劝小皇帝这件事,是三人商量过的,小皇帝刚不顾祖帝旨意抄了张侍卫的家,再突然处死这么一批氏族子弟,必会闹得人心惶惶,且会逼得氏族联合反抗。
于是三人磕头齐齐道:“望陛下三思!”
林妤定定的看着几人,手指蜷缩了下,她咬牙压下心里的恼意,低头翻看着这几人呈上来的名单。
这关于侍卫失控一案的涉案者名单,甚至有不少乾元也在里面,这些乾元参与了,却也是失了控的乾元,显然准备借失控的由头脱罪。
而且这次涉及到的氏族比她想的还多,她那日才罢了几个官?但名单上这些氏族,可是占了京城的小一半了。
这名单之下,是氏族对她的轻视。
小皇帝反反复复的翻着这几页纸,纸张摩擦的声音听的几下几人心慌。
终于,小皇帝开口了。
“也罢,但经此一事,这宫中护卫交给氏族,朕心难安啊。”
这好说话的态度看的宋玉一愣。
南承安听出小皇帝想废‘侍卫处’的意思,他斟酌了下,当下的情况,这宫中的安全交给氏族,却是不如交给小皇帝自己。
“陛下可废‘侍卫处’,调御林军守卫皇宫。”
宋玉一听这话就皱起了眉,这是祖帝在时的制度,这老头子,莫不是忘了当年御林军统领勾结宗室发动的那场逼宫了?!虽说小皇帝这一代无宗室,但对于后世必是隐患。
可如今侍卫处也确实威胁到了小皇帝的安危。
他想了想,提议:“可是可,但要分权,臣以为该将御林军分为三营,皆由陛下统领。”
统领?林妤怔了下,这是要她架空徐以童了,御林军前身本就是徐家军,而徐以童又对她忠诚……
但她也知道,宋玉不会无缘无故这么提。
“为何?”
宋玉瞧见小皇帝眼里的困惑,解释道:“皇宫交给御林军,若是御林军统领有异心,会威胁到陛下的安危。”
林妤听到这话抬眼看了下宋玉,而后又敛下眉眼,她可不怀疑徐以童。徐以童不但忠诚还好用,这处死涉案侍卫一事若是交给徐以童,那人就绝不会劝她。
想着,她目光里多了几分不悦,但很快便化开,变成了了然。
徐以童忠诚,可不代表日后的御林军统领也会忠诚,她既然要改官制,自然不能只顾自己在位时。
但御林军前身是徐家军,分御林军为三营,架空了徐以童,第一个不满的怕就是御林军了,除非让徐以童主动让权。
可徐以童真愿意让权的话,林妤反而会更觉得自己对不住人家。
而南承安授课第一天就教过她,为君者不能过仁,谨记君是君,臣是臣,不得过于依赖某位臣子,而要扶持多个臣子相互制衡,以避免权利倾斜,一家独大。
林妤纠结半天,最终暗叹了声:“宋相莫不是忘了,这御林军前身是徐家军,朕这么做,怕是要让人寒心了。”
小皇帝这话似是在问如何让御林军归顺与她,但听着语气又是不忍,着实奇怪。
宋玉揣测不明白小皇帝的意思,迟疑了下边观察小皇帝的脸色边暗示:“如今刑部尚书一位空缺,暂由南大人代理着。”
把徐以童从正三品升为从一品,既能安抚御林军,又能补偿徐以童,倒是个好主意。且职务上也适合徐以童,林妤想着,心里好受些:“准了。”
而后几人又商量了下具体事宜,最后定下时,已经接近晌午。
林妤派人将三人送回去,又在南承安走之前提了一嘴恢复授课的事。
人走后,林妤低头看着被自己揉皱了许多的纸,眼神冷下来。
废掉侍卫处,换了宫中守卫,宫里才会安全,而这样后,她也就可以放心的和那些氏族清算了。
她可没说同意放过这些氏族子弟,这事若是就此算了,无疑会使氏族愈发得意,会更轻视她,而这种威胁到语儿的事,绝不能有下次!
至于宋玉等人的劝说,她知道那些人在顾虑什么,无非就是担心氏族会一同反抗她,可她又不要贤名,反抗?镇压便是,压不住,还杀不怕不成?
她要权,要威,才能在这世界护住想护着的人。
林妤眼神里多了些许决绝,她深吸口气,突然对不远处候着的人说了句。
“张公公身子当真是好了?若是没好彻底便继续去养伤,断不可忍着。朕这身边,站着谁都不比站着公公令朕安心。”
张公公今儿个才回到小皇帝身边,听到这话立马要跪下谢恩,却见小皇帝摆着手说了句:“日后公公见朕无需跪着,久跪伤身,公公这身子好了,才能在朕身边侯的久些。”
历来哪有太监有这待遇?张公公愣了好半天,眼睛里满是震惊,反应过来后连忙要跪下谢恩,身前的双手激动的发抖:“得陛下圣恩,奴才感激无以言表,愿以犬马之劳相报!”
张公公说着鼻音越来越重,意识到什么后抹了抹眼睛,又道:“御前失态,奴才……奴才该……”
不怪他哭,他在这宫里当了那么多年的奴才,能被当个人都不错了,好不容易一路爬上来,但奴才就是个奴才,这宫里宫外,没有几个人是真打心眼里瞧得起他的。
“无妨”,林妤打断了他的话,对张公公,她说的那些话是真心的。