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1次春宵

繁体版 简体版
1001次春宵 > 招了赘婿后 > 第13章 第十三章

第13章 第十三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您与春桃今日倏然出府,是派出去的人有消息了吗。”

洪嬷嬷点头:“按姑娘吩咐,老奴特派了一人去云城打探姑爷之事,那人今日刚回,为避免生人入府说闲话,老奴便携春桃去府外与他会面,据他说那儿的人几乎都认得姑爷,说姑爷长的极好看,但他身世悲惨,一出生便没了爹娘,还是众相乡亲筹粮将他养到六岁,后来被山上猎户收养,一直养到现在,就在前不久猎户也去了,姑爷这才离开了云城。”

姜照离心底松了口气,庆信他只是个普通人,并不是什么来历不明之人,也许他的警惕性与出众相貌本就是与生俱来的,毕竟,猎户抓捕猎物久了就会有种天生的警觉。

自己读了这圣贤书,却在这猜忌旁人,以貌取人,认为穷人生不出相貌出众的孩子,实在算不上合格的读书人。

她心中顿时有些愧疚,同时又怜惜殷肃的遭遇。

这会瞧见春桃,她倏然想起昨夜之事,刚要说话质问,蓦然想起春桃好像还不知他与殷肃签了合约之事,到唇边的话又生生咽了下去,罢了,左右殷肃也没看到,他那么随性自然,她应当紧追其后,莫要揪着不放。

放下心后,又想起另一事,她双眸看向窗棂处不停摇摆的花影,徐徐开口:“奶娘,我想找一人,也许他能帮我查明父母真正的死因。”

洪嬷嬷:“姑娘要找谁,竟这么神通广大?”

姜照离定然道:“江湖人称玉面冠人。”

洪嬷嬷一怔,面露迟疑,试着劝阻:“姑娘,这江湖人咱们还是不要牵扯过多,老奴可听说他们杀人如麻,只看银钱不看人,没有人情可言。”

姜照离摇头,眼神坚定:“奶娘,我必须要这么做,他们含冤十年,无人肯为他们翻案,要么便是证据不足,我若在不肯管,那才是真的寒心。”

洪嬷嬷心底挣扎片刻,似下了决心般咬了咬牙,她朝着姜照离笑着轻点了头,这一次,她不再劝阻。

两人相视一笑。

一连几日,姜照离都未见到殷肃的影子,他只有傍晚才会回来,白日又出府很早,因此,两人虽同睡一榻,却见面极少,只有睡前的一会,交流也甚少。

姜照离今日听到丫鬟汇报殷肃的行踪,并没什么表情,自从奶娘说了他的遭遇后,她便对殷肃格外宽容,左右府中没他什么事,多出去散散心也好,免得在府中压抑出了心病。

午膳后,她特去看了祖父,祖父这几日清闲自在,没事便寻人下下棋,喂喂鸟儿,练练字,倒乐得自在。

再不似往日那般拖着疲惫的身躯奔波于姜府和铺子之间,忙至深夜,如今姜府的重任全部落到了她的身上。

“祖父,离儿想去染布坊看一看。”

祖父点头,将食物放在手心里让鸟儿尽情啄食:“如今姜家全权交到你的手中,这些事你自己做主便可,只是…”

祖父一顿,负手走下阶梯,转而走至满是荷花的池塘边,扔了些细小的吃食进去,瞧见鱼儿争先恐后的抢食,祖父淡然一笑:“只是那坊里的人未必服你。”

姜照离知道,坊里有些人是跟随祖父一生征战的老工人,后又随着父亲奔波十几载,如今转而到了她的手中,而她又是个年轻的,必然会引起旁人不服。

姜照离:“离儿知道,离儿会用自己的方式告诉他们,我能引领姜府越走越好。”

祖父赞赏点头,姜照离行了礼便匆匆退下,转而出了府,她只带了一个丫鬟春桃。

到了坊中,大门紧闭,连个守门的都没有。

姜照离推门而入,入目是一条极长极宽的青砖路,两侧皆有工匠在忙着浸润材料。

倏地,一股刺鼻味袭来,是染料的味道,偏头看去,右侧摆满了晾晒的布,一旁的工匠在有序的进行着浸染的活计。

左侧放着几大筐的麻、葛、蚕丝等原材料。

走至中部,放有两个水转大纺车,水轮经水波的冲击轻轻转动,带动着纱框和锭子的旋转,纺成了纱线,工匠在一旁将织好的纱线取下。

瞧见有人来只淡漠的暼一眼,继续专注手头的活。

“你们领头的呢,二姑娘到此,还不快出来接见。”春桃捂着口鼻,睨着一群淡漠之人。

无一人答话,坊间静的只听得到织布声及水流的哗啦声。

她接手家主之日,早已数月前便传达各个坊间及铺中,若说他们不知,倒不切实际。

姜照离也没理会,她直径走至主管休憩的地方,这个时辰,工匠们都在赶活,反倒是管事的人不见踪迹。

未到里面,便听到里屋传来阵阵此起彼伏的吆喝及晃骰子的声音,仔细听来,足有五六人。

“大大大,小小小”

“开”

“我赢了,我赢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