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1次春宵

繁体版 简体版
1001次春宵 > 情长纸更长 > 第14章 主线道具:东门公子的诗集

第14章 主线道具:东门公子的诗集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杨夫子也曾教导过太子功课,故太子对他十分有礼。

温声道,“杨夫子不必顾忌学生在此,尽管处罚。”

方秀宁拉拉春芽,“你,猜,罚什么?”

“军棍?”

方秀宁无语,你们就知道军棍。

她又问薛林昭,“大,大老爷,说呢?”

薛林昭看了她片刻,方道,“不知道。”

很薛林昭式的回答,毫不意外。

杨夫子,“今日所有人,明日上学后去我那里领罚抄,包括孙耀臣。”

“罚太轻了。”春芽失望。

“真的吗?”方秀宁话音才落,只见那群学生一个个踩到狗屎的模样。

包括方秀薇。

春芽,“……”一个眼神确认,不学无术的二世祖们。

学生们都已被年轻夫子带离。

只余方秀莲领着妹妹在给太子告罪,在给夫子道歉。

太子垂眸看着方秀薇的脸却在笑,“你二姐姐的脾气倒是都被你占了。”

“回殿下。”方秀薇一张口,方秀莲便忙伸手去拽她。

可惜没拽住。

方秀薇道,“换方秀宁来更会打得他满地找牙!”

“住口!”方秀莲低呵,跪地道,“家妹初来王城不懂规矩,是臣之责,请太子殿下降罪!”

太子只问,“诗集呢?”

方秀薇伸手找身边之人要,却见那人犹豫一瞬,最后还是拿了出来。

太子接过来随手翻着,状似无意问,“这是你的夫子?”

方秀薇紧紧握着对方一只手,“是,是臣女的夫子。”

“叫什么名字?”

方秀薇猛地抬起头,却没有回答。

“回殿下,家妹夫子名宋渠心。”方秀莲满脑门儿汗。

“女夫子倒是少见。”太子问杨夫子,“国子监可是要请几名女夫子?”

“回殿下,是的。”

“嗯。”太子却再不提这事,“诗集我拿走了,你们也回去吧,方秀薇,以后不许再随意打人。”

方秀薇莽撞归莽撞,也知道太子这是有意偏帮,不然荣德侯今日不会轻易放过她,便识趣谢恩。

方秀宁瓜子嗑完,拍拍手上的灰。

薛林昭道,“回去吧。”

夜色渐起,她们回去的时候营地中宫女在点灯。

这场地亦由圣巡监布置,宫灯层层叠叠交错,点起来十分漂亮。

宫女穿梭宴席间,在每一张桌案上放两盏油灯,造型别致,似莲叶亭亭。

方秀宁好奇多看几眼,崔姨提醒道,“夫人当心烫手,若是碰翻了灯油溅出来要起火的。”

“薛……薛……”

春芽心领神会道,“将军与人谈事去了,您有事吩咐奴婢。”

正啃点心,却见一人到面前停下,是太子的近卫统领。

“薛夫人,殿下有请。”

顺着他手指方向,不远处一桌上,太子和司徒铭都在,还有两个老头儿,在一起看什么。

其中一个她还记得,好像叫什么柳大人,方秀莲上司。

春芽和崔姨一边一个扶着她过去,才看清。

他们看的是那本诗集。

“还请夫人帮忙看看,这诗集用的是何种纸?”司徒铭将诗集递过来。

入手有些分量,是线装书,封面纸张较厚实,烛火下能看出是黄色纸张。

方秀宁坐下,缓缓翻动。

“这几张,是宣州杨记,檀皮纸。”她捻了捻,“有些,年头了,十几年。”

柳大人点头。

继续翻,“这张,看这个蜡,至少二十年前。”

这东门杰或许一边收集满意的纸张,一边写诗,因为是线装书,可以后补纸张进去,直到如今沉甸甸一本。

甚至还有一张被烧过一角的……

柳大人道,“硬黄纸,工艺极其复杂,且需窖藏数年陈化,具体制法已经失传。你们看,透光看,这冰裂纹,有书云‘硬黄透之,若冰河乍裂,星汉隐现’,了不得啊,这定是当年宫里出来的。”

“传闻前朝宫中存纸的仓库被烧毁,只有少数民间大家手中存有一些,但当年那个年代,制笺人人喊打,想必谁也不敢拿出来,甚至怕惹祸上身,还有私下焚毁的。故现存于世纸张是少之又少,已是有市无价。”

柳大人说着有些可惜,心疼得直摇头。

然后才发现,所有人都在看他,包括太子。

他口中烧毁仓库的,不正是太子祖先?

柳大人,“……”冷汗连连,已经想要跪地讨饶。

“好,好厉害。”是方秀宁眨巴眼睛,满脸崇拜。

凝滞的气氛似乎松动,另一位老大人及时开口道,“这页纸最小,定是原纸已被烧毁,只能裁下这一点来用以书写。若当真是硬黄纸,或许是前朝宫人出逃之时自宫中带离,流落民间,被东门杰意外所得,素闻薛夫人巧工,依薛夫人之见如何?”

方秀宁还在对柳大人刮目相看,刮目又相看。

太子见薛琳昭不在,主动担起照顾她的责任。

介绍道,“这位是钦天监监正,乌大人。”

方秀宁胡乱点头咧嘴笑了笑,“大人,好。”

在场无人会挑她的礼。

“好,好,薛夫人客气。”乌大人女儿也是她这般年岁,故十分和蔼。

方秀宁指尖缓缓摸上那张烧过的纸,对着烛台仔细观察半晌。

最后摇摇头,“我没,没见过,柳大人,好,好厉害呢。”

柳大人满脸骄傲谦虚了几句,缓缓念出这首诗的名字,“《火劫哀》?写大火的诗,配烧过的纸,倒是应景。”

树林深处,薛林昭身影隐在树木之间。

她面前有人道,“这是那本诗集其中一首,可能与苏家有关,属下将其抄录下来。”

那人递过来的纸上写着一首诗:

大火熊熊吞巷陌,残墟寂寂掩哀歌。

焦痕处处埋冤魄,冷烬堆堆覆血波。

昔日欢颜随焰没,今时故事有谁呵。

人间聚散如飘絮,枉死冤魂怎奈何。

那人道,“《火劫哀》,标注乃文祯二十二年作。”

薛林昭脸色一沉便要离开。

那人又忙道,“方家三小姐并非有意一再冲撞将军夫人,她自幼受娴夫人教导,在某些事上难免偏激,属下已经在想办法纠正,还请将军日后可以看在属下效忠多年的份上……”

她道,“属下愿以数年奖赏和后半生功绩换方秀薇一命。”

薛林昭收起那首诗,只道,“若她当真清白,自会无虞。”

宴席上。

方秀宁翻到最后一页,一张纸差点滑下来。

乌大人也咦一声,“没有装订?”

那是一张白纸。

方秀宁将书放下,取出那张纸。

借着灯火,柳大人念道,“子向书途意莫颓,身康体泰乐无哀。火逐纸墨情归处,望尔征途锦绣开。”

开头写的是,赠吾儿。

司徒铭声音沉沉,“大人们可认得字迹?”

乌大人神情也严肃起来,他伸手示意方秀宁递给自己。

仔细研究片刻,严谨道,“臣见过东门大人写的文章,确实像他手笔,这是留给东门杰的绝笔信?”

“叮嘱东门杰好好读书,望他身康体健生活无忧,未来锦绣……”柳大人也道,“确像慈父所言。”

乌大人毕竟有儿有女,一时颇为感慨,“火逐纸墨情归处……亲父绝笔,那东门杰怎么可能舍得烧。”

“看,看得清,楚么?”

方秀宁正拿起一盏灯欲伸过来。

她想帮几人照亮,可这小小一方桌案围着数人,此刻又皆凑在一处,有些拥挤。

方秀宁靠过去之时撑着桌案的一手按在盘子上,滑了一下。

她吓了一大跳,烛台脱手。

在几人陡然缩小的瞳孔中。

烛台掉落,径直砸向那张绝笔信,掉在桌案上。

灯油倾洒,整张纸登时被火焰吞噬。

司徒铭反应极快倒上去一杯茶,但火已借油势,无济于事。

“烧……烧了。”罪魁祸首缓慢眨眼。

乌大人眼疾手快将一边的诗集拿起来,只抹着脑门儿庆幸放得远。

柳大人直拍大腿,“哎呀!东门杰都没舍得……哎呀,薛夫人啊……”

见太子冷着脸扫来一眼,柳大人想到自己才被罚的俸禄,顿时不敢再说话,只心疼看着那跳跃的火焰。

他们这里几位大人物聚着,本就引人注目,此时更是当场起火。

红红火火也不是这么个火法儿。

甚至连皇帝也注意到了。

太子近卫安抚道,“诸位大人莫慌,只是纸张燃烧。”

自家夫人闯下大祸,春芽搂着她后退,心说偏偏这个节骨眼将军还不在。

很快,就在火苗转小之时,有人惊道,“这纸怎么,一点没烧坏啊!”

又有人叫道,“那是什么?纸上是不是有什么东西?红色的。”

司徒铭率先将纸拎起来抖了抖,上面仅有的一点小火苗熄灭。

只见原本字迹的下方,赫然出现一个红色花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