻声说:“村上春树的书,每次读都像进入一个独特的世界,他对孤独与迷茫的刻画,细腻得让人感同身受。”我点头赞同:“是啊,像《挪威的森林》,看似简单的青春故事,却蕴含着深刻的情感与人生哲理。你最喜欢他哪本?”
苏璇歪着头思考:“《海边的卡夫卡》吧,奇幻与现实交织,充满了隐喻,每一次解读都有新的发现,就像一场永无止境的神秘之旅。你呢?”“我偏爱《1Q84》,两个平行世界的设定太吸引人了,在这个复杂的架构里探讨爱、孤独和救赎,让人深思。”
说着说着,话题转到了电影。苏璇眼睛一亮,兴致勃勃地说:“你看过《爱在》三部曲吗?那种细腻真实的情感描绘,就像发生在身边一样,特别能引起共鸣。”“当然看过,”我笑着回应,“从《爱在黎明破晓前》的浪漫邂逅,到《爱在日落黄昏时》的重逢感慨,再到《爱在午夜降临前》的平淡真实,把爱情在不同阶段的模样展现得淋漓尽致。”
苏璇眼中闪烁着光芒:“《爱在黎明破晓前》里,男女主在维也纳街头漫步畅谈,从哲学、生活到爱情,无所不聊,那种灵魂碰撞的感觉实在太美妙了,就像我们现在这样,能毫无保留地分享自己的想法。”我心中一动,笑了笑:“的确,这种能和人畅所欲言的机会很难得。电影里最打动你的是什么?”
苏璇微微仰头,似乎在回忆电影中的场景:“大概是他们对彼此的坦诚吧,在短暂的相处时间里,毫无保留地展现真实的自己,从而建立起深厚且纯粹的情感连接。”
我回应道:“我觉得还有他们对生活、对爱情的深度思考,不回避问题,而是一起探讨,让感情在交流中不断升华。就像我们聊音乐、书籍和电影,也在这个过程中更了解彼此。”
街边的树叶在微风中沙沙作响,仿佛也在为我们的交流轻声附和。此刻,我越发确定,与苏璇之间这种灵魂的契合,绝非偶然。在忽明忽暗的灯光下,我们的灵魂忽明忽暗的试探着,正如我们都不太严明的情愫在忽明忽暗得蔓延。只是我们都默契得没有说,也许我们是朋友?
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