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1次春宵

繁体版 简体版
1001次春宵 > 赤霄 > 第2章 第二章 赐名

第2章 第二章 赐名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恭祝嬢嬢福寿安康,岁岁今朝!这是儿为嬢嬢送上的千寿图。”说话的正是大皇子温国公夏衍清。国朝皇子封爵最低为双字郡公,后有单字国公和双字郡王,最高为国字亲王。大皇子百日得名,获封南康郡公,十岁进温国公。

内侍在大皇子身后拉开卷轴,卷轴上是个长约三丈的“寿”字,再仔细看去,这寿字的每一笔竟然是由许多不同字体的“寿”字组成。

皇后款步走下御座,仔细观赏片刻,温和问道:“这字从何而来?”

大皇子恭敬回答:“是儿所写。”

天家眼角稍稍一抬,旋即恢复如常。皇后似是对这礼物很满意,又多看了几眼,含笑吩咐给了赏,这才回到座位上。皇后甫一坐定,二皇子夏卓清便上前,夏卓清今年十岁,六岁时获封豫章郡公,他的贺礼是一柄玉如意,成色虽不算极品,但也绝对是难得一见的佳品。皇后同样夸赞奖赏一番,便让二皇子回去坐了。

接下来是周岁便获“永嘉”封号的公主夏婉清了。国朝公主皆是双字美名,由天家钦定,若有非常受宠爱的公主,在及笄时会加赐一字,待出降后加赐国字封号,至此为国朝公主封号的极品。[注2]

永嘉此时正在发愣,直到身边内人再三提醒,方才回过神来,连忙上前。

皇后倒也不恼,只询问永嘉为何发愣,永嘉答说自己是在等。天家一向疼爱这个嫡女,并未怪罪她,而是和蔼地问道:“婉儿在等什么?”

永嘉回话说:“爹爹,我在等月亮出来。”

长公主忍不住问道:“永嘉,难道你要把月亮给皇后当贺礼吗?”

除后宫中人外,其余人皆不得称公主乳名,长公主已然出降,虽为永嘉公主姑母,却依旧不得称其乳名,只唤封号。

永嘉颇有些郑重地点头说道:“姑母,我给嬢嬢的贺礼,是月亮,也不是月亮。”

此言一出,所有人都将目光放在她身上,不知这位嫡公主又有何的奇思妙想。

就在此时,有内侍上前回报说云散了,月亮出来了。

永嘉小跑上前,拉住皇后往外走去,待到玲珑池旁,方举起一枚玉佩对准月亮,月光洒落,竟教玉佩发出光芒,那光芒并不耀眼,只轻轻柔柔,却正合皇后淡然端庄的气质。这一日是十六,天上圆月当空,玲珑池中映出一轮圆月,而永嘉公主手中亦有一轮圆月,这“三月相映”的奇景合该是“此景只应天上有”。

这礼物让皇后开心不已,天家也连连夸赞,不仅给了她许多赏赐,连制作玉佩的御用监上下都领了一份赏。

永嘉公主是皇后嫡出,身份尊贵,又十分乖巧懂事,平日里帝后视她为掌上明珠,就连后来嫡出的二公主都比不上,此番生辰贺礼一出,怕是再没有人能记得住旁人贺礼了。

接下来便是四皇子了。因着在他之前还有一名半岁而夭的三皇子,是以虽然如今他上面只有两位在世兄长,也依旧是行四。

襁褓中的事情不会留下记忆,对四皇子来说,这是他第一次见到自己的父亲,他从不知父亲为何,只知道那高高端坐在皇后身边的男人,是他名义和血缘上的父亲,但他对那人,莫说感情,就连样貌都是模糊不知的。

四皇子一步步走上前去,规矩行礼道:“儿恭祝嬢嬢福如东海,寿比南山。”

“四郎一向身体孱弱,避居休养,今日能出来走动,倒是难得。”皇后说着便起身走到四皇子身边,面对天家行了个礼,说道,“主上,妾前日里梦见故人,见恭敏贵妃抱着几件衣衫寻来。梦中她说得了大机缘,有仙人许她归来看望孩子,还说可将孩子的名字告知她,仙人可保孩子平安长成。妾醒来本觉是没来由的梦境,可巧第二日尚功局的司綵来慈元殿,送来蜀地新进的一批三色蜀锦。那布样是今年新制,以前并未有过,可妾却觉得熟悉,再仔细看过,正与梦中恭敏贵妃所持衣衫用料相同,便让尚服局给四郎赶制了这身衣服,主上觉得今日四郎这衣服可好?”

“倒是合体。三色蜀锦看上去繁杂,却将四郎气色衬得好看些。”天家评价道。

若说起来,天家以前刻意淡忘这孩子,多少有恭敏贵妃难产去世的缘故。他对恭敏贵妃感情颇为复杂,但终究还是喜爱的。故人离去,身后留下幼子,天家可怜幼子,却又不愿见面,只怕因着血缘,从孩子脸上看出几分昔日宠妃的容貌,勾起更大的遗憾和难过。

眼前这孩子身体孱弱,幼时总是缠绵病榻,如今穿上这明艳的蜀锦倒没有半分张扬,只觉清爽,让人心生好感。

天家稍稍眯起眼,递了话去:“今儿是皇后寿辰,凡所求我必应。”

皇后道:“妾并无所求,还请主上将这恩赐赏给四郎罢。”

“附而不骄,正心翊翊。”天家略一抬手,道,“四郎,赐名翊清,授浔阳郡公,下月进资善堂。”

皇后和四皇子齐声向天家道谢。

而后的晚宴再无波澜。宴毕,长公主率先离宫,众嫔御也相继告退,这一日的寿宴直到此刻方才结束。

史书云:开宇十三年九月乙巳,帝后宴内宫于玲珑苑,后引恭敏贵妃之念,请恩。帝允,皇四子赐名,初封浔阳郡公。

————————

[注1]此处有参考《宋史·嘉礼志》。

[注2]国字封号是指以古国名为封号,比如唐代封的秦王、晋王、齐王等等,这些都是国名。这里有参考宋代的国字封号,宋史记载,宋代将国字封号分成三等,有大国二十七,次国二十,小国二百二十。凡皇属赐国公、郡公、侯,不带“开国”二字,侯的地位亦高于开国公。

私设,当面说话请安叫主上,与旁人提及时称天家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